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猴头菇人工代料栽培技术

 东营菌物科学 2018-06-02


一、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

猴头菇属中温型菌,菌丝生长温度10℃~33℃,最适宜温度23℃~26℃,子实体生长温度12℃-26℃,最适宜温度18℃~20℃,高于26℃生长分枝,低于1222子实体变红。

  二、合理选材,科学栽培

  栽培猴头菇的原料极为广泛,适量加入麸皮、玉米粉等辅助原料。若在这些培养料中加入少量的磷、钾、镁等矿物质,生长会更好。

  1、原料

  精选原料,最好选用硬杂木锯末,陈的锯末比新鲜的好,细料,麦麸和稻糠要求新鲜无霉烂变质,不含有毒害菌丝的物质.拌料要均匀。

  2、培养基配方

  (1)锯末77%~78%,麦麸20%,石膏1%~1.2%,白糖1%。

  (2)锯末71%~71.5%,稻糠25%,石膏1%,玉米面2.5%~3%。

  (3)锯末50%,木耳栽培废料20%,麦麸10%,稻糠15%,豆饼粉1%,玉米面2%~3%,石膏粉1.2%。

  以2000袋为例

  锯末 26袋(80×120袋)每袋装80小袋。

  麦麸 350斤(稻糠400斤)细糠。

  石膏 21斤

  豆饼 15斤

  玉米面45~50斤

  3、培养基注意事项

  猴头菇培养料不能用石灰代替石膏,不能加多菌灵、菇保,加津拖布津等,培养料的湿度一般调至65%~70%,酸碱度5.5左右为宜。

  4、装袋

  猴头菇栽培袋用17×36×0.05的聚丙烯专用料,装料要紧。每袋干料1~1.2斤左右,最好选用装袋机装袋。装完袋后重量要在2.4~2.8斤,装料高度20公分,料装完后,料中心扎直径1.5~2公分的接菌穴(扎到底部)然后套上套环,最后用棉花封口要塞紧,也可用玉米心和无棉盖体。注意:装料要迅速,尽量在最短时间内进入灭菌处理阶段。

  5、灭菌

  装好袋后必须装锅灭菌。装锅后,锅内要尽快达到灭菌温度,常压锅100~108℃,看清大锅和锅炉的水位,火力要攻头保尾,控中间,菌袋进锅后,要在2~3小时内上升到100℃,然后开始保住100℃的温度,也就是进入保压阶段一般保压4小时即可,最后停焖6小时。

  6、接种

  接种前,必须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用电炉子等把室内温度升至24%左右,再用清水喷洒,使之形成高温高湿的条件,并关门24小时,然后采用3%来苏尔溶液喷洒房内,同时以每立方米空间10毫升甲醛5克高锰酸钾的比例进行混合消毒,关门密封24小时杀菌,然后打开门窗通风12小时,排出药物残余气体,在接种前还要重新关闭门窗,用3%来苏尔溶液进行一次全面喷雾消毒,使室内形成高湿环境,减少污染比例。

  7、菌丝体的培养

  接种后,第1~10天内,培养室温度要达到20℃~28℃。随着菌丝发育,袋内温度上升至比室温高2℃,此时室温应调至25℃左右为好。16天后菌丝逐步进入新陈代谢旺盛期,应控制在20℃~23℃为适。冬季培养自然气温较低,可采取加温发菌。发菌期要求室内干燥培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70%以下为好,绝不能超过75%以上,注意将温度计贴在菌袋上经常查看温度。保持22℃~25℃左右即可,决不能超过28℃。超过25%要通风,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为好,一般经30~40天左右菌丝就能长满全袋,同时注意避光。

  三、出菇管理

  菌袋经过室内发菌培育30~40天左右,菌丝生理成熟,便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此期间要注意观察,及时把菌袋搬到野外荫棚内摆放。

  1、开口:子实体培养时必须要有出菇的口子。瓶栽猴头菇,拔去棉塞或去掉牛皮纸在封口塑料薄膜中央开一直径2厘米的圆孔即可。袋栽猴头菇,去掉颈圈内的棉塞或揭去接种穴上的胶布,袋上用塑料薄膜覆盖,每2~3天将薄膜掀动一次,促使菇蕾形成。当菇蕾直径2~3厘米时,揭去薄膜。

  2、调节温度:菌袋进棚后应从原来发菌期温度,降低到出菇期最佳温度16℃~20℃条件下进行催蕾。在适温环境下,从小蕾到发育成菇,一般10~18天即可采收。气温超过26℃时,子实体发育分枝,会导致菌柄不断增生,菇体散发成菜花状畸形菇,或不长刺毛的光头菇,超过28℃还会出现菇体萎缩。因此出菇阶段,要特别注意控制温度。

  3、控制湿度:菇小雾喷,若气候干燥时,可把地面浇湿,让水分蒸发在菇体上即可。检测湿度是否适当,可从刺毛观察,长速缓慢,则为湿度不足。喷水必须结合通风。栽培场地必须创造适合85%~90%的空气相对湿度。

  4、加强通风:可每天早晚通风。但切忌风向直吹菇体,以免萎缩。

  5、适度光照:长菇期要有散射光,一般300~600勒克斯光照度。野外荫棚掌握“三分阳七分阴,花花阳光照得进。”

  四、适期采收,巧管再生菇

  1、猴头菇一般10~18天即可采收。有的还可提前成熟8~12天开采。成熟标志:长度不超0.5cm,尚未大量释放孢子,若是作为药用的猴头菇,以脱水烘干为商品,其子实体成熟度可以延长些,以菌刺1cm左右采收。

  2、二茬菇培育方法:在第一批菇采收后,停止喷水3天,并通风48小时,让采收后菇根表面收缩,防止发霉,再把温度调整到23℃~25℃。使菌丝体积累养分。8~15天左右原基出现,10天左右幼蕾即可形成,此时把温度降到16℃~20℃。空气湿度提高到80%左右,子实体即健康成长。整个生产周期正常气温条件下80~100天结束,生物转化率一般80%~100%。

  3、采收方法:用弯形利刀从柄基部割下即可。采收时,菌脚不宜留得过长,太长易于感染杂菌,而且也影响第二茬猴头菌的生长,但也不能损伤菌料,一般留菌脚1厘米左右为宜。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