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这4个坏习惯,根源来自于家庭,95%的父母还不自知

 月满西楼057 2018-06-02


很多事实也证明,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表现,来想象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的人。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有怎样的父母?父母的家庭教育如何?孩子也会成为跟父母一样的人,孩子的习惯养成,受家庭的影响非常大,家长要早日明白这个道理:



1、孩子爱唱反调



有家长抱怨,说孩子叛逆不听话,总是喜欢跟家长对着干,让家长很是头疼。其实,家长要明白,孩子喜欢跟家长唱反调,对着干,跟家长平日的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孩子跟你对着干,那么,你平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态度很强势,对孩子很专制,喜欢用命令的语气跟孩子说话,限制孩子的行为.....


家长的这些做法,往往最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引起孩子对你的反抗。


家长平时太专制,限制了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孩子可能就会对一些事情不辩是非;而如果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抱怨工作,那么孩子也可能会抱怨学习苦,抱怨学校老师;如果家长平时经常批评孩子,那么,孩子也可能会有样学样,谴责别人......





2、孩子善妒、胆小、自卑



如果孩子经常嫉妒别人,那是因为家长在平时就没有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小肚鸡肠;孩子敏感怕受伤害,那是因为孩子没有感受到家人给她的温暖;


孩子内向、胆小,那是因为家长平日对孩子没有耐心,总是批评孩子,从不夸奖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孩子学习不努力,没有上进心,那是因为家长平时就是一个怕苦怕累的人,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坏榜样;或者是一些家长给孩子定的目标太高,孩子不能完成,便自暴自弃。



3、孩子懒惰、自私



我们之前就说到过,教育孩子,不能事事包办,如果家长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会让孩子对你们产生生生的依赖之情。


家长不给孩子自己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懒惰,懒得动手动脑,这样的人又怎么在社会上生存呢!


家长溺爱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当孩子形成习惯之后,他会变得自私,认为家长做这一切都是应该的,根本不会在意父母对自己的爱,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有一天,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没用,这跟养一个“白眼狼”没有任何区别。




4、孩子缺乏意志力



孩子缺乏意志力,大都跟家长有关系。家长总是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担心孩子做错事,家长就帮孩子完成;担心孩子受伤,家长就不让做事。


或者说,家长自己就是一个缺乏意志力的人,做事喜欢半途而废,从而影响了孩子,导致孩子也成为了和家长一样的人。


家长喜欢以过来人的经验,给孩子讲道理,不让孩子自己去亲子尝试,这会导致孩子认识不到事情的本质。其实,吃一堑长一智是至理名言,有时,让孩子自己去体会了,他才会有深刻的认识。

温馨提示:

吉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是由社科联主管,民政厅登记注册的省级家庭教育学术研究权威社会组织。面向全省开展家庭教育研究与推广工作,承担着全省教育系统、妇联系统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工作,以及基层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学校的家长学校建设指导工作;同时,支持民办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与培训。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研究会不断创新发展,开创新时代家庭教育新局面,为吉林省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