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的匈奴单于庭——大夏统万城

 浩然文史 2019-12-28

本文约2300字,阅读将花费您大约6分钟。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朝诗人陈陶的《陇西行》千年以来,一直作为边塞诗中的精品为世人所传唱。唐代的陇西是指的甘肃省东南部渭水上游地区,无定河位于陕西省北部,这两部分地区均为秦汉以来传统的汉族控制区,而在唐代,这些地名却成为了游牧入侵时期的边塞代称,其原因就在于这条无定河,曾经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匈奴,所残留的唯一的一座可考的,同时也是最后一座单于庭——统万城,即历代史书中的匈奴单于龙庭。

匈奴是中国北方最著名的游牧部族之一,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考察蒙古和外贝加尔地区,调查发现和发掘的近 20 处匈奴时代城塞和村落遗址,在两汉时期匈奴有城,但没有都城,国家政治和统治中心是流动的单于庭,地方的统治中心是王庭(龙庭、龙城),城是为安置战俘而设立的大贵族的私城,而赫连勃勃胡夏统万城的出现,使得匈奴有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首都,真正的匈奴龙城。

无定河,古称生水、朔水、奢延水。唐五代以来,因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流量不定,深浅不定,清浊无常,故有恍惚(忽)都河、黄糊涂河和无定河之名。无定河流域正好处于中国传统的农牧交错地带上,赫连夏将都城选址在无定河流域,是充分考虑了匈奴传统、经济生产、物资掠夺需求的结果,统万城在空间构造上,在吸收中国传统城市技术特点的同时,有着浓厚的北方游牧民族特点。

在公元407 年勃勃建立夏国之前,铁弗匈奴的军事行动多以“部落”“众”执行,可知其早期的军事行动是人民畜产一起出动的,经济生产应以牧业为主。赫连勃勃在扩张过程中劫掠的鲜卑、杂胡、羌胡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补充,与其一同劫掠的畜产也共同构成了牧业生产这一经济产业的补充,赫连夏的经济生产方式以牧业为主,以掠夺、狩猎、贸易等为辅,在南部地区有农业生产。413 年,赫连勃勃听从王买德“蓄力待时,详而后举”的策略,选择在统万城所在地修建都城。其地的选取应是综合考虑了匈奴传统控制区域,以及赫连夏国以牧业为主的经济生业方式,兼顾农业地区手工业生产,以及面对南方中原地区扩张,因而选择了农牧业交错地带的无定河流域建立王庭。

统万城城垣为白色,又被称为白城子,赫连勃勃“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起都城。勃勃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勃勃以为忠,故委以营缮之任。”以原始的城墙尺寸计算,则城垣(忽略四个城门)的土方量达 1382485.21 立方米,又由于城墙使用城墙西北浅湖中挖掘的白色湖泥,混以石灰及石英砂,夯层又刻意细筑,导致这座并不算大的统万城,修筑了六年之久。  

统万城(西城)、东城及外郭城

统万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墙高五仞,其坚可以砺刀斧。台榭壮大,皆雕镂图书,被以绮绣穷极文采。”统万城(西城)周长 2470 米,其中东垣长 692米、西垣721米、北垣557米、南垣500 米,大小仅为唐长安城一坊,遗址的东城可能沿用自汉代城址范围,赫连夏国早期以此城为大城,具有安置徙民的功能;413 年,赫连勃勃改筑大城,在其西侧修建了作为统治中心的统万城,并在外围修建了管理畜产的今遗址所见之外郭城,汉代城址范围内仍沿用并继续安置徙民。

也就是说,统万城本身仅仅作为宫城存在,用于安置掳掠来的财富、物资以及贵族王室。统万城宫城外东城即为大城,由于赫连夏仍以掠夺作为其重要的辅助性生计、掠夺的人口作为重要的牧业生产劳动力和军事作战队伍,因而东城仍是为安置俘虏而设的匈奴传统私城。在建立统万之前,赫连勃勃从前秦黄石固、我罗城徙七千余家于大城,从清水城徙万六千家于大城。因此东城居民多为匈奴及与匈奴有关的各种杂胡、丁零(敕勒、高车)、柔然,西南来的有氐、羌民族,来自东北的民族有鲜卑与乌桓,还有来自西域及中亚地地区的胡人。由人口数量及构成看,居住在东城的众多人口为游牧民族,其居住形式主要为帐居,加之身为安置奴隶的私城,因此东城内并未发现多的建筑遗迹。外郭则安置畜产及匈奴本族牧民,方便在统万城周边驻牧的同时,封闭东城奴隶逃亡路线,并可以为赫连夏单于们随时提供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

东城、西城复原图

统万城布局分为西城的统治中心,建有宫殿苑囿的白城子、东城安置俘虏的私城、管理畜产的外郭城、西城西郊及南郊的祭祀遗址、城址西部的赫连勃勃“嘉平陵”及南部墓地。统万城整体朝向沿等高线由高至低坐西北朝东南。统万城的功能布局形成了“宫室—人—畜产—牧场”的结构,满足了赫连夏国及统万城以牧业为主、掠夺为辅的经济生产方式。

统万城的建造体现了多种文化的互相影响,受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也是铁弗匈奴自身的特点。首先,东城是安置大量俘虏的私城,西城作为统治中心也贮藏着不可胜计的“府库珍宝”,外郭城则管理着大量的畜产,这些都是铁弗匈奴以牧业为主、掠夺为辅的经济生业方式的体现。其次,城内外建筑基址较少,结合人口的民族构成可知建筑形式大部分采用帐幕,这也是铁弗匈奴的游牧特点。最后,统万城筑城的意义主要在于储藏各类财富(珍宝、人口、畜产),然后才是作为一个有着祭祀等礼制建筑的象征夏政权正统的都城。

如傅熹年先生所说,“在牧区中心建一个大的都城,实际上尚未脱匈奴游牧时在牧区中心建龙庭的概念,只是把龙庭按汉族的形式修成台榭城堡等永久性建筑,除用做宫室官署外,更重要的是用来储藏掠夺来的珍宝。这样小的城只容纳极少族贵族贵官住在其中,大量属民仍需住在城外的帐幕中,环绕着都城,这座都城实可视为在大量属民部落帐幕环拥中的一个固定的单于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