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用药如用兵 什么是"君臣佐使"

 昵称12319780 2018-06-01
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关于诊断与治疗操作规范的四大要素。
  1.“理”为因天之序。“理”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为顺着美玉的纹路去雕琢,意思是顺应规律。中医里,强调要因循身体这个“天”的运转规律,违背这个规律,就会生病;顺应它才能健康长寿。
  2.“法”为明辨是非。“法”字的大篆写做“”。它由“”“”“”组成:“”是“去”字的古体,代表除去邪恶;“”是“水”字的古体,指的是水平、刑法;“”是可明辨是非的独角兽。所以“”字就表示要明辨曲直。“法”是约束和规定选方用药的基本原则。
  3.“方”为方法正确。中医开药叫“开方子”,因为中药讲究配伍,讲究药性的整体效应,而不是某种成分的单打独斗。西医对应的是病症的“症”(病的表象),而中医对应的是“证”(病的内因)。中医真正的方子针对的是人的气化功能,是对“证”下药,而不是对“症”下药。
  4.“药”为选择最佳。“药”指对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配伍及其剂量的最佳选择。用药就在于找到最合适搭配的药物和用量,去医治身体因某种偏性导致的阴阳失调。
  “君、臣、佐、使”的用药之法
  “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药在药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1.“君、臣、佐、使”的含义
  “君”指君药。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指臣药。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佐”为佐药。佐药一般是辅佐君药和臣药的药物。
  “使”为“使药”。使药可调和诸药的药性,起引经或调和作用。
  2.“君、臣、佐、使”的用药案例
  拿《伤寒论》中的第一方桂枝汤为例,解释下“君、臣、佐、使”的搭配。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和甘草组成,主治感冒发烧。桂枝就是君药。感冒发烧是因为受了寒邪,所以要用桂枝去驱寒。白芍是臣药。白芍可固里,固住了根本,才可把邪气往外赶。生姜和大枣是佐药。生姜帮桂枝驱表寒,大枣帮甘草滋肝血。甘草为使药。它气味甘平,甘主脾,五脏六腑都收纳脾气,脏腑的本气为正气,外来寒热为邪气,正气旺则邪气自退。所以甘草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
  中医里说脾胃是后天之本,桂枝散了表,白芍固了里,同时还需要用甘草来固住脾胃。如果没能固住脾胃,表寒会很容易入里。
  遵循“君臣佐使”开方子,使不同药物的使用分主次,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协调,形成一股强大的药力,去攻克疾病的堡垒。
  用药如用兵
  高明的医生就像将军一样懂得排兵布阵般用药。那么,该怎样如用兵那样去用药呢?
  第一,要运筹帷幄。用兵只有周密部署才能取得胜利。中药组方也要周密筹划,否则就会与目标相去甚远,甚至截然不同,必出大事。
  第二,要抓住重点。不论是用药还是用兵,都要抓住某一个关键时刻,这个时刻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要明辨势力。我们首先要了解病的正邪在哪里,考虑该怎样去应付,以及如何保存现有实力的问题。
  中药已经历经几千年的岁月检验,它的使用完全是以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气血”、“精气神”等观念为基础,中药的品位等级也好,君臣佐使的用药方略也好,都依托于亘古不变的中医生命观。所以只要生命不止,中医就能永远常青。
  (曲黎敏 《从字到人:养生篇》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