分享

用鼻子走路的动物

 心中有爱春常在 2018-06-01

用鼻子走路的动物

最大的鼻行兽叫暴君鼻行兽,身长1.7米以上,有4个鼻子,头朝下,用4个鼻子走路。在岛上,科学家共发现14科189种鼻行兽。

1941年正是二战期间,瑞典人佩特鲁森从日本法西斯的集中营侥幸逃出,辗转漂泊到哈伊艾伊群岛中的哈伊达迪菲岛上。这是一个南北长32千米、东西宽16千米的小岛,总面积仅1690平方千米,由石炭岩和粘板岩构成,还耸立着一座高1752米的活火山。该岛远离大陆,人迹罕至,气候全年变化不大,其上生长的热带植物的情况世人尚不完全清楚,但已发现岛上特有的奇异生物群非常丰富。岛上曾生活着土著居民700多人,他们把本岛称为“太古之岛”。遗憾的是,岛上的土著人被后来因受登上岛的外来者携带的流感所传染而灭绝了。

在岛上生息着的众多古老而独特的生物种群中,鼻行类动物是最突出的一种。佩特鲁森后来把所见所闻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出了一本书。二战后,一个以瑞典动物学家哈拉特·施顿普凯为首的科学家团体,在群岛中的马伊尔维利岛的东海岸建立了一座达尔文研究所的国际研究机构,进行了为期1年的专门针对鼻行动物的调查研究。在这里,科学家获得了鼻行动物的大量生态观察资料和记录。对鼻行动物的发现及相关科研成果轰动了国际动物学界,被一致认为是20世纪动物学领域里最伟大的发现。

用鼻子走路的动物

遗憾的是,鼻行动物的活体或标本还没有来得及向大家展示,1957年,随着美国的一次秘密大型核实验,哈伊艾伊群岛在强大的冲击波下整体沉没,岛上所有生物包括鼻行动物全部罹难。从1941年被发现到1957年灭绝,这种用鼻子走路的动物只在人类视野里停留了短短的16年,连一个活标本也没留下。所幸的是,动物学家施顿普凯留下了一本弥足珍贵的著作——《鼻行兽》,书中记录了此类动物的解剖图和生态图,为后人了解鼻行类动物提供了难得的信息。

就目前所知,鼻行类动物是胎生哺乳动物,拥有很大的家族,共有14科189种,在生物进化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它们的祖先很可能是一些食虫类动物,在特殊地理环境下走了一条特殊的进化道路。鼻行动物最大特征是其鼻子构造极为特殊,有的种类只有1个鼻子,有的则有4个鼻子或更多。它们的鼻子千姿百态,奇形怪状,有像柱子,有像喇叭,有像蜗牛,也有像树枝。鼻行动物的鼻子有诸多功能,不但可以用来爬行、跳跃,甚至还能捕捉虫子,在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主要作用还是移动身体、支撑身体,这在为数众多的脊椎动物中是仅有的,难怪有动物学家给它们的鼻子起名为“鼻性步行器”,简称“鼻器”。

用鼻子走路的动物

这种奇异的动物原本有四肢,不知什么原因,四肢作为移动器官早已逐渐退化,失去了本来功能,而其功能则已由鼻子取代。后腿有的退化成两条短小的赘物,有的干脆消失了。而前腿作为一种抓握东西的器官依然存在,但很少使用。鼻行动物大部分体表有毛,有各种颜色,一般细腻、有光泽,十分漂亮。而足尖、耳朵、头部没有毛。鼻行动物的尾巴大都比较发达,有的尾巴比身体还长,尾巴不仅能套取食物,有的甚至还带有毒钩,能置敌于死地。由于其尾巴与肠子相通,因此肠内气体可使尾巴膨胀、并伸展到4米多长,而不用时放掉气体便可收缩。鼻行动物的繁殖力不太强,一胎只怀一个仔,很少一胎多仔,妊娠7个月到1年。由于栖息的群岛天敌少,所以存活率较高。当地土著人在每年春、秋祭祀节日时,都要抓捕一些鼻行动物用树叶包起烤着吃,但平时则把它们视为神圣之物。

大型鼻行动物体形高大,加上尾巴长度可达1.7米以上,其代表是“四鼻兽”。它们长着4个鼻子,用以走路。鼻子没有硬鼻骨和软鼻骨,而是一种海绵体,海绵体在充血后能很快变硬。鼻子中还有空气压缩装置,行走中能发出“嗤嗤”声。它们的幼兽四肢发达,成兽则四肢退化。四鼻兽的尾巴又细又长,每当摘取高处果实时,便自动把尾巴扭成一个圈以套取食物。

暴戾鼻行兽的鼻子构造与四鼻类差不多。尽管捕食猎物时相当凶狠,但因行走中会发出“嗤嗤”的声音,猎物在没等它靠近时早已逃之天夭。为此,该鼻行兽采取伺机出击的捕猎方法。在捕猎过程中,它们发出的喧闹声和过慢的步速总给人留下滑稽的印象。暴戾鼻行兽是少有的后肢发达者,这可能是因为后肢有利于抓捕猎物的缘故。它们的尾端带有毒钩,在同类斗殴或追捕猎物时,毒钩一旦刺入对方皮下,立即会注射毒液,瞬间使对方倒地。另外,暴戾鼻行兽还具有锋利的牙齿,适宜于撕裂猎物的皮肉,甚至连大的骨头都可以吃光。

有一种会飞的鼻行动物,只有一个细长、端部薄而扁但可折成三节的鼻子,其鼻子有弹性,起飞时能像弹簧一样把身体弹起,动作极快;降落时鼻子可支撑整个身体。它的后肢已萎缩甚至消失,前肢细长,两耳发达,犹如兔子耳朵,飞翔时两只耳朵不停振动,每秒可达10次以上,像蜻蜓一样飞来飞去,在花丛中、在田间地头捕食虫子。

用鼻子走路的动物

靠近海滨栖息的一种叫“鼻吸鼻行兽”的鼻行动物,在长期进化中,学会了用鼻子钓鱼。其钓鱼的方法很独特,先从长长的鼻子上分泌出黏稠的黄褐色液体,悬垂到水中,鼻液有气味有黏性,是很好的鱼饵。当小鱼被吸引来时,便被黏液粘住。鼻吸鼻行兽拖出水中的鼻子,再用长舌把鱼卷到嘴里吃掉。

为了生存需要,会伪装的鼻行动物更是千姿百态,它们的鼻子有的分瓣成片,模仿兰花、石竹花等。这种鼻行兽靠尾巴站立,鼻子朝天,远看真像一朵美丽的花。银灰色鼻行动物更奇特,在幼年时它们就选择一块地盘,用呈管状的鼻子将身体倒立在那里,鼻子分泌物日积月累,使鼻子越长越粗高,最后由管状变成柱状,固定在那里,就像小树一样不移动。它们生存,一是靠尾部毒钩分泌出像果实样芳香的黏性分泌物,吃掉被尾巴粘住的昆虫;二是靠“寄生鼻行兽”给自己喂食物。寄生鼻行兽体型很小,鼻子细长,嘴呈管状,靠吸食液体为生。寄生鼻行兽捉虫子喂银灰色鼻行动物,喂饱之后,银灰色鼻行动物胸部的乳头就会膨胀起来,寄生鼻行兽就用管状的小嘴吸吮奶水喝。

另外,还有一种全身长着长毛的“长毛鼻行兽”。这种鼻行兽仿佛靠父系社会维持着,以年长雄性为首带领一小个群体生活,以胡萝卜为食物。4个管状鼻子粗壮有力,只需两个鼻子就能把胡萝卜从地下连根拔出。上年纪的雄性与全身呈褐色的年轻个体不一样,其银灰色的尾巴非常醒目,它们挥动尾巴便能引起群体的追随效应。

据说,施顿普凯的著作《鼻行兽》一面世,即引起世界生物学界和动物爱好者们的极大兴趣。许多人看完书后认为,鼻行类动物的发现可称为动物学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但也有人认为,鼻行类动物缺乏在动物发展史与分类学上的依据,又没有实体标本或出土的化石之类的东西作参考,因此是真是伪还很难说。如今哈伊艾伊群岛已毁灭,一切均已无从寻觅,人们面对根据图片仿制的鼻行类动物标本,除了惊奇之外,还有无穷的遗憾和困惑。更有一些怀疑者,认为鼻行类动物是伪造的全球性的科学谎言。

尽管文献记载称鼻行动物已在地球上销声匿迹,尽管怀疑者认为这是科学谎言,但仍不时有零星报道称,传说在某地发现了个体极小的鼻行动物。所以,有些人仍满怀信心地认为,或许有一天,人们还会再见到鼻行动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