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公山上的淝水之战

 快乐英平 2018-06-04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不少以少胜多的战例,虽说法不一,然巨鹿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无疑是载入史册的五大战例。其中淝水之战则主要发生在今天淮南市境内。

     公元383年8月,前秦皇帝苻坚在统一黄河流域后,欲以疾风扫秋叶之势,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统一南北。但是却遭到朝廷上下一致反对,理由是东晋虽偏安东南,却是正统所在,并占据长江天险。苻坚很不以为然:“我有雄兵百万,马鞭子扔进长江,足以阻断流水。”这便是“投鞭断流”的由来了。

    苻坚的百万部队浩浩荡荡一路东进,前锋很快就攻克了寿阳(今寿县),直逼洛涧,截断淮河,用以阻断东晋守军的退路。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组建精锐的北府兵,8万兵力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在洛涧打了一场遭遇战,晋军强渡洛水,猛攻秦阵。秦军惊慌失措,勉强抵挡一阵,就土崩瓦解,争先恐后渡过淮河逃命,有1.5万余人丧生。洛涧大捷,极大地鼓舞了晋军的士气。



    洛涧原是淮河一条支流,现已变成一条很细的水沟,就在今天淮南洛河电厂西侧,顺着206国道往西走,如果不提醒,你可能不太会注意到横在前面的这条很不起眼的小水沟,更不会相信这里曾是当年淝水之战前哨战的所在地。

    秦军一路往西溃逃,到了东淝河才稳住阵脚,两军对峙在淝河东西两岸。苻坚站在寿阳城楼上,朝东望去,只见对岸晋军布阵整齐,将士精锐。再朝北面看去,连八公山上的草木,他也感到类似人形,误认为是晋兵。这便是“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典故的出处。现在站在寿县东门城楼上,环顾左右,前面是一片田野,左方远处八公山上草木郁郁葱葱,怎么看,也不像有伏兵。可以想象,一个人一旦内心恐慌起来,难免疑神疑鬼。




     晋将谢玄见秦军在淝水西岸逼水布阵,就派使者对秦军说“你们悬军深入,现在置阵逼水,这是持久之计,不是速战之策。贵军若稍稍后退些,让出一片空地,我军渡过淝水,双方即可一决负。”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少许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于是便指挥秦军后撤。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率领8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又有诈降原晋将朱序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转身竞相奔逃。秦将苻融见状急忙骑马前去阻止,以图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本人也被晋军追兵杀死。失去主将的秦兵越发混乱,彻底崩溃。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惊恐,也随之溃逃,形成连锁反应,结果全军溃逃,向西败退。一路上听到风的声音和鹤的叫声,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晋军乘胜追击,一直到达寿阳附近的青冈。秦兵人马相踏而死,满山遍野,充塞大河。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单枪匹马逃回洛阳。这就是著名典故“风声鹤唳”的来历。

       正如赤壁之战奠定了魏蜀吴三国并立的局面一样,淝水之战的结束也从此确定了长达169年南北朝长期分裂的格局。

来源:《淮南记忆》韩段秀、淮南旅游发布【整理编辑:时英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