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匡时2018春拍 | 天骏腾空 白云出岫——王鉴《仿倪高士渔庄秋色》

 alayavijnana 2018-06-01



白云出岫



天骏腾空






-王鉴-

王鉴(1598-1677),字圆照,号湘碧江南太仓人,清初正统画派的领袖之一,与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并称“四王”。其出生于书香门第,是明朝刑部尚书王世贞的曾孙。工画,早年受董其昌亲自指授,董其昌向王鉴表示“学画唯多仿古人”,事实上,王鉴确将此观念深入到其绘画实践中,自幼遍临五代、宋、元名家墨迹。

 

匡时2018春拍“澄道——古代书画专场”中王鉴的《仿倪高士渔庄秋色图》正是是其临古、学古的作品。王鉴以深厚的传统功力,与王时敏齐名,王时敏曾题王鉴画评价他:“廉州画出入宋元,士气作家俱备,一时鲜有敌手”。

 



王鉴 仿倪高士渔庄秋色

先进工作者:李雷

LOT 1717

王鉴 仿倪高士渔庄秋色

纸本立轴 1667年作

出版:

 1.富冈桃华《四王吴恽》图五,博文堂,1919年。

2.斋藤悦藏《董庵藏书画谱》图四六,同朋舍,1928年。

3.郑振铎编《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清画》,上海出版公司,1948年,P5。

4.陈履生、李老十《王鉴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P111。

著录:

 1.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卷六,清光绪五年(1879)陆氏怀烟阁本。

2.张珩《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文物出版社,2000年。

3.徐邦达《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P151,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4.郑威《王鉴年谱》,《朵云》1989年第三期P106。

5.吴聿明《四王年谱简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P35。

6.赵平《王石谷年谱·一》,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5月第5期,P120。

备注: 

1.王翚题跋。

2.秦祖永、斋藤悦藏递藏。斋藤悦藏,斋号董盦,日本实力雄厚的收藏家,与阿部房次郎、上野理一、小川睦之辅、藤井善助、根津嘉一郎齐名,曾于昭和三年(1928)刊印《董盦藏书画谱》,特请内藤虎、罗振玉署检,伊势专一郎解说。

3.内藤虎题盒。内藤虎,号湖南,日本“支那学”创始人之一。毕业于秋田师范专科学院,京都帝国

大学文科大学教授,曾为《明教新志》、《日本人》等报记者。

113×47.5 cm 


RMB: 18,000,000-22,000,000



匡时2018春拍“澄道——古代书画专场”中王鉴的《仿倪高士渔庄秋色图》正是是其临古、学古的作品。王鉴以深厚的传统功力,与其曾祖父王时敏齐名,王时敏曾题王鉴画评价他:“廉州画出入宋元,士气作家俱备,一时鲜有敌手”。


就技法而言,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在山石上着重使用了折带皴来做出坡陀岫影,而在林木的描绘上,运用了渴笔的手法,以轻轻拂过和满扫的手法呈现出林木,下笔力度非常轻,画笔在画纸之中显得若无若有,有一种若即若离,虚实结合相生的美感。整幅作品都透露出一种脱俗空灵的绘画意境。


(上图倪瓒《渔庄秋霁图》

(下图)王鉴《仿倪高士渔庄秋色》


对比王鉴的《仿倪高士渔庄秋色》,画山石先以劲健的线条拉出轮廓,轻施淡墨,再用干笔在关键处皴擦,以加强山石的肌理感,皴法表现上沿袭倪瓒折带皴的表现技法,用水更多,画面中的折带皴更显润泽,尤其对岸远山背阴面的表现,显露出湿笔皴擦渲染的痕迹。


(左图倪瓒《渔庄秋霁图》

(右图)王鉴《仿倪高士渔庄秋色》


王鉴的《仿倪高士渔庄秋色》将树木枝头的夹叶做了细微的调整,变倪瓒淡墨皴树干为淡墨勾出树干轮廓,树枝的点染也更为柔和。相较于倪瓒原作的古拙与宁静,王鉴的临作多了一份灵动与疏朗。画面中呈现的细微变化显示出王鉴融会贯通、化古为我的功力,此时的王鉴或许是想借助于倪瓒的图式与笔墨在重构自家山水面貌方面做出探索。

 

王翚题跋


王鉴画作在“四王”的传世画作中,向来以稀少著称,此幅《仿倪高士渔庄秋色》不仅流传有绪,经历大家递藏,更为难得的是画面本幅上还有王翚题跋可谓交相辉映。“董文敏论云林画如天骏腾空,白云出岫,无点半尘俗气,洵不诬也,此幅吾师。廉州公所临笔精墨妙,逸韵飞翔,不独形似而且神似,诚有出兰之美,当与倪高士真本并传千古。”同为清初“四王”之一的王翚,以弟子的身份评价此作“笔精墨妙,逸韵飞翔,不独形似而且神似”的赞誉可谓精准凝练。

 


出版物


此件王鉴《仿倪高士渔庄秋色》初见于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卷六,之后为秦祖永收藏,后辗转流入日本。1919年出版于富冈桃华所编《四王吴恽》,并于1928年出版于斋藤悦藏的藏画集《董庵藏书画谱》中,董盦者,日本近代著名收藏家斋藤悦藏斋号也。其为日本实力雄厚的中国书画藏家,与阿部房次郎、上野理一、小川睦之辅、藤井善助、根津嘉一郎齐名。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黄绢本“兰亭”,便是董盦旧藏。1948年郑振铎又将这件作品出版于《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清画》,使此画广为流传,王伯敏编《画学集成》,吴聿明编《四王年谱简编》均据此收录。


张珩《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中著录此画


另外,张珩《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中著录此画,也标明为斋藤所藏,近代鉴界巨擘徐邦达《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不仅收录了此画,还标有星号,可见徐邦达应是曾经见过原作,并认为是真迹无疑。此作历经数百年辗转于各大收藏家手中,墨气古朴但保存如新,可见藏家对其视之如珍宝、保存之精心。此作著录详实,来源清晰,已知的出版著录达十一次之多可知其可靠与珍贵,毋用赘述。





北京匡时2018春季拍卖会

Beijing Council 2018 Spring Auction



预展:

6月13日 - 6月14日


Preview: 

Jun.13th-Jun.14th


·


拍卖:

6月15日 - 6月16日 


Auction:

Jun.15th-Jun.16th


·


北京嘉里大酒店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号)


 KERRY HOTEL , BEIJING

(1 Guanghua Road , Chaoyang Distric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