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音乐会你一定不知道……

 typlr2d 2018-06-05


Concert(音乐会)一词,其词根源于拉丁语concertare(意指竞争、辩论)与consortium(意指合作、参与)。因此Concert有合作、对比、竞争的含义。


01

没有音乐厅的时代,我们在哪听音乐会?


音乐会并非古已有之,17世纪前,没有专门的音乐厅建筑。音乐主要是作为教会仪式、庆典活动和宴饮娱乐的附属而存在。在没有音乐厅的时代,音乐会通常在教堂内演唱(演奏)宗教音乐,世俗音乐多在皇室的宫廷和富豪的私宅举行。


音乐会史前经历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两个时期,在这两个时期中音乐逐渐从宗教、庆典等社会活动中独立出来。最早的器乐演奏和宗教剧演出,都是在教堂举行。 在教堂中,音乐伴着宗教仪式活动进行,不具有欣赏功能。




02

第一个音乐厅诞生啦!


宫廷是音乐厅建筑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形式,贵族间常常举办以音乐为主题的沙龙,舞场被用作音乐会会场,于是初期的音乐厅就从这一形态上发展起来了。



第一个音乐厅建于1700年,在奥地利艾森斯塔特(Eisenstadt)的埃斯特哈奇宫廷建成。由于海顿在此担任了近30年的乐长,并写了大量的四重奏、交响乐,故现称“海顿音乐厅”


03

听一场音乐会好贵!——预售联票音乐会


在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等音乐家逐渐从宫廷和教堂中独立出来,在这一时期就有了预售联票音乐会,会在报纸上登出消息,然后有钱人会预先支付音乐会费用。若筹办者最终凑不出这笔钱最终会取消音乐会,退还个人预付的音乐会费用,在报纸上登载消息,宣告取消演出。



这一时期的观众群体有少数贵族,但大多数都是社会最富裕的中产阶级成员。这种音乐会票价极为昂贵,让普通人望而生畏,一场预售音乐会门票的价格几乎相当于一个家庭教师近半年的收入。


04

中产阶级的社交活动——公开音乐会


随着音乐观念的转变,音乐活动的场所也慢慢发生了变化。起初音乐是为宗教服务的,渐渐地音乐附属于其他社会活动中。在音乐会的时代,音乐为其本身而存在。公开音乐会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与壮大而出现在音乐史上的,是由音乐家专门为了音乐欣赏而进行的公开的表演。


05

“失宠”的宫廷音乐家创办了第一场公开音乐会


第一场公开音乐会创办人是一位失宠于查理二世的宫廷音乐家约翰·班尼斯特。他在1672年12月30日的《伦敦公报》上登出以下广告“在约翰班尼斯特的家(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学校),于这周一12月30日下午四点将有一场精采的音乐演出, 今后的每天下午都将在这个时间准时有高水准的演出。”


至今这种形式仍有保留,例如,上海音乐厅的“音乐午茶”从2012年1月7日开始,每天中午12:00—13:00(双休日及节假日除外),在上海音乐厅南厅上演室内乐、重奏等各类型风格迥异的音乐会。这种沙龙式的小型音乐会,希望市民能够在忙碌工作间隙,随时拥有机会聆听赏乐,释放工作压力,并有机会建立音乐生活品味的人文社交圈。



06

感谢亨德尔调低音乐会的票价

——第一次现场售票的音乐会


随着宫廷的音乐沙龙和私人音乐会的听众越来越少,贵族这个传统的“保护人”和“赞助人”无法在音乐中扮演他们传统的角色。音乐家们转向寻求广大中产阶级的支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音乐普遍成为可以流通的商品,使得原先存在于宫廷里的以欣赏为目的的音乐开始在更大的听众范围里通过付费的形式即可得到。亨德尔的清唱剧音乐会开始阶段也是采取预售联票制度的,在1747年后,他决定把票价下调,并采用当场售票的制度。



音乐会建制历时四百多年,当代的音乐会是观众现场参与的独奏、重奏或乐团的音乐演出活动,一般来说参加一场音乐会是要收费的,也有一些是免费的。随着城市新兴阶级的壮大和教育的普及,音乐会凭借其文化艺术属性和休闲社交功能,受众面越来越大,观众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也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撰文:万诗慧

·编辑:夜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