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名辞海】之《谜语的别名》

 WENxinHANmo 2018-06-02

编著:田家双




 谜 语 的 别 名





春谜

春节的灯谜。清 赵翼《上元后一夕同儿辈市口看灯》:“发蒙教猜春谜字,远咻引避市语讧。”


灯虎

即灯谜。《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你听罢,甚么古记儿,笑话儿,灯虎儿,他一肚子呢!”《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便是那极安静的,也脱不了旗人的习气,喊两句高腔,不就对面墙上贴几个灯虎儿等人来打。”《雍正剑侠图》第五十二回:“两边儿铺面房悬灯挂着许多谜语,叫‘打灯虎’。也有用灯笼打灯虎的,也有用字条打灯虎的,各种都有。”另,比喻暂时被隐瞒着的事物。《红楼梦》第九七回:“将来不是林姑娘,打破了这个灯虎儿,那饥荒才难打呢。”



灯谜

用精炼词语为谜面粘贴于花灯上(有时也贴于墙上)供人猜射的一种娱乐形式。是一种文义谜,与事物谜的民间谜语略有不同。相传谜格有24种,常用的有卷帘、徐妃、拆字、解铃、系铃、秋千等格。清 梁章巨《归田琐记·灯谜》引《韵鹤轩笔谈》:“灯谜有十八格,曹娥格为最古,次莫如增损格。增损即离合也……此外复有苏黄谐声、皓首粉底、正冠正履、分心素心、重门垂柳诸格。”《红楼梦》第二二回:“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来,命他们大家去猜。” 



独脚虎

一种谜语。明 郎瑛《七修续稿·千文虎序》:“(贺从善)有诗谜若干篇,后习者宗之。翌日踵门,袖出一集,面书‘自知风月’,乃问予曰:‘此四字云何?’予解之曰:‘自知风月者,即独脚虎儿也。’曰:‘何以颜兹名?’予曰:‘尝闻先辈云:更作三句以成诗,惜乎独有一句,更难于谜,故号曰独脚虎。’”清 翟灏《通俗编·兽畜》:“《七修续稿·千文虎序》自称独脚虎儿……按,俚俗谓作谜曰打虎儿,故云。



反语

魏晋南北朝时的一种谜语。以两个字先正切,再倒切,成为另外两个字。《南史·刘悛传》:“悛本名忱,宋明帝多忌,反语‘刘忱’为‘临雠’,改名悛。”按,刘忱反切为临;忱刘反切为雠。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六朝多以反语作谶》:“《梁书》武帝创同泰寺,后又创大通门以对寺之南,取反语以协同泰也。”另,即反切。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且郑玄以前,全不解反语;《通俗》反音,甚会近俗。”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又,修辞格之一。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宋 袁褧《枫窗小牍》卷上:“宣和中有反语云:‘寇莱公之知人则哲,王子明之将顺其美,包孝肃之饮人以和,王介甫之不言所利。’此皆贤者之过,人皆得而见之者也。”按,上述四句都是取成语而反用之。清 昭莲《啸亭杂录·稗事数则》:“成王性滑稽,遇事喜作反语。自言直枢庭时,尝召见,上适阅明参政亮捷报,命王阅之。王习为常,奏此战惜未获渠首,使张汉潮得擒明亮,始为佳事。上正色曰:‘若是则不佳矣。’王始省悟,免冠叩谢出。”



诗谜

诗句为谜面的谜语。宋 洪迈《夷坚甲志·诗谜》:“元祐间,士大夫好事者取达官姓名为诗谜,如‘雪天晴色见虹蜺,千里江山遇帝畿,天子手中朝白玉,秀才不肯着麻衣’,谓韩公绛、冯公京、王公珪、曾公布也。”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小生猜诗谜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红楼梦》第二二回:“刚才我忘了,为什么不当着老爷,撺掇着叫你作诗谜儿?”另,敲诗。又称“打诗宝。”其法以长四五寸长的纸条,摘录古人诗一句,而于句中隐去一字,注于纸尾,以封套笼之,不令外见。别配四字,与纸尾原字,书于句旁。猜者就五字中选择一字,选中为胜。




廋辞

谜语。隐语。《国语·晋语五》:“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韦昭注:“廋,隐也,谓以隐伏谲诡之言问于朝也。”《孟子·公孙丑上》“遁辞知其所穷。”宋 孙奭疏:“大抵廋辞云者,如今呼笔为管城子、纸为楮先生、钱为白水真人,又为阿堵物之类是也。”宋 司马光《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廋辞流散满天下,竞以两手扪空虚。”清 黄宗羲《金介山诗序》:“古之能自尽其情者,莫如渊明,然而《述酒》等作,未尝不为廋辞矣。”



廋词

谜语,廋辞。《嘉话录·权德舆》:“或曰:廋词何也?曰:隐语耳。”宋 苏轼《次韵和王巩六首》:“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词聊复托芎藭。”宋 周密《齐东野语·隐语》:“古之所谓廋词,即今之隐语,而俗所谓谜。”宋 陈师道《敬酬智叔三赐之辱兼戏杨理曹二首》:“险韵廋词费讨论,真持布鼓过雷门。”朱自清《陶诗的深度》:“《述酒》诗‘廋词’太多。



廋文

廋辞。《新唐书·王镕传》:“(道士)答曰‘公三十年后,当有二王。’已而廷凑立十三年死,盖廋文也。”宋 叶适《送蔡子重》:“薄冰未随野梅结,和风已催山杏发。廋文露巧众术同,一心之纯天与通。”



廋语

谜语,廋辞。《新五代史·汉臣传·李业》:“帝方与业及聂文进、后赞、郭允明等狎昵,多为廋语相诮戏。”《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三十三:“宜生顾其介不在旁,为廋语曰:‘今日北风甚劲。’”清 周亮工《书影》卷四:“有为爬痒廋语者:‘上些上些,下些下些,不是不是,正是正是。’”



文虎

灯谜的别称。以古籍中文句、诗句或人名、地名为谜底的谜语。形容猜谜如射虎难中,故称。又称灯虎。虎皮有文采,故称虎为文虎。《山海经·海外南经》:“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爰有熊、罴、文虎。”郭璞注:“雕虎也。”有文饰的虎形器具。《后汉书·舆服志上》:“乘舆、金根、安车、立车……文虎伏轼,龙首衔轭。”



谓隐去句末之词,暗示其义。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彦谦题汉高庙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虽是着题,然语皆歇后。”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一:“吴筠曰:‘才胜商山四,文高竹林七。’骆宾王曰:‘冰泮有衔芦。’卢照邻曰:‘幽谷有绵蛮。’陈子昂曰:‘衔杯且对刘。’高适曰:‘归来洛阳无负郭。’李颀曰:‘由来轻七尺。’唐彦谦曰:‘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此皆歇后。”清 方以智《通雅·释诂》:“渊明诗:‘再喜见友于。’杜亦用之。《到荩传》‘得毋假手于贻厥乎?’六朝用盍各、则百之语,皆歇后也。”



隐语

谜语。《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樗里疾,秦之将也,恐犀首之代之将也,凿穴于王之所常隐语者。”指不直说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类似今之谜语。古亦称“廋辞。”《汉书·东方朔传》:“舍人不服,因曰:‘臣愿复问朔隐语,不知,亦当榜。’”南朝 刘勰《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操读八字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操问琰曰:‘汝解此意否?’琰曰:‘虽先人遗笔,妾实不解其意。’……修曰:‘此隐语耳。’”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大明》:“先是元帝召一术士问以国事。对曰:‘国家千秋万岁,垂祚无疆,除是日月并行,数始尽耳。’比我明兵至而元亡。盖‘日月并行’乃‘明’字隐语也。”清 赵翼《陔馀丛考·谜》:“谜即古人之隐语……刘歆《七略》有《隐书》十八篇,则并有辑为书者,然皆不传,惟‘卯金刀’、‘千里草’之类,出于风谣者,略存一二。至东汉末乃盛行,谓之‘离合体’,如蔡中郎书曹娥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杨修解之,谓‘绝妙好辞’四字也。”另,犹黑话。宋 陶谷《清异录·惺惺二十一》:“博徒隐语,以骰子为惺惺二十一。”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士令其将贼中隐语备述而笔记之。”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教匪遗孽》:“宿州张义法者,从永城魏中沅学弹花织布两歌,皆邪教中之隐语。”



字谜

以字为谜底的谜语。南朝 鲍照《字谜诗》:“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钱振伦注:“井字。按:四八一八,合则五八,五八,四十也。”清 周亮工《字触》卷五:“‘贺、资’--荆公字谜:目字加两点,不作贝字猜;贝字欠两点,不作目字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