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天才的故乡

 圆角望 2018-06-05

     谭冰梅(媒体人 深圳)·背包里的时光

美丽的萨尔斯河把奥地利萨尔斯堡分成新城、老城两部分。我入住的酒店位于老城,每天出门抬头就能看到对面山上的古城堡,抬脚出来不到5分钟就到了莫扎特生长的地方——粮食胡同,从粮食胡同穿行到黄金巷、石头巷、犹太巷、林茨街,一路上随处可见当地鼎鼎有名的铁艺招牌。

铁艺招牌真是无处不在,几乎成了小镇的象征。哪怕再时尚的商铺,再奢侈的国际大牌,无一例外都要挂这么一个黑色的铁艺招牌在店外。铁艺招牌低调、典雅,与灰色的石板路和古老的建筑搭在一起,相得益彰。

从老街的两边散布出去许许多多小巷,好似蜈蚣的腿又细又密。一走进去,很容易就迷失在如同毛细血管一样密布的小巷里。

那么多不同风格的建筑居然能和谐共处在狭窄的巷道里弄里,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在幽深的中世纪小巷里,总能看到罗马式回廊和意大利庭院,让你一不小心误以为走进了意大利。

城市的空气中散发着一股古老的、沉静封闭的气息。翻翻它的历史就知道,这个城市有1000年政教合一的历史,厚重的历史给这个小城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气息,大主教历史的森严和独来独往,让萨尔斯堡俨然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有两个音乐大家出生在萨尔斯堡,一个就是音乐天才莫扎特。在粮食胡同,沿着石板路小巷一直往前走,会经过临街的一栋民宅,那是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民宅,三四层楼高。莫扎特超过一半的岁月是在这栋民宅里度过的。穿过粮食胡同喧嚣的市声,沿着一个扶梯走上去,可以看到莫扎特的生平资料、历史照片安静地陈列在不同的楼层。故居还设有一个小小的视听室,可以听到莫扎特创作的很多名作。三三两两的人在故居里参观,窗外已是午后,深深浅浅的树影传来细碎的鸟声。

除了莫扎特,另一个音乐大师是著名指挥家卡拉扬。萨尔斯堡人想方设法以各种方式来纪念他们的天才,他们把萨尔斯堡的一个广场命名为“莫扎特广场”,另一个命名为“卡拉扬广场”。这里面既有萨尔斯堡人的自豪,也有萨尔斯堡人对音乐的尊重。萨尔斯堡人就这样与音乐结了缘。

已经有80多年历史的萨尔斯堡音乐戏剧节闻名于世。萨尔斯堡既有100米宽和30米高的现代剧院,也有300年历史的岩石骑术学校剧场。每年戏剧节来临,2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汇聚到萨尔斯堡,当地人会为他们提供殷勤的服务,年年如此。萨尔斯堡人诚实、细致,他们善待每一位旅客。

第一天下榻到当地的旅店,我就看到了放在前台免费领取的“见面礼”:莫扎特糖球、萨尔斯堡旅游指南与地图。这种做法非常体贴,至少,能让我这样第一次踏入萨尔斯堡的旅客得以充分享受到当地的精华。你忽然明白,萨尔斯堡人才是真正懂得自己家乡人文之美的人。离开的前夜,我在旅行笔记上写了一行字:萨尔斯堡,后会有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