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对汪星人的十大误解

 昵称535749 2018-06-05
Rare @ 2018.06.04 , 13:00

人类对汪星人的十大误解

误解1:狗像人一样,懂得分享。
人类能够合理分析和重视分享的益处。相反,狗的世界里只有占领。所以,我们不应该从狗狗那里夺走玩具、骨头、咀嚼物等,除非它们曾接受训练,能够接受这种干预举动。

误解2:狗狗总是享受人类表达感情的举动。
人类通过拥抱和搂抱表达感情。然而,狗没有进化出相应的肢体结构。因此,被人类拥抱时,它们常常感到不适或恐惧。拍打狗狗脑袋也是同样的道理。

误解3:叫唤或怒吠的狗一定很危险。
它们之所以叫唤,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多空间,让自己拥有安全感。无论性情如何,无论是否受过训练,任何狗狗都有希望获得更多空间的时候。它们通常会先尝试微妙的信号。不过,很多狗狗知道微妙信号没用,所以就直接叫唤了。

误解4:狗会欢迎陌生狗来家里。
狗从狼演化而来,因此防御性非常强。它们对自家地盘和内部资源具有依恋性。它们不知道我们邀请来的客人和狗狗会离开,很可能以为他们会永远待在此地。因此,它们常常会施展地盘法则。

误解5:狗和人一样,喜欢放松。
人类需要上学、上班,因此非常珍视待在家里的休息时间。狗恰恰相反,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因此更喜欢到户外玩耍。

误解6:“热情洋溢”的狗是友好的狗。
有些狗狗会表现出过分的热情,以缓解和其它狗或人见面的焦虑。其实,很多狗狗喜欢沉着冷静的打招呼方式和大量的私人空间。

误解7:狗接近对方,是想一起玩耍。
有时候,狗狗会以友好姿态接近其它狗或人,然后却开始咆哮或猛咬。它们之所以接近对方,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而非交流互动。有些狗也许喜欢陌生人,但会突然感到焦虑或恐惧。如果你看到这种现象,就赶紧把狗叫回来。

误解8:院子够大,就可以不遛狗。
狗狗一直待在院子里,容易由于太过熟悉而感到无聊。院子大小不重要,有什么活动才重要。狗狗喜欢玩耍——和主人、和其它狗、和玩具。它们尤其喜欢在新鲜环境里玩耍。所以,院子再大,也应该出门遛狗。

误解9:狗不服从命令时,就是存心违抗我们。
有时候,它们不是“决定违抗命令”,只是做不到罢了——要么不知道我们在下达指令,要么正在做更迫切的事情。狗狗不擅长“归纳”,因此“坐”这个指令也许在家有效,出门就无效了。另外,在受到干扰时(如有客造访),它们也容易不知所措。

误解10:狗不开心时,第一信号就是叫唤、撕咬。
感到焦虑时,狗狗通常会先传递微妙的信号,例如回避眼神接触、舔嘴唇、皱脑门子、抬爪、面部肌肉紧张。如果上述方法都不奏效,那么信号才会升级成更明显的举动,例如咆哮、撕咬等。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译者 Rare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