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一个县,位于三省交界处,县名来源于其他两省属县

 昵称VChmUhmv 2018-06-01

广东省,由岭南东道、广南东路演变而来,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辖21个地级市,包括6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6个县、3个自治县,2016年常住人口10999万人。

广东一个县,位于三省交界处,县名来源于其他两省属县

平远县,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粤、赣、闽三省交界处;东连蕉岭县,南接梅县区、兴宁市,西邻江西寻乌县,北毗福建武平县。

平远县境,先秦时为“百越之地”,秦朝平定岭南后,设置了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今县境属南海郡龙川县辖地。秦末至汉武帝时,属南越国龙川县辖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定南越国后,县境属南海郡揭阳县辖地。

东晋义熙九年(413 年),县境属义安郡海阳县辖地。南齐建元元年〈479年〉,分海阳县为海阳、程乡两县,程乡县就是以今平远县大柘镇东片村(以前又称程源村、东岸村)为中心设置的,当时程乡县境包括今梅江区、梅县区、蕉岭县、平远县全境及丰顺县的部分乡镇。

此后,隋唐至宋元,县境仍属程乡县辖地。

广东一个县,位于三省交界处,县名来源于其他两省属县

明朝嘉靖四十一年 (1562年),以程乡县的豪居都(今仁居镇)为中心,并析武平、上杭、安远、兴宁四县边地,以原设在豪居都林子管通判府馆址为基础,扩大筑城,罢馆置县,因其界于武平、安远之间,故名"平远"县,亦含平定远安之义。

明朝嘉靖四十三年 (1564年),调整县域,归还闽赣两省武平、上杭,安远三县原析之地,增析程乡县的义化、长田、石窟三都及兴宁县原析之大信一里,仍组成平远县,县治仍设在豪居都。

明朝崇帧七年(1634年),析平远县的石窟一图、二图,及程乡县部分地域,增置镇平县(今蕉岭)。

清朝雍正十一年 (1733),程乡县升格为嘉应州(今梅州),平远、程乡、兴宁、长乐,镇平5县并称嘉应五属。

建国后,平远县先后隶属于兴梅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梅县专区,1988年隶属梅州市至今。

1952年5月,平远县并入蕉岭县,县治设蕉城镇。

1954年,平远与蕉岭分治,平远县治由仁居(原豪居)迁大柘镇。

1959年,平远县并入兴宁县,县治设兴城镇。

1961年,恢复平远县,县治仍设大柘镇。

广东一个县,位于三省交界处,县名来源于其他两省属县

平远县总面积1381平方公里,下辖12个镇,总人口26万人,是广东古八贤之首客家先贤程旼的故乡,享有“世界客家文化始祖地”“世界客都第一村”的美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