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想者】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普遍的重视

 kjm0971 2018-06-01


记得有这样的一个真实的例子,说一个掉一只腿的残疾人,买了一张半价票,准备回老家过年,可是到了检票处却难住了,检票人员说:残疾人拿半票,必须有残疾证才让进入。残疾人说:我确实就是一个残疾人!检票人员说:那你的残疾证呢?残疾人说:没有残疾证。检票人员不乐意的说:没有残疾证不让通行,除非去补张全票。当时傍观者看不过去了,对着检票人员说:你是男人么?检票人员说:我当然是男人了。傍观者说:那你把男人证拿出来看看,证明一下。检票人员说:你瞎了呀,看不出我是男人么?傍观者说:看不出来,你把裤子脱了我看看,证明一下......


在一个形式主义严重的今天,这种事情却在真实的发生着。不知道是这个社会太形式主义了,还是人越来越势力化了,反正更多的人越来越没有了人情味,越来越没有了正义感。


形式主义,越来越成为很多人生存的手段,这种手段其实就是一种无知的欺骗,欺骗了别人,更丢失了自己。前不久一则新闻报道:领导人下去考察粮仓,某省管理粮仓的官员,借粮填仓,同时虚报储粮吨数。一级一级的虚报,一级一级的欺瞒。


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50年前中国的“浮刮风”运动,很多省开始向中央瞒报粮食的产量,最严重的就是安徽,一亩地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才能亩产300斤,被吹成了亩产几万斤十几万斤,所有的粮食都被国家拿走了,因为收的不够国家拿的,所以家家开始不断的“欠”国家的粮债,结果是越欠越多,碰上旱涝灾害,自己吃饱都成问题,还要往上交粮。这样罪恶的形式主义,太让人可气、可怒、可笑。如果这样的形式主义不消除,一个民族如何才有未来。


形式主义天天做就是一种真实主义,记得读高中的时候,教育局总是说要来我们校检查,但总是不来,学校天天形式的让学生打扫学校的卫生,每一个拐角都不放过,时间长了却成了一种习惯,索性就天天这样做了,所以有些假像的东西如果天天做,就会成为一个真实的东西。记得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说:很多年前,他爱上了一个女孩。其实和女孩认识的开始,他并不喜欢这个女孩,因为这个女孩暗恋他很久了,所以后来熟悉了,女孩让他每天都想她一遍,然后每天发一条想念她的短信,一年过去了,这哥们真的爱上了这个女孩。形式主义做多了,就成为了一种习惯,也就是假东西做多了,就成了一种真的东西。记得小时候邻居家有个小孩结巴,有一段时间总是学他,结果连自己也结巴了,后来为了改正,可苦了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缺乏这样的人,在公众场合,穿的干干净净,光鲜亮丽,可是当你进入她生活的私人空间,总是乱糟糟,没有一点整洁与干净的讲究。有人说这也是一种形式主义,其实我们把这种行为放在形式主义与非形式主义之间比较恰当,因为这是一种个人的生活习惯,有些人一辈子在私人空间里邋里邋遢,却在公众场合却整洁有序。所以我们去看一个人的本质,不是去看一个人在公众场合的表现,而是看他自己在私密的空间里,有着怎么样的自我约束。


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转述的一件事情及他的点评。顾教授说,在一次座谈会上,一官员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市政府某个局,通知各区对口局派个人到市局开会,结果有的人在路上花了三四个小时,会议却只有5分钟,就是发个文件。此事引发了顾教授的感慨,在网络时代,视频会议不行吗?电子传输不行吗?快递文件不行吗?会议重在议,只有传达没有议,或没有反馈、无交流,这样的会议有啥必要?


路上3小时,开会5分钟——这件事确实点出了形式主义的一个突出表现:文山会海,不求实效。大家知道,在大城市堵车是经常的,特别在远郊区县,进一趟城不容易,即使不堵车,跑大远路就为听一个传达,心情可能也不愉快,如果把这种坏情绪带进接下来的工作中,会不会影响对工作的热情?


一些官员并非不清楚形式主义之害,但借用一句当下时髦的网络语言,他们需要用繁文缛节和各种形式主义来“刷存在感”,满足权力欲,证明自己说话还是管用的。


最让人后怕的形式主义,就是教育的形式主义,因为一个国家的教育形式,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不难看出世界上很多的教育都是愚昧的,过于形式的。比如一个学生在骨子里爱上了一个专业,因为没有考出好的成绩,却和自己心仪的专业擦肩而过了,如果教育体系能容纳他,世界上可能就会多一个大师。这样的现象犹如一个愚昧的父母,把一对非常相爱的情侣给死生生的拆开,结果出现了人间悲剧,所以很多的形式主义与不谅解才是世界上悲剧的开始。犹如大学里有一个学科叫做文学系,文学系里有很多的文学博士并没有写过几篇文章,却是文学象牙塔里的宝贝,可是一些真正能写好文学的作家们,是那些小学没有毕业的底层人,他们只能在乡村种地,在工厂里出卖苦力,如果有一天写作出名了,世界各大名校争先的给予名誉博士、名誉教授,像这样的形式主义在这个无知的社会里太多,这种无知是一些人心胸狭窄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的进步需要心胸广阔的人,去在骨子里影响这个世界,我们需要给那些还没有成功的人更多的鼓励,而不是让那些已经成功的人变得虚伪。1929年,钱钟书考清华时,数学考了15分差点与清华成为了陌路,但是由于他优异的国学水平与英文能力,被当时的校长罗家伦破格录取,后来把罗校长破格录取钱钟书的事,当做他在清华时的主要功绩。这个太形式主义的社会,太需要对一些有才的人、有梦想的人多一点宽容,让一些不可能的可能出现,不要让很多缺陷的制度,埋没了一群人的希望,埋没了一个民族的未来。


现实中,更多的人在用形式来欺骗自己的生活,很多人知道形式的东西只能害了自己,他们却依然偏爱它。形式主义是真理迷失的开始,让我们前进的路越走越远,让我们离恶性越来越近、离善性越远。一个总走错路的社会,并不是某一个人,某一群人的错,更多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理念与价值观的扭曲。小的形式主义可以让一个人丢失自己的人格,大的形式主义可以让一个民族丧失光明的前途。一个人的形式主义是小的形式主义,一个制度的形式主义是一个大的形式主义,尤其是一个教育体制的形式主义,他毁坏的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代人的希望,更毁坏了一个民族几代人的希望。


所以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一个真实的社会,一个真实的自己,这样我们才能活得坦然,活得问心无愧,这样的我们才是一个有着真正灵魂的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