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憨痴呆读、学诗词:格律诗入门(八)——近体诗5绝句

 憨痴呆 2018-06-03
 
 

第三节 绝句

(一)绝句字数,等于律诗的一半:律诗八句,绝句只有四句。这样,五言绝句共是20个字;七言绝句共是28个字。例如:

格律诗入门(八)——近体诗5绝句

五言绝句(五绝)

格律诗入门(八)——近体诗5绝句

七言绝句(七绝)

(二)绝句的意义,关于绝句的起源,也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清末诗人施补华在《岘佣说诗》“绝句,尽截律诗之半:或截首尾两联,或截前半首,或截中二联而成。”这是说“绝”者“截”也,所以“绝句”又称为“截句”,它是产生在律诗之后的。

清诗人、诗律学家董文涣在《声调四谱》却说:“而断无可减之理。”意为减至无可再减就叫做“绝句”,它是产生在律诗之前的。

到底绝句先于律诗呢,还是后于律诗呢?

近代有些研究者把绝句分为古体绝句和近体绝句两种。

1。古体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有平韵,有仄韵(仄韵也许比较多些),句中的平仄不受律诗平仄规律的限制

2.近体绝句产生与律诗之后,在原则上只用平韵(仄韵罕见),句中的平仄受律诗平仄规律的限制。

由此可见,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是相当清楚的;绝句虽可分为古体和近体两种,但是唐人多把近体绝句直接称呼绝句,我们就不妨从权,把近体绝句简称为绝句;至于古体绝句,我们把它归入古风,不另外给它名称。

(三)绝句分类,现在我们先依照“分律诗之半即为绝句”这种说法来分析绝句(因为古风起源于律诗前,但是绝句起源于律诗后)。针对施补华说法,再加上“或截后半首”一句(因为实际的例子也有这种),这样,我们可以把绝句分为四类:

1.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的(常见)

2.截取律诗的后半首的(少些)

3.截取律诗的前半首的(最少)

4.截取律诗的中两联的(五绝常见,七绝少)

下一讲,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为大家讲解这四类绝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