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 曾有人这样诠释:这两个字拆开看,有小孩,有水果,有走兽,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但那一切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是啊,孤独的人都一样。写出《变形记》的卡夫卡,上班时是卑微的保险员,下班后就会带着饭盒到胡同最里面的小房子里写作,拒绝与人交流,一直写到深夜才回家。 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 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 图|网络 越孤独的人,越优秀 23岁那年,木心被杭州第一高中聘为教师,待遇非常好,还有免费的大房间,后门一开就是游泳池。即使是这么优越的环境下,木心只做了半年就决定去僻静的莫干山隐居。 他雇了个人,挑着两大箱书,带上常戴的帽子、常拎的包、常穿的鞋,就上了莫干山。 在荒废的大房子里,他往书桌上贴了福楼拜的一句话:“艺术广大之极,足以占据一个人。”白天跟着太阳的升起而起床读书,晚上点矿烛写文章。外面寒风吹打着窗户、大雪纷飞,实在是冷得不行,他就冲一杯克宁奶粉,然后继续读书。 木心是孤独的,但因为这份与世隔绝的孤独,每一刻都是对自己的拷问,每一步都是对真理的探索,才写出了无数直达人心的作品。
6年后下山,陪伴木心的是10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无数张水墨山水画。 叔本华说:“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就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是啊,一个人在孤独时间做的事, 决定了这个人是否优秀。 越优秀的人,越能达到内心的平和; 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规避生活中的各种无效社交。 他们在与人相处后, 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源于孤独, 它是孤身一人的荣光。 越孤独的人,内心越丰盈 苏东坡被流放到黄州的时候,生活很艰苦,他发现黄州的猪肉质量极好,价格却非常便宜,因为富贵人家不吃,而贫穷人家不懂怎么煮。 在原材料匮乏的情况下,他研制出了出名的“东坡肉”,慢火,放少许水,然后一边耐心等待猪肉煮好,一边打着拍子和田里的农人唱歌。
随后,好友马正卿帮他弄了一片几十亩的荒地。他脱下文人的长袍方巾,穿上了农人的芒鞋短褂,忙着筑水坝,建鱼池,从邻居处移菜苗,从老家四川托人找菜种,建起了一大片麦田,然后又在中间修了小桥、亭子,闲暇的时候看书写字,约朋友小酌饮酒,自封“东坡居士”。
|
|
来自: 昵称JXsdFyBS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