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概述(六十一)——隋唐时期与世界各国的往来

 邓超越梦想 2018-06-01


隋唐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造船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发达,使得中国成为东亚地区各国交流的枢纽。因此,海外各国也称中国人为“唐人”。


百济  新罗

p.s高句丽属中国地方的民族政权,故此处不再叙述。


百济。唐高祖时,百济与唐朝关系良好。至唐太宗攻打高句丽时,百济趁机进攻新罗,与唐朝关系恶化。至唐高宗时为唐所灭。


新罗。唐朝灭高句丽后,新罗趁唐朝陷入与吐蕃的战争,占据了部分原高句丽和百济的地区。事后唐朝承认了新罗对朝鲜半岛的统治,新罗后来也和唐朝保持了相对友好的关系。


新罗在统一朝鲜半岛前,其贵族就派出大批子弟作为学生到唐朝学习。在统一之后,这种往来更加密切。例如,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新罗国内告哀,由此放回在唐质子及学业修满的留学生回国者就有一百零五人。新罗著名文学家、诗人崔致远(857-?)十二岁来唐朝,十八岁考中进士,在唐朝十六年,二十八岁回到新罗。他著有《桂苑笔耕集》一书,在朝鲜半岛被认为是儒学大师。新罗受唐朝的影响,以儒学经典作为其国学中考试的项目。


(玄宗)命邢璹以鴻臚少卿弔祭(金興光),子承慶襲王,詔璹曰:“新羅號君子國,知詩、書。以卿惇儒,故持節往,宜演經誼,使知大國之盛。”又以國人善棋,詔率府兵曹參軍楊季鷹爲副。

《新唐书》


新罗人在唐朝以前就利用汉字记事叙史,公元七世纪后期创造出“吏读”,即用新罗语音对应汉字字形,以阅读汉文的方法。

唐朝的天文、历法、医书、雕版印刷技术传入新罗,新罗的绘画、雕塑、音乐也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九世纪时,今山东、苏北海岸地区,有新罗侨民居住的新罗坊。

当时海上通过登州(治今山东蓬莱)、莱州(治今山东莱州)等地经黄海至新罗,很多新罗商人则在唐朝与日本之间进行往来贸易。新罗道也是由唐朝到日本较为安全的一条海道,在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因新罗阻挠日本船只到唐朝而逐渐梗阻。


唐朝灭亡后不久,朝鲜半岛再次发生分裂。经过短暂的分裂时期,王建(877-943年,按十国前蜀开国君主亦名王建,843-918年)建立了高丽王朝,于936年(五代后唐清泰三年)统一了朝鲜半岛。


日本

日本在汉代已与中国有联系。汉代封日本君主为汉委(倭)奴国王。曹魏以来,日本与中国多有联系。当时以日本本州岛中部为核心的大和国,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以天皇为君主的国家。隋炀帝时,日本圣德太子(名 厩户,574-622年)派遣小野妹子(男性,565-625年)到隋朝,向隋炀帝致书,并派遣留学生来隋朝学习中国文化。


唐朝建立以后,日本向唐朝派遣了多批留学生和留学僧,学习唐朝的文化,并将其带回日本,促进了日本向封建社会的发展。日本曾先后派出十九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乐师、阴阳师、医师等职业的人员,多是为了到唐朝深造或求解疑难而来,这使得中国先进的文化、技术传入日本。日本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则从日本带来其土产的物品、药材和珍宝。


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驰聘上国。蹈礼乐,袭衣冠。...

发现于陕西西安的《井真成墓志铭》部分


在唐朝的影响下,公元646年(唐贞观二十年,日本大化二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确立律令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进入封建社会。曾到过中国的高向玄理(?-654年)、僧旻等人都成为大化改新的顾问。后来日本的养老令也出自唐令,平成京(在今日本奈良,公元710-784年为日本国都)也是仿照唐长安城修建的。

日本人吉备真备(695-775年)、阿倍仲麻吕(中文名 晁衡,698-770年)传播中国科技与文化到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唐人的文集、诗歌传入日本,受到日本人的喜爱。

日本僧人空海将真言宗的经典带回日本后创立了真言宗。日本人利用草体汉字创造平假名,利用楷体汉字创造片假名,沿用至今。

今天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的文物,是唐代中国与日本文化交流的见证。


《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遶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按李白听闻晁衡船只发生海难,以为晁衡溺亡,于是作诗悼念。


鉴真(688-763年)是唐朝去日本僧人的重要代表,对中日文化交流具有重大贡献。他经过六次努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到达日本,此时已经双目失明。鉴真将佛教戒律传到日本,同时传播的还有唐朝修建佛寺和佛像雕塑的艺术。日本奈良今存的唐招提寺,是鉴真及其弟子于公元759年(日本天平宝字三年)所修建的。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方面,日本仍然较新罗等国更大程度上独立于隋、唐等王朝。最初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来隋朝,书称:“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隋书》),隋炀帝览后不悦。日本致唐朝国书称:“東天皇敬白西皇帝”(《全唐文》)。日本参与朝鲜半岛的政治活动,在百济灭亡后出兵企图使百济复国,但被唐和新罗联军大败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口)。


尼婆罗 天竺 师子

尼婆罗约当今尼泊尔。天竺为中国古代对古印度地区的泛称,实际当时印度诸国林立,又分为北天竺、中天竺、东天竺、南天竺等地区。师子国即今斯里兰卡。


东晋法显之后,仍有大批僧人前往印度等地求法,隋唐时期为盛,其中具有代表的是玄奘和义净。


玄奘(602-664年)于唐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西行,经高昌王麴文泰的帮助,经过今天我国新疆、中亚地区与阿富汗,到达北天竺、中天竺、东天竺、南天竺等地,包括今天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地,在当时印度的佛教学术中心那烂陀寺(今印度比哈尔邦那烂陀)学习,随后到各地游学。公元642年,戒日王在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根瑙杰)举行佛教经学辩论大会,玄奘获得极大成功。玄奘从印度取回佛教经典657部,于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随后他在长安组织翻译佛经。他根据旅行见闻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一书,记载了当时中亚、南亚等地138个古国的地理、历史、经济情况,是研究当时这些地区的重要文献。


戒日王使臣在玄奘归国后到达长安。唐太宗和唐高宗还曾派王玄策(生卒年不详)先后三次(一说四次)出使天竺、尼婆罗等国。


义净(635-713年)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从广州乘船出国到天竺,在那烂陀寺学习十年,又到室利佛逝(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巨港地区)、末罗瑜(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占碑地区)搜求与抄写佛经,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回到洛阳,取回经、律、论等佛教文献近四百部。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书中介绍了当时南亚、东南亚等国佛教情况与其文化状况,以及当时到印度的中国僧人的经历。


玄奘画像,摘自中华书局2000年版《大唐西域记校注》。


印度也有僧人来唐朝参加译经工作,一些僧人精通于医学。印度天文学者在唐长安司天台任职,参加历法制订工作,并翻译了印度的九执历。印度的梵文在传入中国后,促进了中国汉语音韵的研究。隋代陆法言有《切韵》一书。唐末僧人守温仿照梵文字母体系,选定了汉语的三十个字母。


不芳并明  端透定泥  知彻澄日

见溪群来疑  精清从审  穿禅照

心邪晓  匣喻影

守温三十字母


真腊 林邑 骠国 诃陵

真腊即今柬埔寨。唐代曾多次来贡,后分为陆真腊和水真腊两部分。


林邑在今越南中部,唐中期改名环王,后亦名占城。唐太宗时,林邑与唐朝往来密切,太宗死后,唐朝雕刻林邑国王范头黎画像石置于昭陵。


骠国在今缅甸境内,由于与唐朝隔南诏国,因此在较长时间内与唐朝联系较少。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骠国王雍羌遣其弟舒难陀率其国乐队到长安。


雍羌亦遣弟悉利移城主舒難陀獻其國樂,至成都,韋皋復譜次其聲。以其舞容、樂器異常,乃圖畫以獻。工器二十有二,其音八:金、貝、絲、竹、匏、革、牙、角。...凡曲名十有二...初奏樂,有贊者一人先導樂意,其舞容隨曲。用人或二、或六、或四、或八、至十,皆珠冒,拜首𥡴首以終節。其樂五譯而至,德宗授舒難陀太僕卿,遣還。開州刺史唐次述《驃國獻樂頌》以獻。

《新唐书》


诃陵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唐代曾多次来贡,元和十三年(818年),“遣使進僧祗女二人、鸚鵡、玳瑁及生犀等”(《旧唐书》)。



波斯  大食(音 易)

拂菻(音 凛)

波斯。萨珊波斯是西亚古国,公元七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崛起后,萨珊帝国濒于灭亡,波斯王子卑路斯请求唐朝援救,唐朝以卑路斯为波斯都督府都督,不久波斯灭亡,卑路斯后留在唐朝为官,在长安去世。很多波斯人也定居于西域和长安等地,波斯的文化、宗教也随之传入中国。


大食即阿拉伯帝国。随着大食代替波斯成为西亚大国,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与唐朝开始联系。当时,唐朝海上的造船技术发达,能够远洋航行到波斯湾、红海。唐朝后期,广州和泉州都有很多阿拉伯商人居住。现代在两河流域、埃及开罗等地都发现了唐代的瓷器。


唐天宝十年(751年),唐将高仙芝被大食军队打败于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塔拉兹)后,随军的唐朝工匠被掳至中亚、西亚,中国的造纸技术传到中亚的撒马尔罕,并在此后几个世纪里逐渐传入西亚、北非与欧洲。这场战争中被俘的杜环著有《经行纪》一书,记载了当时除造纸外,中国内陆织绫罗的技术也传入西亚。很多中国工匠在报达城(今伊拉克巴格达,当时为阿拔斯王朝国都)定居。此外,中国的制瓷业、炼丹术、硝也向西传播。


而当时中亚的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和音乐也传到长安,在长安流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