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婴戏图”看古代儿童如何欢快地玩耍

 文冠厚朴 2018-06-01


又到六一儿童节,相信大家已纷纷开启了回忆模式,那首《童年》萦绕心田:“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等待游戏的童年”。儿时玩乐的点滴,恍如隔日,难以忘怀。


明代 陈洪绶 戏婴图


  “婴戏图”是描绘儿童游戏时的画作,又称“戏婴图”,是中国人物画的一种,以小孩为主要绘画对象,表现童真。中国很早已有绘画婴孩的传统,到了唐宋时期技巧渐趋成熟,发展至宋元以后,成果斐然。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几幅古代“婴戏图”,看看古代的儿童如何愉快的玩耍。



唐 周昉《戏婴图》


  周昉《戏婴图》中画了5个女子与7个幼孩嬉戏、为幼孩洗浴、穿衣的生活场景。图上方是两女子在给孩童洗澡和洗头,澡盆中一裸身的小孩学着用小手擦洗头颈,而盆后站着的一顽童似乎正欲戏惹他。图右是一个女子在与两个孩童游戏,一孩子坐着,伸展双手想从女子手中接什么,而另一孩子则放弃正在玩的玩具,匍匐着伸出一手,意欲争夺。图左的两个女子正在给孩子穿衣。3组图各行其事,却又相互呼应,每一组的大人和孩子的组合又各具特色,尤其是孩子,或站,或坐,或匍匐,或趴于背上,萌态尽显。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宋 苏焯《端阳戏婴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端阳戏婴图》描绘的是3个粉粧玉琢的胖娃娃在端午时节嬉戏玩耍的情景。穿红色肚兜的孩子左手拿着石榴,右手用绳系着蟾蜍,一脸得意的神情,正要惊吓较小的孩子,连手上的蛤蟆也闪著狡猾得意的笑容,而受到惊吓的小孩则蹲在地上,双手护著头,眉头紧蹙,十分害怕,不由得令人心生爱怜,好在穿绿色肚兜的“勇士”一个箭步赶来,神情坚定地要阻止这场恶作剧。3个孩童的手与脚皆带金钏玉饰,身上则佩挂长命锁,表示其出身的骄贵。



宋 佚名《冬日婴戏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据猜测,图中描绘的应该是姐弟俩。姐姐拿着彩旗,弟弟用极细的红线提着一根孔雀毛,引逗小猫。小猫虽与他们隔有一段距离,可是眼瞳望向姐弟俩手里的玩具,知道是好玩的玩具,举爪欲扑,似乎把弟弟吓着了,赶紧躲在姐姐身后。


北宋 苏汉臣《侲童傀儡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宋朝社会流行木偶戏,宋人称之为“傀儡戏”。本来用于表演的傀儡,被制成了儿童玩具,《梦粱录》列出的“影戏线索、傀儡儿、狮子、猫儿”,都是给儿童玩耍的玩具傀儡。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传为宋人的《傀儡婴戏图》,便描绘了3名童子在表演提丝傀儡戏。


【来源:库克派对船长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