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苦丁茶170 2018-06-04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颜真卿】

(709年—784年),字清臣,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称“颜鲁公”。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楷书、行草。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

学书者,于颜真卿并不陌生,他传世的行草书,以号称“天下行书第二”的《祭侄稿》最为著名。《争座位帖》、《刘中使帖》、《祭伯父文稿》等亦名扬天下。而下面所列六种均不常见:《修书帖》、《与蔡明远帖》、《邹游帖》、《乍奉辞帖》、《鹿脯帖》、《乞米帖》,因为所见者不多,所以笔者附上作品释文和临习后的小记,请各位方家指正为盼。

1.颜真卿《修书帖》(约756)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临《修书帖》

【释文】贼军未平,使僕不愤见,故先修书,但召诸子弟与语。不具。颜真卿白。

【罗炳生临帖小记】强盛的唐朝,却于公元755年至763年间,发生“安史之乱”,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颜真卿于安史之乱时,率义军对抗叛军,平乱有功。《修书帖》虽无具体书写年月,留元刚《颜真卿年谱》以为此贴作于天宝十五年(约756)。似乎从文中“贼军未平”等语有此推论。又,帖首二字“贼军”,亦称《贼军帖》,是年颜真卿48岁。此帖书法遒劲沉着,词意铿锵有力,流露出刚正之气,已然与“二王”妍美飘逸书风另开一面。

2. 颜真卿《与蔡明远帖》( 759年)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临《与蔡明远帖》

【释文】蔡明远,鄱阳人。真卿昔刺饶州,即尝趋事。及来江右,无改阙勤。靖言此心,有足嘉者。一昨缘受替归北,中止金陵,阖门百口,几至餬口。明远与夏镇不远数千里,冒涉江湖,连舸而来,不愆晷刻,竟达命于秦淮之上,又随我于邗沟之东,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始终之际,良有可称。今既已事方旋,指期斯复,江路悠缅,风涛浩然,行李之间,深宜尚慎,不宣。真卿报。

【罗炳生临帖小记】这是颜真卿写给蔡明远的书信。帖中记述蔡明远对颜真卿一片冰心,“不远数千里,冒涉江湖,连舸而来,不愆晷刻,竟达命于秦淮之上,又随我于邗沟之东,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因此,颜真卿致信,词恳情切,感激之情溢于书外。和“颜氏三稿”创作心境不一样,此帖平和、恬静,因此下笔流荡律动,笔势转换舒缓,自然而然有一种疏淡的意境,脱俗的气韵。黄庭坚尤为敬服,曾云:“笔意纵横,无一点尘埃气,可使徐浩服膺,沈传师北面。”

3.颜真卿《邹游帖》(759年)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临《邹游帖》

【释文】闻邹游与明远同来,欲至采石,计其不久亦合及吾准泗之间。脱若未到,见之宜传此意。遣此不宣。真卿报蔡明远。

【罗炳生临帖小记】学书者,于颜真卿并不陌生,他传世的行草书,以号称“天下行书第二”的《祭侄稿》最为著名。《争座位帖》、《刘中使帖》、《祭伯父文稿》等亦名扬天下。而《邹游帖》所见者不多。帖中所记“邹游与明远同来,欲至采石”,看来是好朋友之间相约寻找好的石头,准备用于刻碑吧。据颜真卿《乞御书天下放生池碑额表》记载:“臣去年冬任升州刺史日,……不揆愚昧,辄述天下放生池碑铭一章,又以奉钱于当州采石”,此帖中所言“采石”或为“于当州采石”之事。

4. 颜真卿《乍奉辞帖》(约759)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临《乍奉辞帖》

【释文】乍奉辞,但增怅仰,承已过埭,不得重别。情深惘然,珍重,谨此不宣。颜真卿白。廿四日。

【罗炳生临帖小记】此帖张弛有度,笔力雄浑,篆籀全然化为“屋漏痕”。第一行开始三字疏朗有致,越往后越行文流畅,至第二行,已经出现“承已过埭不得”六字连续书写,或实连,或虚连,于文中所述“情深惘然”处,反映出鲁公外表刚硬如铁,内心亦是柔情似水。

5.颜真卿《鹿脯帖》(765年)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临《鹿脯帖》

【释文】 阴寒,不审太保所苦何如?承渴已损,深慰驰仰。所捡赞犹未获,望於文书细检也。病妻服药,要少鹿肉,干脯有新好者,望惠少许。幸甚幸甚!寻驰谒不次,谨状。二十九日。刑部尚书颜真卿状上李太保大夫公阁下。谨空。

【罗炳生临帖小记】《鹿脯帖》为颜真卿与李光进书。此帖著录首见宋米芾《书史》,刻本见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颜真卿之妻因病服药,需要“鹿肉乾脯”,致书友人李太保,请求惠及,是为前帖。前帖署款:“廿九日刑部尚书颜真卿状上。”待收友人所送鹿脯之后,又书致谢,同时送友人几味药,祈祝身体健康,说不久要前往拜谒,是为后帖。据前人考证,李太保者,乃李光弼。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拜太子太保;颜书前帖时在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后帖时在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后帖有“春寒”之语,当为初春时节。其时,李光弼年57-58岁,颜真卿56-57岁。李氏是唐朝元老,与真卿一样,平抗叛军,效忠王室。真卿对李氏“辄恃深情”,先后致书请其惠及小米、鹿脯。知二人情谊深厚。此帖开首数字接近楷体,余下行楷书就,第四行起逐渐字型渐小。字与字之间绝少连笔,字字独立却笔断意连,行气平正婉和,于严谨中见神气蕴含,久观不厌。

6. 颜真卿《乞米帖》(约765年)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颜真卿鲜见行书六种释文及临帖小记

罗炳生临《乞米帖》

【释文】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磬竭,只益忧煎,辄恃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辛。仍恕干烦也。真卿状。

【罗炳生临帖小记】请先看此帖的现代译文:不擅长谋求生计的我,全家人吃粥,已经几个月。现又用尽没有,仅有的是忧愁煎迫,能够的只能依靠我们的深厚情谊。因此无奈写信投奔告助,恩惠一些米粟,渡过艰难辛苦。还请宽容我的打扰。真卿书。

公元765年,正值关中大旱,江南水灾,农业欠收。以致颜真卿“举家食粥来以数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于是不得不向同事李太保求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

谈到困窘的原因,他也直言不讳,因为自己“拙于生事”,也就是除了俸禄,他不会创收、生利,没有别的生财之道。贫能守道,可证古今!《乞米帖》不仅是书法艺术中的无价之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研读《乞米帖》,可使我们得到双重享受,既领略了鲁公书法艺术的真谛,又受到其高风亮节的熏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