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磁共振的那些事儿

 休休有容2012 2018-06-0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段时间,上海某医院发生了一件“奇事”:一辆轮椅与磁共振仪来了一个零距离的亲密接触。这起事件一经报道,便在网上热传。网友们在吐槽患者家属不听医生劝阻的同时,也纷纷表示疑问:为什么磁共振仪有那么大威力呢?在做磁共振检查前和检查中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借此话题,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张敏鸣主任医师。请她来为大家讲讲“磁共振的那些事儿”。

 

磁共振检查是医疗检查中常用的手段


前段时间,有网友在微博爆料,上海某医院发生一起事件,由于家属不听劝告,偷偷把轮椅推进磁共振室,并表示“初步维修费是300万……”事后,专业维修厂家卸除磁场,让磁共振仪失去磁性,才取下轮椅。


这条微博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热议,不少网友表示:患者家属太过任性。


“其实,经济损失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行为不但会延误患者的检查,还会给患者和患者家属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张敏鸣主任告诉记者,将具有铁磁性的物品带入磁共振检查室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铁磁性物品被强大的磁场吸引,飞入磁共振的仪器,伤及患者,发生危险。


张敏鸣主任介绍,磁共振检查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了磁场效应。而磁共振仪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


“人体含有氢质子,在自然状态下,氢质子处于自旋状态。当将人体置于磁场中时,氢质子受磁场的影响会按一定规则排列。在射频脉冲的影响下,氢质子会发生偏转,当射频脉冲消失后,偏转的氢质子会恢复原来的样子,在恢复的过程中会有能量释放出来。不同的组织释放的能量不同,被体外接收器收录,经计算机处理后就会获得图像,也就是磁共振成像。”张敏鸣主任说。


目前,磁共振成像检查在医疗检查的应用非常广泛。张敏鸣主任介绍,磁共振检查的范围非常广泛,像神经系统病变(脑梗塞、脑肿瘤、炎症、先天畸形等)、心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血管栓塞等)、胸腹部器官病变(如肝癌、肺部团块等)、骨与关节病变(如骨内感染、骨肿瘤、韧带受伤等)、软组织病变(如肌肉的肿瘤、感染等)。也就是说,全身上下除了毛发以外的器官、组织等,均能接受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的优势与局限


磁共振在精准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其检测的意义远远不止检查出病灶那么简单。“磁共振不仅可以使病灶部位清晰成像,还可以分析出疾病的成因,病情的发展程度,推测病情的发展状态。对病情的分析,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疗效的评估以及预后的康复均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张敏鸣主任说。而且,磁共振不带有射线,对人体没有辐射,即便是儿童、孕妇也可以放心接受磁共振检查。


不过,找病因、分析病情是一个严谨精细的过程,非常需要时间和专业知识。因而有时做磁共振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具体时间则依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这是目前医院中磁共振检查花费时间长、预约难的原因之一。

 

做磁共振检查前一定要遵循医嘱


那么,在做磁共振之前和检查中都有哪些事情是要格外注意的呢?有哪些物品是绝对不可带入检查室的呢?


张敏鸣主任指出,首先身体内带有金属器械的患者不适宜做磁共振。如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等患者;带有眼内金属异物、金属假肢、金属关节、金属假牙等体内有金属异物的患者;各种危重病患者,如外伤或意外发生后的昏迷、烦躁不安、呼吸功能不全等患者;妊娠三个月内的孕妇;多动症儿童;幽闭恐惧症患者;对检查对比剂过敏的患者;肾功能衰弱的患者等。


“由于磁共振的仪器具有强大磁场,因而很多急救设备均不能带入检查室内。因此急危重的患者,如脑疝患者是不适宜做磁共振检查的,以免突发意外后抢救不及时,而发生危险。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在强大的磁场的影响下,很有可能发生金属植入物在体内移位的现象和过量吸热灼伤人体,进而发生危险。”张敏鸣主任强调。


其次,在进入检查前应摘掉所有饰品。如耳环、项链、手表、金属眼镜等等,以免因磁场吸附金属物品而受伤。在做磁共振检查前最好不要化妆,也不要用防晒霜、指甲油等。以免化妆品中的金属成分与磁场反应,影响检查结果。


再次,如果是有文身、文眉的患者,在检查前应如实告知医生。因为在检查过程中,文身、文眉的颜料可能会影响磁场的均匀性,产生伪影,影响图像质量。


最后,在检查中患者可能会听到很大的噪音,可以提前戴上耳塞;儿童容易躁动,服用些镇静剂来接受检查。


另外,在检查中如果感到有点热也是正常现象,无需担心。在检查时尽量不要移动身体,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相关

X线、B超、CT、磁共振的区别


张敏鸣主任介绍,X线的应用较早,是医疗检查中最常用的检查方式,具有价格相对便宜的优点。主要用于一些疾病的初步检查,可以发现明显病变的组织和结构。对于骨折、肺炎等是较好的诊断方式。


不过,X光最大缺点是影像的相互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摄X光片。


B超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或器官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其优点是可以实时成像,比较适合腹腔等实质性器官。超声对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盆腔脏器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CT的原理是利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成像。CT的图像为检查位置的断层图像,分辨率高,结构细节显示清楚,这点要明显优于其他影像检查。


CT比较适合胸部、腹部检查,特别是对于早期肺癌确诊有决定性意义。但是CT检查的辐射剂量高于X光。因此,不建议频繁做CTCT的频率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强大的磁场内共振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MRI提供的信息量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磁共振检查对检测神经系统、肝胆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的诊断很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张敏鸣主任强调,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同患者的疾病特性,因而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情况选择检查方式,有时可能会在一种检查方式的基础上叠加另一种检查。



本报记者 谢文竹  通讯员 鲁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