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旅专题】命运多桀的楼兰王国

 hghhphf 2018-06-05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又曰“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岑参:“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又曰:“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虞世南:“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李白甚至“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又曰:“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杜甫:“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卢绾须征日,楼兰要斩时。”张九龄:“自然来月窟,何用刺楼兰。”陈子昂:“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郑愔:“汉家征戍客,年岁在楼兰。”严维:“犹道楼兰十万师,书生匹马去何之。”张仲素:“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孟郊:“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翁绶:“横行俱是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曹唐:“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不拟回。”韦庄:“楼兰欲寄在何乡,凭人与系征鸿足。”虞羽客:“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又曰“长剑久倚燕然山,义欲为汉诛楼兰。”“知君斩却楼兰了,戏袖青蛇住十洲。”“楼兰犹颉颃,顾汝岂虚器。”“皇家威德憺遐荒,何物楼兰尚颉颃。”“平生倚天剑,终待斩楼兰。”“汉节梅花留不住,借君一剑斩楼兰。”“愿学北地傅介子,一节出斩楼兰王。”“致烦浞野楼兰七百骑,攻虏其王马始至。”“欲断楼兰首,能安砥礪欤。”“壮志摩云一剑闲,欲屠石堡斩楼兰。”“时平不复忧犬羊,但见楼兰驰骕骦。”“门开细柳军无匹,剑下楼兰敌未知。”“中原应有楼兰国,空锁吴钩到白头。”“愿得君王一寸铁,断取楼兰献北阙。”“不待斩楼兰,闻已事薰粥。”“安得楼兰肉,充庖余炙脍。”“未能技剑斩楼兰,几欲袖椎摧晋鄙。”“楼兰勋业竟悠悠,聊作人间汗漫游。”“何人早断楼兰首,试解君王宵旰尤。”“却将旧斩楼兰剑,换得黄牛教子孙。”“试凭萧关望朔方,月支稽首楼兰降。”“却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落日明舡剑如电,勇心触拨到楼兰。”“欲上青天愁险绝,谁能为我斩楼兰。”“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白发将军夜枕戈,楼兰未斩奈愁何。”“楼兰可斩平生志,欲和安期觅剑仙。”“宵傅前路捷,游马斩楼兰。”“安边在大体,何必斩楼兰。”“宝匣秘藏英气在,提携终拟斩楼兰。”“楼兰西去关门迥,姑衍南来地轴宽。”“楼兰如未斩,不敢顾身家。”“已有张骞通大夏,不劳介子斩楼兰。”“何日楼兰斩,将军命赐还。”“西戌今底定,何事翦楼兰。”“身经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不共郅支生,愿逐楼兰死。”“龟兹就戮匈奴臣,笑斩楼兰目壮士。”“摸金校尉知多少,不斩楼兰一级来。”“边马远驰天未晓,提刀直欲靖楼兰。”“英雄成名仗一剑,千里取胜马如电,楼兰头血战袍溅。”



在唐王朝诞生的二百多年前,楼兰古国已经在沙漠深处神秘地消失了。我们只有在古人的诗歌里,想象古楼兰国曾经是怎样的繁荣昌盛,曾经给汉民族造成多么大的威胁,以至于在它消失了二百年之后,唐人还以“楼兰”二字来指代征战对象。这些诗赋能否算是一种“盖棺定论”?与此同时,我们还不禁要问,楼兰究竟怎么了,招致如此深仇大恨?

咽喉之地兵家必争


历史上,楼兰是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张骞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东西方交通的重要孔道。它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今和田市),从于阗向西分两道:一条经皮山、莎车,到蒲犁国(今塔什库尔干),经现在的红旗拉甫口岸,穿越瓦罕走廊直达大月氏国的国都蓝氏城(在今阿富汗之巴里黑)。此道为玄奘由印度取经回国时的主要路线。11世纪后期,马可波罗自鸭儿看(今莎车,元代地名)以东一段行程亦取此道。另一条由于阗国经莎车北上可达疏勒国,穿越葱岭的乌兹别克里山口出境,可到达大宛国;再由大宛国西行经塔吉克斯坦国的法扎巴德到土库曼斯坦的马雷。再由马雷经安息国直达地中海沿岸,可渡海到罗马帝国。也可由疏勒国北上,直达楚河南岸的碎叶(今吉尔吉斯坦国都比什凯克东部邻近的托克马克)。由碎叶经伊塞克湖西岸向东南而下,可达乌孙国都赤谷城;由碎叶向西北,可通往康居、奄蔡(咸海一带的游牧国家),与最古老的亚欧大陆草原丝路相接。由此沿伏尔加河西行,经黑海,到达伊斯坦布尔。这条路线也称为丝绸之路西段的北支道;楼兰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由白龙堆,通敦煌,是扼守丝绸之路的要冲。最早记载“楼兰”这一名称的是《史记》:“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根据《史记》的描述,楼兰人在公元前3世纪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当时的楼兰受月氏的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人打败了月氏,楼兰又被匈奴所管辖。楼兰在西汉时有居民14000多人,士兵将近3000人。魏晋之时,西域长史驻楼兰城,使之成为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早些时候就从楼兰分道。楼兰城作为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城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楼兰成为扼守“丝路”咽喉,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谁控制了楼兰,就等于谁掌控了整个西域,因此,汉朝、匈奴和周围一些游牧民族国家经常为争夺楼兰进行大规模战争。



从东汉至魏晋时期,楼兰城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存在了400年左右。约在前凉时期,距今约1600年前楼兰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只留下处古城遗迹,埋没在渺无人烟的沙漠中1000多年无人知晓。直到一千多年之后的1900年春天,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罗布泊探险时,才在一个维吾尔族向导艾尔迪克的帮助下不经意间发现了它。现在一般认为,古楼兰王国自公元前176年建国,到公元330年消亡,共有800多年历史。也有认为湮没在5世纪。100多年以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不断地试图破解楼兰消失之谜,然而,至今仍无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楼兰衰亡?是内力损耗还是不可抵御的外力侵袭?楼兰的子民去向何方?



有人认为是战争摧毁了楼兰城,还有人认为是气候的变化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种种的猜测,无穷尽的假设,在显示了科学探求未知的孜孜不倦的态度之余,关于楼兰的许多悬而未决的谜团仍旧无法满足人们渴望探秘的猎奇心理。

尴尬“骑墙”缕遭“横祸”


楼兰的历史是很不幸的,由于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就不免老是扮演骑墙派的尴尬角色。《史记》、《汉书》记载,张骞使还长安,为朝野开启了封闭多年的“西窗”,汉武帝决心向西发展。当时匈奴是汉朝西北最大的敌人,为争夺西域疆土,汉朝同匈奴进行了长达七八十年的战争。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汉匈争夺战中间的楼兰,难免受到来自汉朝和匈奴的两面争夺。刚开始,汉朝和匈奴都对楼兰尽力实行怀柔政策,软硬兼施。夹在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楼兰国,为了自己的生存,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时归附于汉朝,依违其间,玩弄着两面派的伎俩,在夹缝间求生存。可是往往两头都不落好,两头受气,缕遭“横祸”。对此,史籍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汉朝实施西部拓疆策略时,西域在匈奴控制之下,楼兰、龟兹国听命于匈奴,经常在丝绸之路上劫杀汉朝使者和过往商人。特别是楼兰,由于地处丝绸之路南北咽喉之地,其图财害命行为为害更甚。为了保证通往西域道路的畅通无阻和远扬军威,汉武帝在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十二月派赵破奴和王恢率兵出征。



从骠侯赵破奴率领居国骑兵和各郡征调的军队一共几万人,开赴匈河水,目标是寻找在西域骚扰的匈奴人。匈奴人听说汉朝几万大军前来寻战,心中无不震恐,他们还没能从前几次大失败的灰色情绪中恢复过来。匈奴人害怕汉朝的军队,早早就把兵撤走了。


从骠侯赵破奴领着手下沿着商路长途跋涉,好不容易到了西域附近,匈奴人早早就撤走了,赵破奴扑了个空,心中很是不甘心,他想只要自己一撤兵,匈奴人又会卷土重来。赵破奴就在西域附近活动了一年多时间,想借机会解决姑师和楼兰这两个小国。


王恢原先是汉朝的使者,他被姑师和楼兰这两个小国劫掠过,心中怨恨这两个小国不识时务。这一次汉武帝令他随赵破奴出征,他自告奋勇地做了西征军的向导和先锋。


由于匈奴人避免和汉军交战,赵破奴也担心这一次会劳而无功。王恢就给他献了一计,赵破奴听了连连点头。



第二天,赵破奴假装下令要班师回朝,汉军做出了要东归的迹象。正在为此事紧张得发抖的姑师和楼兰这两个国的国王这才放下心,放松了对汉军的戒备。


汉军磨磨蹭蹭向东走了一段,天色暗下来,就地安营扎寨。赵破奴和整齐装束好的七百名精壮轻骑兵却悄悄地又向西急驰,消失在黑夜之中,随之,汉军营地也偃旗息鼓,向西方进发。



楼兰王听了探马报告说汉朝人马真的往东开拔回国去了,心中大喜,以为这下可没事了。为了防备汉军的进攻,他加固了楼兰国的城防;汉军如果真来强攻的话,也不会得到太大便宜,但楼兰王心里对于汉兵还是心怀恐惧,与匈奴人约定好,趁汉军攻击楼兰疲惫不堪之时,发大兵包围汉军,里应外合,一举歼灭汉朝的西征军。这时,他得知汉朝军队打道回国,还以为汉军粮草不继不敢久留,心中自然高兴,他吩咐手下设宴欢庆。


王恢是西域的常客,曾被汉武帝多次派往西域,对西域各国的情况比较了解。尤其他多次遭到楼兰和姑师两国的劫掠,就特意地侦察了这两个小国的城防和地形。在王恢的带领下,赵破奴和七百壮士驱马疾驰,走了一条捷径,清晨时分赶到了楼兰国的王城外面。



城中的士兵放松了警惕,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汉军能从天而降,赵破奴率领手下一顿砍杀,冲进城内,一路畅通无阻。王恢领着汉军一路向楼兰王的宫殿攻击。


楼兰王从睡梦中惊醒,他匆忙起身召集人马抵抗,但无奈仓促上阵,怎能抵挡得住如狼似虎的汉军。



楼兰王见手下被杀得七零八落,正想溜之大吉,谁知四周道路都有汉军把守,无路可走,被赵破奴生擒活捉。这一以武力向西域各国示威的军事行动圆满结束后,赵破奴晋封为浞野侯,王恢受封为浩侯。汉朝把边陲的烽燧亭障自酒泉延展到玉门关,作好了随时在西域进出的战术准备。


面对朝发夕至的汉朝骑兵,楼兰王只得表示降服,并成为汉的属国。但匈奴势力依然强大,便派兵出击楼兰。于是,身处铁锤与砧板之间的楼兰王,只得采取了“走钢丝”的策略,派一个儿子到匈奴作质子 ,派另一个儿子到汉朝作质子。


太初四年(前101),匈奴闻贰师将军征大宛,企图在半途拦截,见汉军兵盛,遂止。于是派骑兵至楼兰劫杀汉使,以图断绝汉通西域的通道。当时汉将任文屯兵玉门关,捕获匈奴俘虏,得知此事后便上报武帝。武帝命任文引兵捕楼兰王,将其诣阙簿责。楼兰王说: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愿徙国人居汉地。汉武帝对其两属的态度虽然不满,当面责备,却并没有过分苛责,遣他归国,并命令他窥伺匈奴,向汉朝提供情报。



公元前92年,楼兰王病死。亲匈奴的楼兰官员先通风报信,使匈奴先下手为强,把质子安归送回楼兰继承了王位。从此以后,远汉而亲匈。在汉朝使者、商旅经过楼兰时,不断向匈奴报告,于是匈奴派骑兵袭击汉朝商旅,杀害汉朝使者。汉昭帝元凤年间,傅介子以骏马监出使大宛,受命顺道责问楼兰、龟兹。 


傅介子访问西域诸国,与诸国结好。在楼兰和龟兹国,傅介子晓之以理,详陈利弊,其凛然正气慑服了两位国王,他们认罪归服。之后他又去大宛,再到龟兹,龟兹国向他报告:匈奴使者从乌孙归来,就在龟兹。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傅介子率兵诛杀了正在龟兹的匈奴使者,得胜而归,汉朝任命他为中郎,升为平乐监。 



但好景不长,傅介子一离去,楼兰又背汉亲匈。这博介子对楼兰、龟兹等国对待汉朝使团的摸棱两可甚至阳奉阴违的态度,有了较深切的体会。所以在汉昭帝时,当名将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当权之后,身居平乐监丞的傅介子提出了打击西域楼兰诸国,以削弱匈奴势力的建议。傅介子向皇上建议,由朝廷派自己出使龟兹,以便刺杀龟兹王,作为对亲匈奴者的惩戒。但霍光却说:“龟兹路比较远,先到楼兰试试效果如何再说罢。”



汉元凤四年(前77年)傅介子奉命出发,很快就到了楼兰王都,他此行的公开身份是汉朝赏赐西域各国的特使,除了卫士,还携带了大量金币。


一开始,楼兰国王安归亲自接见傅介子一行,但不久后就对他们比较冷淡。傅介子故作受了冷落而要离去的姿态,带领随从离开王都西行。到达楼兰西部边界时,他对前来送行的楼兰国翻译说:“皇帝派我以黄金锦缎遍赐西域各国,既然你们的国王不肯亲自来接受这些赏赐,我只好把它们送到其他国家去了。”说完,还故意让翻译看了所带的大量金币。


翻译立即向国王报告了此事,国王马上赶来见博介子。傅介子设宴款待楼兰国王,在宴席前还陈列着那些黄金丝绸。贪财的楼兰国王被美酒黄金弄得头晕眼花。傅介子说:“天子让我私下里跟你谈点事。”楼兰王此刻已完全丧失了警惕性,还以为有什么好事,就屏退左右,随傅介子进入帐篷中谈话。



刚进帐篷,两边埋伏好的壮士就从背后向楼兰王行刺,利刃穿胸,楼兰王登时毙命。楼兰王的亲信从得知其遇刺后大乱,傅介子则镇定地大声宣布:“楼兰王安归对汉朝负有罪行,常受匈奴指使,拦杀汉朝派赴西域的使节、大宛派赴汉朝的使节,盗取节印和献物。天子派我来处死有罪的楼兰王,并立在长安作待子(即人质)的前太子为新的国王。汉朝大兵压境,尔等若敢轻举妄动,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楼兰人真被傅介子给镇住了。于是傅介子持楼兰王安归的首级回到长安,受到汉昭帝嘉奖,将楼兰王首级悬于北阙,封傅介子为义阳侯。

屯田伊循置都尉


傅介子远赴楼兰刺杀国王的举动过于冒险,其实这是一个威慑行动,朝廷明知道楼兰王国的两难处境,善后比较稳妥。伴随大军压境,朝廷宣布立安归的弟弟尉屠耆为新的楼兰王。



此时,尉屠耆凭借汉朝的支持,得立为新王,便改国名为鄯善。为示郑重,由朝廷刻制了鄯善国印,并赐给尉屠耆一名宫女作为夫人。尉屠耆离京赴任那天,由丞相率文武百官至长安横门外,为其祖饯送行。尽管如此,尉屠耆仍然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处境。以前数代楼兰王都是因为身处汉、匈奴两强之间无以自处,而身遭横死,自己摆脱厄运的作法,是两强择其一完全倾向于汉。他在接受王位离京之前,亲自向汉昭帝陈言:“我只身离开楼兰已久,一直住在长安。如今回国等于孤身涉险,势力单弱无依,而安归的儿子在国内相当有势力,很可能会为其所杀。楼兰有一个地方,叫伊循城,土地肥美,良田无边。希望汉能派军士长驻在那儿屯田积谷,这样我才有依托。”汉昭帝同意了这个要求,立即派司马一人,率军士40人,前往伊循屯田,并借以镇抚楼兰。伊循城又更置都尉,成为汉代控制西域的重要支撑点,从而为讨伐匈奴和西域诸国获得了主动权。


来源: 丝路楼兰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