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义 | 黄帝内经 · 生气通天论

 ky1005 2018-06-02

解义 | 黄帝内经 · 生气通天论

原创: 陈羽飞 陳芾林 今天



2018年6月2日

陈羽飞注解于广东肇庆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黄帝言:人与万物生生不息之气,皆禀苍天之气而生,天以阴阳五行造化万物,人之生机亦本于阴阳,人一吸一呼之间,与天之阴阳二气交相流贯。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天气应于地而成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天气应于人身而成九窍、五脏、十二节。九窍在外,即两目、两鼻、两耳、一口、前阴、后阴,皆通于天地之九宫、九州。五脏在内,即肝、心、脾、肺、肾,皆通于天之五行、五色。十二节遍布人身上下,即两手、两肘、两臂、两足、两膕、两髀,皆是神气游行出入之所,如天之岁气流行;十二节亦合于人体四肢十二经脉,如天之四季十二节气、地之十二经水。以上所言,皆先通于天,后应于地及人身,均取生气通天、天人合一之象。

【注】

六合:上下四方统称六合。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天之化生万物,有五行五运之制,即木、火、土、金、水;天之受气于人,有三阴三阳之分,即厥阴风气、少阴热气、太阴湿气、少阳火气、阳明燥气、太阳寒气。五运与三阴三阳之气合而成为五运六气,而天干之壬丁主木、戊癸主火、甲己主土、庚乙主金、丙辛主水,地支之巳亥主厥阴、子午主少阴、寅申主少阳、丑未主太阴、卯酉主阳明、辰戌主太阳,由此而天气、地气、运气俱全,复合于三气。人应依此五运六气之序起居作息,若不知调养,则木有风邪、火有热邪、土有湿邪、金有燥邪、水有寒邪,均能侵伤人体,疾病由此而生。合此五运六气之序,实为人生延寿立命之根本。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天合五行,有苍天、丹天、黅天、素天、玄天。苍天主春木生发之气,因此天之阳气生发于苍天,此气清净且光明。人若能取法苍天之气的清净,则志意必然清爽而能自治,若能顺天气之造化,则阳气必然坚贞而且密固,即使遇有贼风邪气的侵犯,也足能抵御而不受其害,这都是顺应四时气序而合理养生的缘故。



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圣人善于随四时之序而运用精气神来配合苍天之气的运作,因而与天合一,人之生气可通于天之神气。凡人不能依此养生,而使人气与天气相失,于是生机息灭,一旦受到邪气贼风的侵害,内失生气则会九窍闭塞,外失生气则会肌肉壅滞,以致人体卫外之阳气都将失固而散解,这都是因为人自身违背天气清净之理,而造成卫气的削夺。人体阳卫之气,本于天之阳气,阳虚必然导致卫气虚散,卫气虚散则会导致人之天真不固而失守。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人身卫外之气即是人之阳气,人身有此阳气,犹如天之有日一般。若天之日光不明,则必然天境昏暗瞑昧,万物由此而失去生机;若人身之阳气衰弱而不能卫外,贼风邪气就会乘虚而入,人必会折寿而不彰明。因此,天以日光为明,人以阳气为卫,阳气上升于皮肤腠理之间,密固而行使卫外之功能。人若能行此天人合一之道,则可健康无忧。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冬季寒冷,皮肤腠理收敛闭拒,卫气由此而沉潜。人若不能深居室内暖藏,而导致寒邪侵犯,必然使得卫气急起运转而应外,由此惊扰卫阳,导致起居失节,神气亦随之浮散。冬藏之时,身心均应闭藏而安宁,如若身虽居室但却心志妄动,亦必导致心神运枢不已而失安定,使神气不能内守而浮越在外。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暑热之邪,感之则腠理发泄为汗。暑热为火,必克肺金,而肺金主气,肺伤则必气喘急促;暑热为火,心亦为火,暑热入体则心伤,而心又藏神,心伤则神乱,神乱则嘶喊不休,即使安静也不免多言。若酷暑时节避暑于深堂大厦或空调室内,由极热突至极寒,周身阳热必被阴寒之气遏制于内而不得发散,因此肌肤如燔炭般灼热,必使汗出方能散解其邪。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

阴湿之邪,伤扰阳气,阳气被湿郁闭在上,因而导致头重昏沉,犹如被物蒙裹一般。湿邪久留则郁而化热,如若不能及时攘除,则阳气不能营养于筋,久之大筋会因郁热而软短,小筋会因受湿而松长,大筋短缩而成拘挛不伸之病,小筋松长而成痿弱无力之疾。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若伤于风邪之气,则会导致血气壅滞不能运行而成浮肿,四肢浮肿而需彼此借力以代,四肢又为诸阳之本,阳卫之气因此而愈加衰竭。以上寒、暑、湿、气,均是阳气不固而感伤外邪所生之病证。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

上文有言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因而阳气贵在清净。如若心志情绪过烦、形体过劳,则使阳气失去静养之根,阳气则会外张失去密固卫外之功能,阴精失去阳气固卫,必然竭绝于内。如若久病延积到夏季,火旺且阳气更加张浮于外,壮火煎迫真阴,使得精气愈亏,而必成孤阳厥逆之势。瞳子为肾之精,精气不能注于目,因而眼不能视物;肾开窍于耳,精气不能充于耳,因此耳不能听音。精气绝于内,使阳气更无所依,阳气溃散之势如都堤坍塌一般不可阻挡,而元精泄耗之势则如疾流喷涌一般不可制止。【按】以上揭示阴以阳亏、精因气绝之理。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此处再言阳气贵在清净。大怒情志必然导致阳气上冲,怒伤肝,肝又藏血,血随气行,于是阳气并血一齐上冲,有升无降,而使血郁结于胸中,经络、形气因此阻绝不通而逆乱。肝又主筋,血不营筋,且阳气柔则养筋,此时气血俱伤,导致筋纵缓而不能容人所用。汗本由血化,然而血气郁结于上,不能充盈于周身,因此汗出偏侧,或左或右,邪气因此闭于一侧,日久卫气不固于外,而使人半身不遂。若汗出阳气方泄之时,再与湿气相感,湿气化热郁于皮肤之间,大则生疖生痈,小则生疹生痱。【按】肝藏血,肺藏气,左肝右肺,因此血盛于左,气盛于右。若由血瘀而气梗,则左病偏枯,若由气阻而血凝,则右病偏枯,此皆是经络闭塞、营卫不行所致。如若汗出偏侧,则是经络偏闭,无汗之处必病偏枯。



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过多食用肥甘厚腻的食物易使体内蓄积郁热,热毒从内而向外出,逆于肉理而生痈疽之病。热毒极易侵害而使受病,就如同持有空虚之器去受物一般。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形劳汗出之时,阳气为之发泄,若于此时当风坐卧,风寒侵入皮肤腠理,阴阳两相激迫,导致阳气外卫失固,血气因此凝结于皮肤之间而生粉刺,若郁积过久过重则会发为痤疖。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神为阳气清净所化,若使阳气精清而无扰,就可以怡性养神,若使阳气柔和而安定,气血流行顺从自然,就可以濡养筋骨。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阳气开,一日而主外,阳气阖,暮而收拒,若开阖失宜,使寒气乘虚而入,则必伤阳气。背为阳,且背中督脉又为阳脉之海,阳气伤则背脊筋脉拘急,俯偻不能直立。



陷脉为瘘,留连肉腠。

如果因为阳气不固,使寒气留聚于肌肉腠理之内,营血凝滞,日久则会肉腠相连,发为瘘疮。



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阳气失守而使寒邪深入,传入经脉俞穴而内通脏腑,若伤于心肾则发恐惧,若伤于肝胆则发惊骇。五脏之神各有所藏,此皆是阳气被伤,不能养神的缘故。【按】畏主心肾,《阴阳应象大论》言:喜伤心,恐胜喜。恐伤肾,思胜恐。骇主肝胆,《金匮真言论》言: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阳卫不固而使寒邪入肉,营血之气逆而不顺,导致血郁而热聚,久则化脓而成痈肿。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肺藏魄,外主皮肤,因而皮肤所发之汗称为魄汗。汗出未止之时阳卫之气尚未密固,此时肌肉腠理空疏,而热气外烁,若突遇风寒,穴俞随即闭拒而使未发散之郁热留于体内,则郁热藏而不能出,寒热相迫,内外不和而发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六淫之气,风居其首,因而风为百病生成的起始。人若能取法苍天之气而使身心清净,则肉腠闭敛,阳卫密固而可格拒外邪,即使有大风苛毒的侵犯,也不能被其伤害,这都是依照四时五行之气而调养身心的缘故。若不能顺应天时调养,则会受邪而病,病邪将从皮肤而入于肌腠,再传于经脉,再传于脏腑,或化为寒,或化为热,或化为燥,或化为湿,日久而病深,上下阴阳水火不能交通而格拒,此时虽有良医,也已无能为力。



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若阴阳二气不能彼此交通,而阳气蓄积于上,阳亢而精气散,则必发暴病而死。在阳气阻隔不通之时,必须采用急泻的方法治疗。下工不知用此,因而必见败亡。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人身阳气的运转,合同于天之日光。平旦阳气初生,犹如日之始出;日中阳气隆盛,如日中天;日西阳气已虚,如同日之将堕,此时应收敛皮肤闭拒外邪,勿劳烦筋骨而耗散阳气,勿见雾露而为寒湿所侵。若违反一日三时之序,形体必然疲困而遭邪气侵害。【按】平旦阴气消尽之时,阳卫之气自目内眦而出,上行至头,下入足太阳膀胱经;其中散行部分别出于目锐眦而下手太阳小肠经,同时亦入足少阳胆经与手少阳三焦经;散行之另一部分,出行至耳前合于足阳明胃经,循行于頷部之经脉下入五趾间,并于耳下下入手阳明大肠经,如此循环不息,日行于阳经二十五周。到夜间自足阳明胃经入足心,注入足少阴心经,而至肾脏,由肾脏注入心脏和手少阴心经,再入肺脏和手太阴肺经,再入肝脏和足厥阴肝经,最后注入脾脏和足太阴脾经,复入于肾脏和足少阴肾经,如此循环不已,亦二十五周。到黎明平旦阴尽时,沿阴跷脉复会于目,再出行于阳,如此循环往复,一昼夜合为五十周。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

岐伯言:阴气藏五脏之精而主内,精足而气化生发阳气;阳气密固而行使卫外职能。阴阳二气贵得平和,若两者失去平衡,阴不能制阳,则阳邪胜,阳病见于外,血脉将流行急数,阳气盛而发热、发狂;若阳不能制阴,则阴邪胜,阴病见于内,因而五脏之气不和,九窍为五脏精气所注之门户,因而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圣人陈设营卫脏腑,细分阴阳出入表里,使彼此不相偏胜,因而筋脉骨髓各得其宜,皆能和同坚固,气血为之顺从。人们若能依此养生,就能内外表里始终调和,而邪气不能侵害,精神气俱全而耳聪目明,如同生生之气立于天地之间。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肝为厥阴风木,风邪来袭,同气相感,因而邪气伤肝;肝藏血,因此风邪过盛必使精血伤亡;又风为阳邪,阳邪化热,因此阴精遇热而必煎竭。阴虚阳盛必化内热而善食,饮食过饱导致肠胃充满,筋脉弛张而下陷;过饱则脾伤而不能化水为气,水谷顺下奔泄而为肠澼,湿热下注而成痔疮。若又饮酒过量,酒性濡湿而入脾胃,酒性辛烈而走肝胆,肝脾为脏,湿热则下陷,胆胃为腑,湿热则上逆;又酒挟风邪,因辛而走肺,脾伤不能散精而归于肺,脾肺不交,肺主周身之气,不能下行输布,气必大逆于上。大饮之后纵欲而强力行房,则肾气被伤,肾主骨主髓,且腰为肾之府,肾伤则必髓枯,腰之高骨亦由此而被损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阴阳交会之道,在于阳气密闭而不泄,方能固藏阴精,阴精固藏而又再化阳气,阴阳二气互为依存,自然生气不绝,实为生气通天之道。若是阴阳不和,那就如同有春之温、无秋之凉,有冬之寒,无夏之暑,万物无法依循生、长、收、藏之自然规律生存与繁衍。惟有依时序而和谐互生,才可谓得圣人陈设阴阳之养生大法。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如若阳气过于亢盛不能密固而失去其卫外功能,阴精就会散泄,阴精衰泄而不能生阳,阳气就将最终消亡。只有阴气和平于内,阳气固密于外,精神才可交泰安定。如果阴阳二气分离而不相交感,失去生化之机,最终必然导致精气灭绝而不生。【按】阴精之根为阳气,本自上而生;阳气之根为阴精,本自下而化;阴阳二气若是离决,上下水火不能相交,则癸水下散,不能升温而化阳气,丁火上炎,不能清降而化阴精,于是阴精绝根于上,阳气绝根于下。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露为阴邪,阴邪生寒,风为阳邪,阳邪生热;阳盛则上热,阴盛则下寒;若阴不能平阳不能密,则天之阴阳邪气必伤于人之阴阳,此皆阴阳表里生气通天之理。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春季伤于风邪,风气通于肝,肝邪有余而克脾土,邪气留连日久,则会病发洞泄。夏季伤于暑邪,立即发病则为暑病,如若暑邪潜藏于内不能发散,邪热内蕴,待到秋凉收敛之时,寒热交争而发为痎疟。秋季伤于湿邪,土湿而胃逆,脾肺不交,肺失下行输布之能,又湿郁化热为火侵克肺金,肺气壅阻冲逆而发咳嗽;如若湿气外伤于筋脉,使筋弛缓而无力,阳不能胜湿而厥逆,则并发痿厥之症。冬季伤于寒邪,立即发病则为伤寒,如若寒邪潜藏于内,待到春温时节发病,即是温病。四时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之则治,逆之则乱,乱则更相伤害五脏之和,发为以上诸病。【按】风为阳邪,发为洞泄之阴病;湿为阴邪,发为咳嗽之阳病;暑为阳邪,发为痎疟之阴病;寒为阴邪,发为温病之阳热,此皆是邪正阴阳变化应于人体之证。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味本于地,地为阴,五脏亦皆为阴,五脏主藏精,藏精而能养气,因此人之精神气血皆由五味所滋养。如若五味太过而偏盛,五脏亦能被五味所伤,此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按】五味生五脏: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酸生肝木,味过于酸则木气偏盛,木气盛则克脾土,因此脾气绝其传化之能。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咸生肾水,味过于咸则水气偏盛,水气偏盛则肾失平和而自伤,肾主骨,因此骨气劳倦;水气过盛而侮土,脾土主肉,因此肌肉短缩;水气过盛再克心火,则心气必被抑制。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甘生脾土,味过于甘则土气偏盛,土气盛则心火不能传之于子,故心气被阻而喘满不止;土气盛再克肾水,则肾之黑色外现且肾气不平。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苦生心火,味过于苦则火气偏盛,火气盛则克肺金,又肺为天,脾为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之天气被克则脾之地气不升,因此脾气不能濡化;又脾胃两相表里,脾为湿土,胃为燥土,脾气不濡则胃气必然过燥,因而胃气厚实。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辛生肺金,味过于辛则金气偏盛,金气盛则克肝木,肝木主筋,心火主脉,木本被克而不能生火,因此筋脉沮溺而弛长;又心火藏神,故精神不藏而耗散。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五味之气贵得其平,不可偏胜。因此必须谨慎和调五味,则肾主之骨可正,肝主之筋可柔,肺主之气与心主之血可流行而不滞,阳卫之气本于阴精,二者互相资益,如此则阳卫密固腠理而使阴精藏而不泄,于是外气内骨皆可精强。养生之士,能知阴阳内外生气通天之道,调养得法,则天年可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