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一个县,是“徐州后花园”,曾属江苏,被誉为“淮海明珠”

 昵称VChmUhmv 2018-06-01

萧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地处淮北平原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位于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东临徐州,南接淮北,北连丰县,西至西北与永城、砀山毗邻,并与山东菏泽相望,东南与宿州埇桥区交界。

安徽一个县,是“徐州后花园”,曾属江苏,被誉为“淮海明珠”

萧县地域,夏朝为萧国都城,春秋复建萧国,为宋附庸;属楚国后,置萧邑。

秦朝统一后,置萧县,此为萧县县名之始,沿用至今。

西汉时,先后设设萧县(治萧故城)、杼秋县、扶阳侯国(都今萧县西南30千米的岱河东岸)。

东汉时,设萧县、杼秋县、扶阳县;建武十三年(37年),扶阳县改为扶阳侯国。

三国及西晋,设萧县、杼秋县

东晋时,设萧县、相县,杼秋县废。

南北朝时,建制变化频繁,先后置萧县、相县;龙城县(治龙城镇)、萧县(治萧故城);承高县(萧县改名)。

隋朝初,设承高县(治萧故城)、龙城县(今龙城镇);开皇六年(587年),撤销龙城县,并入承高县,改名龙城县,改治今安徽萧县城;开皇十八年(599年),改名临沛县;大业二年(606年),改临沛县为萧县

唐、宋时,仍设萧县(治萧故城);宋绍圣年间(1094~1097年),为避黄河水患于城南半里重筑新城,世称南城,与之相对的前萧故城则称北城。

元朝初,撤销萧县、永堌县建置;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立萧县

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萧县南城圮于黄河决口,萧故城作为萧县政治中心退出历史舞台,朝廷批准在凤山南的阳边集(今龙城镇)创建新城,延用其东的龙城废城旧名,改称龙城,以区别故萧城,是萧县城址的第二次大迁徙,明清称萧城。

民国期间,萧城先后称龙城市、龙城镇、城关镇;1950年,改称龙城镇;1960年,改称萧城镇;1980年,复称龙城镇,至今不变。

1955年4月14日,为加强洪泽湖管理,江苏省萧县、砀山县与安徽省泗洪、盱眙县交换,结束了萧县从汉朝到建国前属徐州管辖的历史。

1959年,国务院决定:撤销萧县、砀山2个县,设立萧砀县;1961年,撤销萧砀县,恢复萧县、砀山县建制。

安徽一个县,是“徐州后花园”,曾属江苏,被誉为“淮海明珠”

萧县总面积1885.3平方千米,下辖18个镇和5个乡,总人口143.6万人,是“徐州后花园”、“淮北大观园”。

安徽一个县,是“徐州后花园”,曾属江苏,被誉为“淮海明珠”

萧县,简称“萧”,别名龙城,东临徐州,南接淮北,是苏、鲁、豫、皖四省边界一座快速崛起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商贸旅游城市,被誉为“淮海明珠”。

安徽一个县,是“徐州后花园”,曾属江苏,被誉为“淮海明珠”

萧县拟设立萧国市,2016年12月13日,萧县县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萧县撤县设市准备工作情况汇报。

安徽一个县,是“徐州后花园”,曾属江苏,被誉为“淮海明珠”

萧县历史名人:萧叔、萧孟亏、闵子骞、高逊志、朱浮、蒋横、朱熹、刘裕、朱温、刘粹、沈鲤、颜子柳、吕陶、薛显、韩歆、刘惔、曹国舅、苏迈、吴作樟、周惠达、范质、张平高、班宏、武元衡、刘鼎、韦贤、王之麟、许辉祖、吴作樟、刘本铭、张太平、路荫南、侯子安、谢来占、王为翰、袁汝霖等。

相关文章:

安徽面积最大的县,民国才建县,最初以卫立煌命名

安徽面积最小的县,被称为“皖南门户”,虽小却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