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彻底的改变是人心的改变,最彻底的扶贫是教育扶贫

 高尚强大 2018-06-01

我们在各种主旋律电影里见过的农村学校,总体来说是这样的:



农村学生呢,基本都是这样的:



还有农村老师:



很长时间内,我也是这种感觉。直到后来有了一些实际了解才知道,现在的农村学校,已经是这样了:




……

是不是特别意外?


第一次看到这些照片,我也吃了一惊。后来才知道,其实现在的农村,那种特别破烂的学校已经不多见了。


前几天是汶川地震十周年,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当时有很多当地校舍坍塌的新闻,引发了很多网友的批评。应该说,政府部门还是给力的,汶川地震后的十年,许多地区的农村学校都建起了崭新的教室,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校舍,都是这十年间陆续修建的。


所以现在农村学校的环境,普遍比电影里强出好多;农村虽然还是很穷,但至少学生们吃穿都有保证,文具什么的也根本不缺。


既然这样,为什么农村学生考上大学还是很难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缺老师;

第二,缺好老师。


我查了查中国妇联的数据,中国18岁以下的儿童有2亿7800万人以上,其中农村有1亿6000万,其中留守儿童6000多万。


农村教师有多少呢?330多万。


就算是这330万农村老师,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学历低:有大本学历的连5%都不到;


年龄大:平均年龄大多在40-50岁甚至还要多;


结构不合理:学校只能保证主课老师,英语老师?没有;音乐老师?没有;美术老师?没有;体育老师?没有……


整个农村的大环境就更不用说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纠缠在一起。


也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农村学生绝不比城市的孩子更热爱学习,根本不像“希望工程”海报上的大眼睛女孩,强烈渴望着知识、渴望着改变命运。他们其实是这样的:




大部分农村孩子既不爱学习,也不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成绩自然一塌糊涂。


讲个我听过的真实故事:广东汕头有个镇,当地很多居民都是开内衣作坊的,也让自己的孩子放学或者放假帮家里做工。学校里有从北京来的支教老师,他有一次看一个学生在挂内衣钩,就劝孩子:“你每天这么辛苦,也挣不了多少钱吧,还不如好好学习,今后考大学。”小孩嘿嘿一笑:“老师,我暑假打一个月的工,比你教书挣得都多,上学有什么用呢?”


这就是这些农村孩子们的普遍认知。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自己打一个月工能挣3000块钱,比支教老师一个月2300元的补助高;却不懂得,如果不接受教育,自己永远都只能挣这3000来块,今后的出路只能是一辈子打工,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那些底层劳动者:农民工,餐馆服务员,快递员,洗脚妹……就是他们的未来。



所以只有接受教育,这些农村孩子才能见识更广大的世界,才能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改变自身命运的可能。最彻底的改变是人心的改变,最彻底的扶贫是教育扶贫。


现在,刚好有这么一群优秀的年轻人,在做这件事。


他们是一个民间自发的支教项目,美丽中国支教。他们的支教绝不是那种司空见惯的寒暑假支教,每位老师至少要在农村支教两年,还有不少人主动选择三年支教;也绝不是那种“献爱心”式的自我感动,而是格外强调“专业”:每位老师加入项目后,先要接受资深教育工作者们一个多月的统一培训,两年支教期间还有工作人员提供各种支持;甚至支教结束后找工作,也可以去合作企业应聘。


他们不是把自己当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志愿者,而是真的以一名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这个项目从2008年成立,到2018年已有十年。背景优秀的他们来到偏远农村,与青山绿水,稻田,星空和农村孩子相伴,带给学生们梦想、知识与爱,自己也收获快乐与成长。


正因为长期扎根农村,他们给那些支教学校带来了极大改变。支教老师教的班级,平均成绩在当地的县里都是名列前茅。最早一批支教老师教出的学生,有的已经考上了大学。


十年间,这些老师们写下了各种各样的动人故事:


一位老师在两年支教后又主动延长一年,为了把学生带到初中毕业,如今学生考上了他曾经的母校,还说毕业后也要来支教。


一位老师带着班里的后进生们上补习班,每当学生想要放弃,她都一遍遍鼓励他们。最顽劣的那个学生在辍学前给老师留下纸条,“老师对不起,我不继续读书了。但以后我会让我的孩子好好读书。读书才能改变现状。”


一位老师来到乡村中学教书,第一年教生物,班级成绩全县第一;第二年教两个年级物理,又是全县第一。支教最后一个学期,他被任命为学校的副校长。


一位老师因为学生基础差,教学任务重,现状和预期差得太远,每个深夜都把自己关在宿舍大哭,第二天依旧保持笑容去上课。两年下来,学生成绩突飞猛进,老师和学生的脸上都有了笑容。


一位前世界500强公司的副总裁,37岁辞掉工作,在家人的支持下告别两岁的孩子,去云南教书,两年后继续留在云南从事教育。


一位老师用了三年时间,走访了大山中235个学生的家庭,为每个家庭留下一张合影,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旅途,一个个故事,千百种人生。


两位老师在支教中遇见了彼此,他在大理,她在临沧;他在北京,她在香港。三年异地恋,无数电话短信的互相鼓励,支撑着他们坚持下来。2016年七夕,他们在美丽中国的办公室举行了求婚,故事又拍成了短片。


一群结束支教的老师本已有了各自的职场与人生,却依旧离开现有工作,从天涯海角重新汇聚到乡村,共同承办一所小学,只为给当地孩子带来美丽的童年,以及摸索出一条真正可行的农村教育之路,他们当中已有人决心一直扎根乡村。

……

十年前,一群年轻人心怀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哪怕身单力薄,依旧要发出自己的微光。


十年后,凭借众多支教老师的共同努力,万千微光聚成一团炬火。这是美丽中国的故事。


做有情怀的公众号

聚有情义的读者群

心怀正义,导人以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