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瞭望智库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对面打拍子的是国学大师钱绍武 网友称赞唱得畅快大气,气势与情怀兼具。吉他演绎了现代的节奏,而演唱又表现出十足的古韵。 但谁能想到,这个吉他手竟然是位中科院物理大牛。陈涌海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物理研究。 陈涌海 俗话说得好,不想搞摇滚的科学家不是好吉他手。1986年他只身到北大求学时,就开始了学霸兼文艺青年之路。 彼时,夏日傍晚,他会约上三五好友,在北大图书馆东边的草坪上,弹琴、唱歌、聊人生、谈理想。如今,手上的吉他没变,合作的人从同学变成了窦唯,听的人从同好变成了国学大师。 左起:杨一,陈涌海,窦唯 虽然陈涌海表示,音乐只是自己的爱好。从少时听电影配乐,到大学组乐团,再到工作后不废功夫。算下来,陈涌海至少坚持了二十年。 若不是持之以恒地在业余时间练习,现在的他也不会有机会和窦唯一起合作。 这个时代,有很多短平快、立竿见影的事情,也有很多要靠坚持才能有所成的事情。人们对前者趋之若鹜,对后者避之不及。正因如此,才更有去做后者的必要性。 2 问:您是如何平衡科学家和音乐人的身份?音乐对你进行科研有帮助吗? 答:很简单吧,科研是职业,音乐只是业余爱好,两个都是我喜欢的,定位很清楚,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平衡。弹琴唱歌可以缓解科研上的压力吧,算是科研生活的一个很好的调剂。 科研和音乐对陈涌海来说,一个是工作,一个是生活,他都认真对待。 3 他创作主题很丰富,但唯独关于爱情的歌写得很少。 令人羡慕的爱情往往不用秀。他不怎么谈论爱情,却拥有一份稳稳的幸福。他和爱人于大学时代相遇,自此携手,一路走到现在,他说:
他们的共同爱好并不多,但却拥有一种高级的相处模式。不强行改变对方,但双方前路一致,节奏相仿,一样可以搀扶同行一辈子。 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太多的恋人想改变对方。一方强势提出要求,太急于改造出“完美恋人”;另一方屈就,在情感上没有达成共识,这样的感情又如何走远。 陈涌海画作 陈教授这般有才情的人并不多见,跨界科学与音乐还这么出彩的也少之又少。我们做不到如此出色,但是可以从现在开始,尝试选择一个稳定的兴趣,去填平生活的不顺遂。 交付过热爱,必有回响。让它带你去见识生活的美意。 总监制:吴亮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谢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