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绕棋、屎缸棋……陆河人小时候玩过的民间棋类

 369蓝田书院 2018-06-01

一般来说,说到棋,大家可能会习惯性地联想到围棋、象棋这些比较登堂入室的棋类,再不济也是像飞行棋、跳棋、军棋这类玩者众多的热门棋类。不过,我这里所说的“民间棋类”可不是指这些,而是指多年来,一直流传在陆河民间的一些“土棋”。这些棋类,主要是小孩子们在玩。

 

我所说的这些“民间棋类”,几乎从来都没有被记载在书本上,规则也从来没有用白纸黑字写下来过。多少年来,它们一直都只是默默地在民间流传着。尽管人人都会玩,但是小孩子们也说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什么时候,从何人那里学会的。因此,它们的传承也是民间口口相传,一代传一代,一直流传到现在。因为它只流行于民间,靠的是口口相传,所以它们究竟起源于何时,又是何人发明的,已无从考证。


(旧时,三五小儿在榕树下玩陆河民间棋类——绕棋。此图为郑仁长老伯手绘。)

 

玩这类棋有一个好处,就是不需要花钱去买棋盘棋子等专门的棋具,它们的棋盘棋子都是就地取材而成。旧时,农村家庭一般很少有象棋、跳棋这类需要花钱的棋具,更不要说围棋这类相对价格较为昂贵的棋具了。因此,那时候的农村孩子,大多喜欢玩这种既不需要花钱,又随时随地可以玩起来的棋。

 

因为这类棋不需要固定的棋盘和棋子,所以玩家从来都不用携带或保管这类棋的棋盘和棋子。等到要玩的时候,或在大石头上,或在地下,或在禾町里,随处找一小块地儿,两个对家席地而坐,划地为棋盘,再找些小石头或小瓦片当棋子,就可以兴高采烈地玩起来。

 

说了大半天,这些民间棋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别急!且听我一一介绍:

(陆河民间棋类——绕棋。)

 

第一种叫“绕棋”。这种“棋”,棋盘是在地上画相交的四横四竖,凑成一个大的正方形。然后四个角两边彼此相近的两个点,用弧线连起来。玩的时候,两人各据一边对垒,每人各四个棋子,各自摆在弧线与正方形相交的四个点上。规则是:被对方的棋子“绕”到的棋子就要弃掉,弧线围起来那个点可以躲避对方的攻击。最后,直到其中一方全部棋子都没了为输。

(陆河民间棋类——弹棋。)

 

第二种叫“弹棋”。这种棋,棋盘是在地上画相交的四横四竖,凑成一个大的正方形(比“绕棋”的棋盘少四条弧线)。然后两人各据一边,每边四个点上摆四个棋子。规则是:用手指弹自己的棋子,把对方的棋子顶出框外,而自己的棋子不出框为胜。如果一次弹,没有把对方的棋子顶出去,则换另一方弹;如果第一次弹就将对方的一棋子顶出去了,则还可以继续弹。最后,谁的棋子没了,谁就输了。

(陆河民间棋类——屎缸棋。旧时,小孩子经常玩。)

 

第三种叫“屎缸棋”。屎缸,客家话里是“粪坑”的意思。这种“棋”比较简单,先画一个长方型,然后在里面划个交叉的对角线,接着在长方型的一侧长边,画个半圆,当做“屎缸(粪坑)”。玩法是,两人各据一边对垒,每人各两个棋子,有“屎缸”那一侧不准走,其它各条线,棋子可以从一个点走到另一个双方都没有棋子在上面的点(必须走直线),最后以一方把另一方逼得没子可走为胜。

 

……

 

小时候,玩过的这类土棋其实还有不少。不过,印象中玩得最多的大概就是这三种了。

 

这类土棋曾让童年的我玩得不亦乐乎。那时候,经常跟小伙伴们玩这些棋,因为它们都简单易玩,且不用受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想玩就玩。一般两个小伙伴,突然决定玩一下什么棋,接着就在门前的禾町上(或其他地方)一坐,用瓦片随意画个棋盘,再各自找来几个小瓦片(小石子),分边对坐,立马就黑天暗地地对攻起来。玩了一盘又一盘,不取得最后的“胜利”就绝不罢休。

 

没有棋盘,就自己画;没有棋子,就自己找,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想在哪里玩就在哪里玩。尽管没有变型金刚,也没有其它各式各样的玩具,更没有iPad,但那时候的我们,一样过得开心快乐。

 

 

幽壹

2013417日于深圳


(幽壹著的《回不去的故乡》一书。2013年8月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