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重阳的故事

 愚人道缘 2018-06-01

王重阳

王重阳生平事略

王重阳生平,主要载于金源璹《终南山神仙重阳子王真人全真教祖碑》(简称《全真教祖碑》)、刘祖谦《终南山重阳祖师仙迹记》、秦志安《金莲正宗记》等王重阳传记中。但这些传记于诸多细节不甚明了。今人考据甚详,大略如下。

王重阳(1112 -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咸阳县大魏村(在今咸阳市秦都区双照乡)人,《全真教祖碑》载其母孕二十四月零十八日生,“美须髯,大目,身长六尺余寸。”其家产丰厚,为咸阳富户。其家族先居京兆府咸阳县渭水北岸的大魏村,至其祖父时,在渭水以南约30公里外的终南县刘蒋村建别墅一处。

王重阳出生于大魏村,有兄弟三人。他在其文集中多次自称“王三”,从其《渔家傲》词中知王重阳五十三四岁时,二兄亡于家乡,有元弼、元佐、周臣、七哥四侄,而王周臣亦是一位“弃妻男产业”,好“神仙妙诀”的学道之人。

王重阳自幼业儒,“蚤通经史”,但“自幼不群”,语言稀少,性格较孤僻。金天眷年间,宋金交战造成关中饥荒,饥民将其大魏村的家产劫夺一空。其伯父报官,官兵搜查邻里三百余户,追还财务并捕获为首者。王重阳以为乡党饥荒并非真盗,求官府予以赦免,“里人以此敬仰先生愈甚。咸阳、礼泉二邑赖先生得安”。

有学者曾考证,王重阳祖上由咸阳迁居终南,兴建刘蒋、水竹、烟霞等3个小村庄。其所据文献,一是《金莲正宗记》所言“当刘蒋水竹烟霞爽垲之地,营起别墅”,二是《仙鉴续编》:“迤逦出关,抵登州,夜归观中,书陕西所作诗于壁云:‘一别终南水竹村,家无儿女亦无孙。三千里路寻知友,引人长生不死门。’”《重阳全真集》卷2亦录有此诗,题《赠马钰》,“三千里路”作“三千里外”。在这两件文献中,出现了刘蒋、水竹两个村名。而参考其他涉及王重阳生平的文献,都只有“刘蒋”一名。

这里涉及对“刘蒋水竹烟霞爽垲之地”的断句问题。如果大部分文献都没有记录王重阳终南别墅有两处以上,那么就应当把“水竹、烟霞”两词看作修饰语,是对别墅地貌的描述,即:位于村外的小河边,竹林茂密,水汽蒸腾。王重阳诗中所谓“水竹村”,同样是文学性表述,而不是通用的地名。与此相关的称谓,还有《全真教祖碑》中所说“后迁居刘蒋村北,寓水中坻”,与此相类似。

1131年(金天会九年),时为伪齐刘豫统治陕西期间,王重阳入京兆府学(在长安城内)“修进士举业”,时年20岁。《金莲正宗记》:“当废齐阜昌间,献赋春官,忤意而黜。复试武举,遂中甲科。”《全真教祖碑》:“圣朝天眷间,收复陕西,英豪获用。先生于是捐文场,应武举,易名德威,字世雄,其志足可以知。”李道谦《七真年谱》同。这几条史料都说王重阳曾中武举,但中哪朝之举却没有明言。

麻九畴《邓州重阳观记》也认为:王重阳“当废齐阜昌间,脱落功名,日酣于酒”,也就是说,虽参加了功名考试,却因故“脱落”。陈垣认为:“伪齐之废,重阳年二十六矣,痛祖国之沦亡,悯民族之不振,脱落功名,日酣于酒,宜也。”近些年,一些学者撰文,如郭旃认为王重阳“确曾应废齐科考,并于天会十三年至十五年间中武举甲科。”舒焚也认为“王喆就应了金朝卵翼下的伪齐的武举。考中武举以后,他成了一个久淹不迁的官员”。詹石窗也同意这种说法,认为:“这个考证结果是有道理的。”南怀瑾甚至以为:“他自幼便慷慨好义,不拘小节,而且在二十岁左右,便中过进士,很有文名。”

对于王重阳是否参加科举并中武举一事,王西平、陈法永《重阳宫与全真道》认为:“天眷年间,金未设武举。而宋绍兴三年,‘复兴元枯十科举士之制’;天眷间,当陕西为宋所辖时,王重阳欲应的是宋的武举。故而金源氏璹所言‘圣朝天眷间,收复陕西,英豪获用,先生于是捐文场应武举’,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梁淑芳亦沿用此种分析。

但王重阳有“欲应”的动机,那么有没有应试的事实呢?3位学者没有说明。按《西北通史》,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正月,金军首次攻克长安,二月占领关中和陇东,因受到当地民众自发组织的武装力量的反击,不久即退出这一地区,南宋朝廷派张浚负责秦陇地区的抗金事务。1130年九月,宋军发动“富平战役”,被金军击败,金军再度占领秦陇地区。当年,金立刘豫为“大齐皇帝”,秦陇地区被划归其统辖。1131年(南宋绍兴元年,金天会九年)以后,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兄弟率大军驻守川陕,多次取得对金作战胜利,并收复秦、凤、陇三州(即今天水、宝鸡境)。1139年(南宋绍兴九年,金天眷二年)六月,因金朝内部派别斗争,废除刘豫伪齐政权,并与南宋签订和约,归还陕西、河南两地。但不到一年(并非王、陈所言一年半),金廷发生政变,背叛与宋盟约。1140年五月,金军再度攻入陕西,领有关中东部,并在凤翔、陇州与宋军激战,六月平定陕西。此后20多年中,宋金在秦陇地区反复争夺,直至1162年(南宋绍兴三十二年,金大定二年)南宋下令撤军,秦陇地区除陕南和陇南外,均归金所辖,直至蒙古军南下。这一段历史表明,自1128年金军首度占领长安,到1140年以后金人长期统治长安一带,其间金人先后两次占有,南宋一次收复。在此时段中,能够进行武举考试的,只有南宋收复这一年。当时尚处于战争状态,南宋在西北前线地区能否开科取士也值得怀疑。

唐代剑认为,王重阳参加文选和“应武举”是不同时的两件事。自金将陕西等地“悉割以与伪齐,关陕之陷也,士大夫守节死义者甚众”。为笼络人心,刘豫曾于1134年(阜昌四年)和1137年(阜昌七年)两次开科取士。据诸书记载,王重阳确实参加了其中的一次(可能是阜昌四年)。他“善于属文,才思敏捷,尝解试一路之士”。即他在京兆府路举行的府试中成绩名列前茅,但由于“献赋春官,忤意而黜”,没有录取,故而麻九畴《邓州重阳观记》说他“脱落功名,日酣于酒”。至于“应武举”,王重阳则根本没有机会。首先,金和伪齐均未开科武举,如前述;伪齐统治期间,政局动荡,常受南宋军队和民军的袭击,两次科举都只进行贡举。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阜昌四年二月“开贡举,得进土罗诱以下四十八人”。七年春“再开贡举,得邵世矩以下六十九人”,均未考武举。《伪齐录》卷上、《三朝北盟会编》卷181都有记载。其次,《全真教祖碑》称王重阳于天眷年间“获用”,并非因为武举授官,因为金朝的武举之设,始于其后的皇统年间。《类编长安志》卷5《寺观》:“重阳宫。《新说》曰:‘在终南县刘蒋村。金正隆间,王祖师监甘河镇酒,遇仙于此,掘活死人墓成道。’”“遇仙宫。《新说》曰:‘在终南县甘河镇。昔重阳王祖师为是镇酒监,有披毡裘二先生索酒,日以为常。一日,毡裘二先生邀祖师饮于甘河岸上,以瓢酌甘河之水,果良酒也,醉饮得道。门人于此建遇仙宫。’”是书系骆天骧元贞二年修成,他是长安人,至元年间任京兆路儒学教授,所记当有据。甘河镇酒监,系酒税监当官,专掌一镇酒专卖之课利。金承宋制,白天会三年始命榷酤官至各地收税以供财用。按惯例,镇级酒监由选人、小使臣两类充差。此选人是指未入流而参吏部铨选的低级文臣寄禄官。小使臣则是从八品至从九品的武阶官。武举制度健全时,一般为考中下等阶;战争时,多由军兵以军功升。1201年(金泰和元年)方定武举格式,此前的小使臣阶应由军功而获。由此可知,王重阳是于天眷三年五、六月随金军收复陕西得军功后才获得甘河镇酒监这一低级差遣的。秦志安《金莲正宗记》所谓“复试武举,遂中甲科”完全是夸大其词。对于王重阳获得酒监职位的原因,《全真教祖碑》铭文中有一段隐晦的表述:“以文非时,复意于武,勘定祸乱,志欲斯举,文武二进,天不我与。”其中“勘定祸乱”一语,或可解为王重阳曾在平定地方治安中有所作为,与唐代剑所考“得军功”获酒监职位相吻合。

王重阳在甘河镇酒监职位上,并不尽职。因为“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所以“日酣于酒”,并开始搜寻道教经文。他在《重阳全真集》卷11中的一首《解珮令》,记录了他在酒监任上因酒醉丢失行囊被人送还之事:

害风王三,前时割税,为酒爱,饮中沉醉。往往来来,眼前事全然不记,与仁人当街打睡。腋袋头巾,尽皆遗弃,有经文,里面诀秘。深谢明公,发善心,与予拈起。解珮令,报贤好意。

按《金莲正宗记》,“正隆己卯,四十有八岁也,甘河桥上过屠门,嗜氈根而大嚼焉。有二道者各披白毡,忽从南方倏然而来,烟霞态度,霄汉精神,观厥眉宇,大抵相类。先生不觉惊起趋进,倪首前揖。相与语言皆处世语,涤尘瀚垢,蠲膏剔盲,如醉而醒,如瘖而鸣。密授真诀,更名曰嘉,字曰知明,号曰重阳子”。《全真教祖碑》所记与《金莲正宗记》略同。二者都回避了王重阳担任甘河镇酒监这一事实,《全真教祖碑》还将甘河遇仙之事放在“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于是慨然人道”之后,《金莲正宗记》则说王重阳48岁“辞官解印,黜妻屏子,拂衣尘外”而后遇仙。至于所辞何官,没有说明。而按照《类编长安志》的记载,王重阳与披毡道者相识并非偶然,而是在任甘河镇酒监时,交往日久。甘河饮酒是二道者主动相邀,以河水变酒的法术点化王重阳人道。这一记载当符合历史事实。

甘河遇仙次年,王重阳又在醴泉遇神秘道者,授5篇秘语:

蓦临秦地,泛游长安,或货丹于市邑,或隐迹于山林。因循数载,观见满目苍生,尽是凶顽下鬼。今逢吾弟子,何不顿抛俗海,猛悟浮嚣,好餐霞于碧峤之前,堪炼气于松峰之下。斡旋造化,反复阴阳,灿列宿于九鼎之中,聚万化于一壶之内。千朝功满,名挂仙都,三载殷勤,永镇万劫,恐尔来迟,身沉泉下。

莫将樽酒恋浮嚣,每向廛中作系腰。

龙虎动时抛雪浪,水声澄处碧尘消。

自从有悟途中色,述意蹉跎不计聊。

一朝九转神丹就,同伴蓬莱去一遭。

蛟龙炼在火烽亭,猛虎擒来囚水精。

强意莫言胡论道,乱说纵横与事情。

铅是汞药,汞是铅精。

识铅识汞,性住命停。

九转成,入南京,

得知友,赴蓬瀛。

据《全真教祖碑》,王重阳接受秘语后,离别妻子,送幼女于姻家曰:”他家人口,我与养大,弗议婚礼”,留之而去。大概即辞去酒监职位,“落魄不羁,乞食于市”,亲族将他呼为“害风”,他欣然答应,并作为自己的别号。到南时村挖了一个洞穴住在里面,外面立一木牌,上书“活死人墓”;墓门口插一纸牌,题“王害风灵位”。  自作诗说:“活死人兮王喆乖,水云别是一般谐。道名唤作重阳子,谑号称为没地埋。来者路,不忘怀,行殡须是挂灵牌。”“后迁居刘蒋村北,寓水中坻。”“后复遇至人,饮以神瀵,因止酒,唯饮水焉。”《终南山重阳祖师仙迹记》记述略有不同:“师后于南时村掘地为隧,封高数尺,榜曰‘活死人墓’。又于四隅各植海棠一株,曰:‘吾将来使四海教风为一家耳。’居三年,复自实之,遂迁于刘蒋,与和、李二真人为友,各接茅居之。”文中未叙“至人饮以神瀵”的情节。而《金莲正宗记》又有所演绎:“他日,又携酒一壶立于路次,有道人呼曰:‘害风害风,将汝酒来。’先生应声,与之,一饮而竭。却遣先生以空壶就甘河中取水,令自饮之,其味极佳,真仙酎也。道人告曰:‘吾海蟾公也。’言讫,忽失所在。”于是,在以后的仙传中,都以刘海蟾为王重阳的第二个师父,并有收入《重阳全真集》的词说:“正阳的祖,又纯阳师父,修持深奥,更有真尊。唯是刘海蟾,同居三岛,弟子重阳侍尊玄妙。手内擎芝草,归依至理,就中偏许通耗。”又有《了了歌》说:“汉正阳兮为的祖,唐纯阳兮做师父,燕国海蟾兮是叔主,终南重阳兮弟子聚。”这两首诗词明确了王重阳学术思想的传承关系。

1167年(大定七年)四月二十五日,王重阳忽然放火将居住约4年的茅庵烧毁。村邻前来救火,他却在一旁手舞足蹈,边舞边唱:“数载殷勤,谩居刘蒋。庵中日日尘劳长,豁然真火瞥然开,便教烧了归无上。奉劝诸公,莫生悒怏,我咱别有深深况,惟留煨土不重游,蓬莱云路通来往。”众人问他烧庵缘由,他回答说:“茅庵烧了事休休,决有仁人却要修。便做惺惺诚猛烈,怎生学得我风流。三年之后,别有人修。”而后辞别众人,先至终南山资圣宫于殿壁题词:“终南山,重阳子,违地肺,别京兆,指蓝田,经华岳,入南京,游海岛,得知友,赴蓬瀛,共礼本师之约。”而后经咸阳、长安、洛阳,当年七月抵达山东宁海州。途中于掖城度弟子刘通微人道。宁海位于山东半岛。自秦汉以来即是神仙方士活跃之地,王重阳选中此地传道,正是继承道教历史传统的表现。从前述言行看,亦是他经过周密思索和计划的结果。他首先劝化富豪马从义人道,为他改名马钰,号丹阳子。其后相继收弟子谭玉,改名谭处端,号长真子;丘哥,改名丘处机,号长春子。次年三月,王重阳率马、谭、丘3人入昆嵛山(在今山东牟平县东南)凿洞而居,题为烟霞洞,自耕自食。八月,迁居文登县姜氏庵,建三教七宝会。1169年(大定九年)移住宁海金莲堂,建三教金莲会。又在福山县建三教三光会,在登州建三教玉华会,在莱州建三教平等会。

在劝化弟子和建立会团的过程中,王重阳不时以异能吸引众人的注意。据说弟子谭玉原患重病,经王重阳以自己的洗脸水为其沐浴,立即病愈。在昆嵛山凿洞时,“有巨石飞落,人皆悚栗,先生振威大喝,其石屹然而止,山间樵苏欢呼作礼,远近服其神变”。

后来,王重阳又相继劝化刘处玄(号长生子)、王处一(号玉阳子),郝大通(号广宁子)人道。马钰之妻孙不二也弃家人道,号清净散人。由是,王重阳门下主要高道共7人,世称“全真七子”。另据《金莲正宗仙源像传》,王处一于大定戊子年(大定八年)拜王重阳为师,“其母周氏亦愿出家,重阳训名曰德清,号玄靖散人”。如此,王重阳在山东劝化弟子当为8人;玄靖散人事迹未见其他文献记载。

1169年(大定九年)秋,王重阳留王处一、郝大通于昆嵛山,率马、谭、丘、刘四子归陕,岁末抵达大梁(即开封),居王氏旅馆中。王重阳自言“我将归矣”,嘱马钰向关中化人人道,伏枕而逝。生年58岁。据《终南山重阳祖师仙迹记》,王重阳曾于死前6年(《金莲正宗记》为前3年)在长安滦村吕道人庵壁上题记:“害风害风旧病发,寿命不过五十八。”关于王重阳去世的准确时间,史料中亦存有疑问。按《全真教祖碑》的说法,王重阳在大定九年腊月三十日两次假死,次年正月初四复生,口授颂语:“地肺重阳子,呼名王害风。来时长日月,去时任西东。作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一灵真性在,不与众人同。”而后一逝不复生还。他的著述被后世整理为《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和《重阳立教十五论》,存于《正统道藏》中。至蒙古太祖忽必烈时,封王重阳为全真开化真君,元武宗又加封为全真开化辅极帝君。

道教动态  养生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