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到你们的女友,突然就不想谈恋爱了

 静易净明 2018-06-04


有人说,爱越“作”越深,不会作的女生都没有男朋友。


于是这样的女友诞生了。


不管男友开会、工作,电话打过来五秒内必须接;


把男友所有社交头像换成情侣照,删除他所有女性好友;


不准男朋友单独行动,兄弟聚会也要缠着去;


半夜两点兴致勃勃地给男朋友安利男团组合,对不上脸和名字休想睡觉……


多少女生把活出“天生就该有人爱我,天生我想要就要”的骄傲感,视为感情生活的终极理想,骄纵到了天上。


 

抱歉,这种“小仙女”的样子,真的不好看。 

 

1


依赖症人格就像黑洞

时刻会把人吞噬


一分开就想念,天天见面还要给男朋友视频聊天;


“我俩天天黏在一起都不够!”


这种“热恋连体婴”的状态让很多男生抓耳挠腮,身心备受煎熬。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这样定义依恋:“个体与他人形成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慰。”


人生而孤独,每个人都像是孤独的质数,只能被自己和1整除;

 

而感情就是为了寻找一种亲密关系,在无数个孤独的人里,通过情感纽带,建立只属于两个人的、彼此信赖的感觉。


心理学家将依赖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依赖,另一种是情感依赖。

 

衣服脏了,对方去洗;手机没电了,对方把充电器拿过来。看上去过着被宠的日子,处处有人照顾,实际上,你很快就会渐渐丧失自理能力。

 

情感依赖就像牛轧糖,时刻想和对方在一起,一旦看不到对方,就开始恐慌、不安、胡思乱想。

 

出门取快递要陪着;去超市买零食要两个人一起……高度同步的生活步调,几乎没有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图/趣问街访:女生什么行为让你觉得很作?

 

这种“牛轧糖”状态发展到了极端,就会滋生出依赖型人格(Dependent Personality)——对亲近有过分的渴求,而这种渴求带有强迫性、盲目性、非理性,甚至有时与真实的感情无关。

 

更可悲的是,自身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也要去依附于能让自己撒娇依靠的对象。就像是溺水的人死命寻找救命的木头,一旦浮木出现,就再也不想撒手。


《天若有情》中,董洁饰演的孤儿展颜和收养人季东阳一起生活,对他产生了亲人之外的依恋感。


她会去偷东西,好吸引季东阳的关注;会用极端的方法赶走季东阳身边的异性。


图/《天若有情》


这种畸形的感情,就源于依赖症。


展颜的依恋心理是童年缺爱的折射。季东阳会无所顾忌地原谅她、包容她,于是她找到了溺水时的浮木,放任依赖症越演越激。


依赖型恋人,看上去是甜蜜的存在,实际上尤其让人头疼。


太过粘人的女友,就像一个“黑洞”,时时刻刻都想把人吞噬。

 

2


错把控制欲当关心

“多安全才算安全”


萧伯纳曾语,“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因为伴随着“得到”的,是每分每秒都担心“失去”的焦虑。

 

患得患失会激发人的控制欲,想要一切按自己的想法行事,稍有背离就无法忍受。


心理学家Shapiro和Astin指出,人类最大的恐惧之一就是害怕失去控制;人类最强的动机之一,就是获得并保持对生活的控制感。

 

恋爱,就像在玩一场控制游戏,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间通过情感、言语等等进行驯化和控制。


当初看教科书式好男友何以琛参加同事聚会,庆功宴上,同事们都在喝酒,而何以琛抱着一杯水和大家干杯;



当时看心潮澎湃:这就是爱啊!说不喝酒,就连果酒饮料都不碰!

 

但再度回想:若现实中的恋人处处限制要求,抹杀了应有的自由,这真的是爱吗?


“因为爱你,我才这么关心你。”

 

这句话中一个狡猾的偷换概念:关心和控制,从来都不是一回事儿。

 

受控制欲支配的人,对待爱人,习惯一味索取,而不是提供价值。


一旦对方的回应和自己的语气产生偏差,或者对方的言行没有满足自己的意愿,这种“失控”感就会让她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导致心态失衡。


有意思的是,即使知道自己不该这么做,她们也很难做出改变。


哪怕是事后懊恼、追悔,再出现相似的情况,还是会一次次重蹈覆辙。


控制欲过强的背后,往往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状况:自己无法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所以从伴侣的身上寻求慰藉。


很多人将马斯洛提出的人的五个需求层次记得滚瓜烂熟: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但少有人知道,马斯洛对安全需要抱有多高的关注:“几乎一切都不如安全需要重要,甚至包括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可以划分三个范畴:确定感、安全感和控制感。

 

“多安全才算安全(How safe is safe enough)”是一个核心发问。

 

恋人相处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各种各样考验感情的蠢问题:


“你爱我吗”“你有多爱我”“我和某某谁比较漂亮”,这种发问是获得安全感最直接的渠道。


然而,安全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即使得到了想要的回答,可能也无法消除内心的不安;所以只要有机会,人们就希望通过控制对方,获取更高层次的安全感。

 

一旦失去控制,就极可能走向“阴谋论”。


“平时都是九点到家,今天晚了半小时,一定做了不该做的事。”

 

“打了三个电话都没接,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


控制欲就像魔咒。这背后其实都是自我欲求的放大,假托“爱”的名义,日积月累,终究带来无法逃脱的背离。

 

3


“易燃易爆炸”型人格

你女朋友又炸了


网上曾盛传一个段子:“世界十大未解之谜之首应该是:我的女朋友为什么又生气了?”

 

我们都赞同无缘无故发脾气是小孩的特权,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部分“女友”也跻身这一行列。


美剧《This is Us》中,肥胖症女孩Kate是一个典型的情绪失控者。她因为肥胖问题,从小就经常受人欺负。

 

她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总是处在焦虑、易怒的情绪中,和男朋友也总在无休止地争吵。

 

当她遇到男友身材漂亮的前妻,自卑的她本想向男友寻求安慰,却控制不住情绪,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当Kate恼羞成怒地质问男友的取向时,他的回答格外简单:



争吵、心理混乱和情绪动荡的背后,是现代人无可释放的焦虑。


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当代社会的个体孤立是焦虑的来源,造就了无能、孤独、焦虑的人格。


于是,高焦虑的人会将大量的时间、感情精力投入到维持亲密关系上。


渴望靠近,又充满怀疑,这两种冰火不容的矛盾想法让她们在恋爱中既怀疑自己的价值,又时刻密切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生怕失去对方。

 

就这样,焦虑感从矛盾而不对等的关系中生发出来,通过争吵激化,又在争吵中积聚越来越多的不安与焦虑,酝酿着下一次无可抑制的火山喷发。


一段感情里,情绪不稳定或者争吵,本来是恋爱的必备品。“有效的争吵并不代表两人感情不好,而是证明我们始终在为对方认真思考。”


但对伴侣过于焦虑、挑剔,长期处在易怒情绪中,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琐事无理取闹,不仅会将感情推上悬崖,还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负担。


心理学家David Hawkins认为,人的意识存在不同的震动等级。


焦虑、愤怒、感觉欲望得不到满足等负面情绪震动频率低于200,人的健康会受到影响。


Dr. David Hawkins' Map of Consciousness / loaaffirmations


 

4


感情禁不住索取与试探

成熟的爱才能克服孤独


恋爱中让人觉得无理取闹的“作女”,都存在共同的问题:索求无度。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之所以愿意为爱人付出,是因为自己能够在为爱人做事中获得愉悦。


女生会希望男朋友送她东西,听从自己的安排,为自己做事,往往不纯粹出于物质上的利益所求,而是想培养他对她的感情。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到:“和那些接受了别人利益的人相比,贡献者似乎更爱那些受他们贡献的人。”


先说爱的人就输了;付出多的人就输了。

 

想要在感情中居于较高的“被爱”地位,是很多女孩“作”的本源。

 

《爱情与灵药》中,女主对男主说了这样一句话:“我需要你胜过你需要我……这样不公平。”


图 /《爱情与灵药》

 

24小时全天候,控制爱人的生活轨迹,鸡毛蒜皮的事就发脾气……这些统统都传递了一个信号:一味索取,不懂得如何去爱人。


依赖与陪伴,并非不可以,只是超出了正常接受的阈值,就成了束缚自由的枷锁;


感情中的控制欲不是非要一杆子打死,《老友记》中的莫妮卡也强势得很可爱;


图 /《老友记》

 

只是爱诞生于差异性。如果因为自己单方面的期望没有达成,或强行要求对方和自己保持步调一致,“差异性”渐渐消弭,爱情也就不保。


情绪失控、争吵很难避免,但一味地激怒、试探只会让感情更加疲惫不堪。


图 /《真爱至上》

 

“我们分开一段时间吧”,很多伴侣都曾用短暂撤退或分开的方法去检验对方对这段关系的依赖性。

 

这种试探,是最大的骗局。

 

西班牙电影《黑暗面》中,女主为了测试男友对自己的感情,躲进别墅里“双面镜”的隔层空间,想要偷偷观察找不到自己的男友会有多难过,结果险些永远失去自由。


图 /《黑暗面》

 

现代社会,人人皆孤岛,爱情关系是两个原子化的个人作出的意义选择。

 

弗洛伊德将爱情分为成熟的爱和不成熟的爱,只有成熟的爱才能帮助现代人真正克服孤独。

 

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恋爱宝典”,也很难去为“成熟的爱”下定义;

 

但显而易见,成熟的爱,不在于一方的压制、索取、放肆;也不在于为了满足索取“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给文章点个赞,“如果爱,请干净地爱,把爱还给爱情。”




用销售思维追到女朋友,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有人就这样做到了。


他是李立恒——阿里巴巴军校校长,阿里中供铁军总教头,全面负责阿里销售培训工作,折磨过上万名销售,为阿里前线输送了数千名优秀的铁军将士。


“只要掌握高明的销售技巧,你能把产品卖给任何人!”在李立恒看来,只要掌握高明的销售技巧和销售思维,什么都能卖得出去。包括“卖”自己。


他就是这样,把自己销售给了太太,更靠销售实现了人生的巨大转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