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山、黄山、峨眉山、庐山、华山, 如果只能去一座, 你选择哪座山

 highoo 2018-06-03

中国大好河山众多,其中,“三山五岳”、“四大佛教名山”这12座山,堪称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旅游名山。

“五岳”之首——东岳泰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影响力最大的政治名山、文化名山和宗教名山,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在泰山上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佳句。登泰山而小天下,是许多人一生的梦想。“三山”之一的黄山,则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中华最美名山,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登临黄山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慨,这足以印证黄山的绝世之美。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地势险峻、风景秀丽,素有“峨眉秀甲天下”的美誉。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庐山,拥有“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两项桂冠,也是中国最有名的避暑消夏胜地之一。而五岳之西岳华山,则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圣山,自古以来就有着“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赞誉。

这五座山,应该说是中国最值得前往的5个山岳旅游胜地。但如果只能去一座,您更倾向于哪座山呢?在您的印象里,哪座山最当得起“中华第一名山”的盛誉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五岳之首——山东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 玉皇顶 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 五岳 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 天下第一山”之称。是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 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中国最美名山——安徽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 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秀甲天下——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 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遗产——江西庐山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是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避暑胜地、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天下第一险——陕西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 太华山 ”,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 ,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