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挺进报》是怎么印出来的?来南滨路旧址你就了解了,还可以喝茶赏景哦!

 修心and慎行 2018-06-01

红色

不仅是五星红旗的颜色

还是山城重庆深邃的底色



70几年前的历史苦难

让山城重庆在磨难中淬炼出一身傲骨

永垂不朽的红岩英魂们

将不屈战斗的风骨印刻入重庆的骨髓

而英烈们奋斗过的战场——《挺进报》

将跨过时空

把红岩精神代代传扬



日前

小编从南岸区文管所获悉

重庆革命文物旧址代表之一

《挺进报》旧址已布展完毕

市民可以参观并进行拓印体验

重温革命先烈陈然60多年前在这里的革命岁月



《挺进报》印刷的秘密


挺进报旧址

位于南岸区野猫溪31号

这栋修复完毕的青砖小屋

昔年曾是中粮公司机器厂的一个修配车间

也是陈然的家



楼上住着陈然一家人

楼下车间有七八个工人

由陈然任该车间的管理员

平时全靠他在外接点机修业务

维持大家的生活

工人们都尊称他为“陈先生”



《红岩》小说中

对以陈然为原型的成岗

秘密印刷《挺进报》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陈然


当年

《挺进报》的编、刻、印工作都在这里进行

刻版工作在白天

陈然的印刷工作在夜间进行

陈然见房间木板壁有许多缝隙

就用一层厚纸糊住

关上窗户,挂上一床毯子

电灯用黑纸做了一个灯罩

避免了因通宵开灯引起人们注意



为防敌人搜查

陈然不用油印机

采用一个简易而安全的办法

用图钉把刻好的蜡纸一方钉在桌子上

用打磨过的光滑竹片代替滚筒

蘸上油墨在蜡纸上刮印

印完后烧掉竹片

就不留下任何痕迹



第一期《挺进报》出版后

为了提高印刷质量

陈然在小屋里一遍又一遍试验

由于天热蜡纸易熔化

他跑遍市内各家文具店

买来不同牌号的蜡纸、油墨、纸张

反复琢磨、试验

最后一张蜡纸能印1000份报纸


当年的《挺进报》


这里还是一座鲜为人知的文化馆


在被红岩文化深远影响的山城里

歌乐山渣滓洞等红色文化根据地

早已为人熟知

然而

挺进报原址

还是一座鲜为人知的文化馆

 


挺进报原址文化馆位于南滨路观光线

深藏于南滨路钟楼广场旁的半坡之上

坡下是两江交汇的繁华江景

坡上是珍藏满院的静默历史



挺进报原址文化馆里

不仅展示着有关于陈然的历史点滴

生平及经历、珍贵的影像资料等等

还展示着《挺进报》的历史信息

我们可以很真切地从这里

感悟陈然与挺进报的曾经

 


而在这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

一排排失落的老旧书本、一把把怀旧的藤椅

与一盏盏飘香的清茶

将是你休憩与触摸历史的最佳拍档

挺进报原址文化馆

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历史展馆

还是一个可以近距离感悟历史的茶叙



青砖白瓦的小院,微风一阵

泛黄的黄葛树叶簌簌地洒落

仿佛在轻言诉说

抬头,黄叶落地无暇多顾

西式的钟楼便在蓝天的映衬下

跃然入眼



极目远望

奔流的长江与嘉陵江依然重复着1948年的交汇

奔腾不息地讲述着曾经的故事…

宁谧的庭院

让一切自然之声入耳、入心

挺进报与陈然的故事

就在身边这一杯无言的香茶里……

一座原址文化馆

一座珍藏历史的茶叙…

来过之后才发现

陈然的挺进精神经过岁月的淬炼

更深入人心

不忘信仰、不屈服、不投降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

满怀激情

只需向前挺进!!!

 

— end —

本文由服务南岸整理出品

部分资料来源重庆时报、挺进报原址文化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