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这些地方的茶你都喝过,那我得叫你一声大师!

 顾o_O 2018-06-05

在《旧唐书·李钰传》里,有这样一句话——“茶为食物,无异米盐。

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茶和柴米油盐酱醋一起,就成为了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

今天要给您推荐的这本书叫《问茶》,作者秦燕春博士为我们讲述了中国各地名茶的前世今生。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一个叫陆羽的年轻人,在躲避战乱的同时,上高山,下深林,风餐露宿,走遍中国产茶之地。

陆羽在经过五年充满艰辛的寻茶之路后,终于在浙江湖州落脚,花了二十年时间,完成《茶经》一书。

《茶经》问世后,饮茶之风,迅速遍及大江南北——茶叶,这种原本作为药物,只有少数富贵人家才能享用得起的奢侈品,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从此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呀,可以说是密不可分。

当年,迷醉“茶圣”陆羽,并让他选择在浙江湖州落叶归根的,正是江南茶。那么,我们的茶叶探访之旅,就先从江南开始吧。

说起江南茶,自然绕不开名闻天下的碧螺春龙井

我们先来说碧螺春。

碧螺春曾经是童年美好的回忆。

每当一罐清明节前后采摘的新茶在手,看着蜷曲的翠毫,在透明的玻璃杯中沉浮,黛螺渐次打开,成为纤细的条索,成为苗条的叶芽,茸毛在水中荡漾,看着,看着,人好像也跟着碧螺春,沉到了水里。

关于碧螺春,还有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

据说,从前在江南,有一个叫碧螺的江南姑娘,为了救治身患重病、昏迷不醒的心上人,四处寻药,终于找到了一种堪称灵丹妙药的茶叶。

为了让刚刚萌芽的茶叶快点生长,碧螺就将新芽一片片地亲吻,加速了茶的生长。

爱人喝下茶叶后,很快苏醒;但碧螺却因此丢了性命。

原来,碧螺在亲吻茶叶时,却不知道茶叶正将自己的魂魄一点点吸走。

这个结局凄美的传说,赋予了碧螺春另一个名字——吓煞人香

如果这些地方的茶你都喝过,那我得叫你一声大师!

说完碧螺春,我们再来说与它齐名的西湖龙井。

平心而论,上好的龙井,就像杭州城一样,要豪放有豪放,要收敛有收敛,既见多识广,又从容得体——还稍稍带有几分江南的书生意气。

清代诗人陆次云,生动地描述了自己在喝完一壶极品龙井后的感受:

龙井真者,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几百年后,再读这段文字,作者品过香茗之后,那种满足和欣喜之感,我们依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

江南除了碧螺春和龙井,最有名的当属径山茶

径山茶产自径山,它是天目山的东北峰。

自古名山盛产美物,而径山茶,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和浓香丰腴的铁观音相比,细嫩有毫、卷曲似青螺、翠绿如碧玉的径山茶,香味则淡薄一些,但有一种温润超然的滋味。

让径山茶真正扬名天下的,是茶圣陆羽。

陆羽在隐居湖州期间,喜欢游览深山古寺,寻茶问泉。

一路走着,陆羽终于来到径山。他惊叹径山的溪水清澈得可以照见人影,而周围则是葱葱郁郁的青山——真是不可多得的品茶、养茶之地。

欣然忘返的陆羽,就在径山脚下著书立说,完成《茶经》这部巨著。

从此,径山成为茶叶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径山茶也广为人知。

走过漫漫江南,一路向西,便是安徽。

说起安徽茶,不得不提闻名遐迩的黄山毛峰

如果这些地方的茶你都喝过,那我得叫你一声大师!

黄山毛峰由清朝光绪年间的谢裕大茶庄创制。黄山神秘莫测的自然景致,为黄山毛峰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有两句诗,这样形容黄山:

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

毛峰茶园,终日笼罩在黄山的云蒸霞蔚中,叶肥汁多。

黄山毛峰一芽一叶,“轻如蝉翼,嫩似莲须”,入口则清雅飘逸,淡香在口中绵绵不绝地散开,散开……而且茶凉之后,香味犹存,人称“幸有冷香”。

而江西庐山出产的庐山云雾,声名丝毫不亚于黄山毛峰。

最好的庐山云雾,出产在五老峰、汉阳峰之间。因为气候所致,要到了谷雨和立夏时节,才能采摘,所以别有一番浓郁。

1958年,质朴的朱德元帅,在喝下了一壶庐山云雾后,写下了“味浓性泼辣”这样的诗句。

戎马一生的朱老总,一语道破了庐山云雾的精髓。

因为性格气质和地缘血缘相近,所以执拗的江西人,和邻省的湖南人,常常互称“老表”。

三湘四水,虽然如诗如画,却是民风强悍

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湖南人最喜欢用这十二个字,来评价自己。

什么叫“霸蛮”?是不信邪,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是“敢为天下先”。

古有屈原忧国忧民,怀着“路漫漫其修远兮”的遗憾,抱石沉江;中有周敦颐开创理学,用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自喻,著书立说;近有谭嗣同狱中自书,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告别战友,捐躯赴义。

一串子湖南人,个个百折不挠;甚至为了家国,不顾自己性命,果然霸蛮得很!

而湖南茶,也深深浸润了一种霸蛮之气。

如果这些地方的茶你都喝过,那我得叫你一声大师!

我们第一个要提的是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产自洞庭湖的君山。这座小岛土壤肥沃,多为砂质,春、夏两季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很是养茶。

君山银针 “汤色杏黄,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就像破土而出的鲜笋,就像直逼目标的银刀——根根耸立,柱柱擎天,颇有湖南人大气刚猛、霸蛮到底的风格。

而潇湘大地真正的茶乡,其实在安化

安化县隶属益阳市,距离长沙两百余公里。资江横穿安化,两岸山体覆盖着厚厚一层由板页岩风化而成的土壤,非常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安化种茶制茶,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宋神宗熙宁五年,也就是公元1072年,安化建县的时候,史书里面就有这样的记载——“惟茶甲于诸州县,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等到了明清时期,安化茶叶被朝廷钦定为官茶。

安化出产的茶叶柔软肥厚,可塑性大,非常利于加工。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是完全发酵的后发酵茶,种类多样,其中以花卷千两茶名气最大。

为什么叫千两茶呢?

因为一捆千两茶约为37公斤,如果按照两来计算,的确接近一千两。

陈年的千两茶,茶胎的颜色就像铁一样,隐隐泛着红。经过冲泡后,味道醇和绵厚,汤色透亮如琥珀,滋味圆润柔和。

而新制作的千两茶,味道却浓烈霸气。刚入口时,只觉得一番苦涩;而后,是回味无穷的甘醇。

与文人雅士在茶桌上正襟危坐、慢慢细品的千两茶相比,连安化寻常百姓都会制作的擂茶,则更接地气一些。

如果这些地方的茶你都喝过,那我得叫你一声大师!

安化人制作擂茶时,用料非常讲究——先选取自家出产的上好的茶叶,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大米、花生、芝麻,以及甘草、菊花;然后一齐放进洗净的土钵里,添入少许水,擂成粉末状;最后用开水冲烫,使劲搅拌几下,便算大功告成了。

一碗杂糅百味、香气四溢的擂茶入口,喝得人气脉舒畅,浑身充满刚猛之气,直呼过瘾!

安化黑茶和擂茶,依旧散发着湖南人特有的霸蛮之气!

广东、福建、台湾这三个省份都有一个共同的“代言人”——乌龙茶

乌龙茶颜色青苍,却镶着红边,很是奇特。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乌龙茶发酵过程中,鲜嫩的茶叶,先摇青,使得叶边发酵变红,之后再炒青杀青,保持了叶片中间的绿色。

好奇的郁达夫,曾经这样描述生平第一次喝乌龙茶的情状:

乌龙茶为“茶中柳下惠,非红非绿,略带赭色(红褐色),酒醉之后,喝它三杯两盏,头脑真能清醒一下”。

这话出自“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恐情多累美人”的风流才子之口,倒是给乌龙茶平添了几分风情。

目前,中国乌龙茶的主要产地在福建省,占了全国乌龙茶产量的八成之多。

说起福建乌龙茶,就不得不提铁观音大红袍

铁观音产自闽南的安溪县西坪镇。这里群山环抱,“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土质大多为红色土壤,呈弱酸性。

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下生产的铁观音,“条索肥壮,卷曲紧结,质沉如铁,色深气沉”,泡出来的茶水色泽金黄明亮,散发着悠长的清香;入口则“滋味浓郁,醇厚甘鲜”。

大红袍,则是闽北乌龙茶的代表,主要产自武夷山。

如果这些地方的茶你都喝过,那我得叫你一声大师!

我们平常喝到的大红袍,其实都是“二代红袍”或者“小红袍”。

据说,真正的大红袍,每年的产量只有八两。

那岂不是比金子还名贵难得?

据说它的名贵难得处,主要在于一个“变”字——茶水会由紫红、橙红,变为鲜黄;香气则会从锐香、幽香,变为粽香。就算泡过八次水,也不会改变其色其味

光想想,就令人垂涎欲滴。可惜无缘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

福建的铁观音茶,是指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而与福建一海之隔的台湾,当地人所称的铁观音茶,则是指用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乌龙茶——就是将乌龙茶“中度发酵、炒青揉捻初干之后,再反复包揉”而成。

从茶道上来说,乌龙茶和其他茶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其喝法,尤其是遵循古法泡制的功夫茶

要论“功夫茶之最”,当属福建邻省广东。

在潮汕地区,家家户户都喜欢喝功夫茶。

功夫茶的具体制法,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是必须要选取上好的乌龙茶、清冽的甘泉和有火焰的炭火,另外必须准备上好的茶具——最关键的地方是,烹制方法必须得当,否则前功尽弃。

所以说,“是以功夫茶之收功,全在烹法”。

功夫茶不仅讲究泡法,一年四季用什么茶杯也很讲究。据说春天喝要用牛目杯,夏天喝要用栗子杯,秋天喝要用荷叶杯,冬天喝则要仰钟杯。

就算是喝,也不能马虎。必须端起茶杯,细细品味;如果喝得稍微急了点,主人恐怕还会生气,说喝茶的这个人不珍惜好茶,不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看来呀,无论泡功夫茶,还是喝功夫茶,都必须要有一种仪式感,要耐得住性子,这可是一件非常修身养性的事情。

如果这些地方的茶你都喝过,那我得叫你一声大师!

广西与广东,虽然号称“两广”,但无论是地气,还是民风,以及喝茶的习惯,都大不相同。

广西人喝茶,不像广东人,不仅不喝“功夫”,而且还喝得极粗极糙。

尤其是像合浦、北海一带的水上人家,饮茶风气,“粗粝而率意,大壶大碗”。

而西双版纳的傣家人,有时直接用竹竿,从大茶树上打下一些茶叶,也不加工,直接放锅里煮着喝,痛快淋漓!

可见喝茶这件事,无论大俗也好,大雅也罢,全凭个人喜好,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广西至今没有一种有全国知名度的茶叶。相比之下,云南茶叶的命运就比它好多了。

没错,下面我们要说的正是云南普洱

在中国茶叶史上,普洱茶在市面上的兴隆,以至于身价暴涨,其实都是很晚的事情。

一杯普洱茶喝下去,喉咙里是无穷无尽、不断散发的甘醇,这就是所谓的“回甘”。

甘味往往与苦味相伴——苦尽甘来的那种味道,分外让人回味。

喝普洱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本草纲目》认为,普洱具备清热、消暑、解毒、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

不仅仅是云南人爱喝普洱,香港人也热衷于此。

有人把香港人爱喝普洱茶的原因概括为—— “够浓,耐冲,性温,保健”。

真是普洱的知音啊!

同为西南重镇,四川茶的名声不亚于云南茶。

如果这些地方的茶你都喝过,那我得叫你一声大师!

最受欢迎的四川茶,要数竹叶青茶蒙顶茶青城茶

竹叶青茶产自大名鼎鼎的峨眉山,叶片扁秀尖细,就像竹叶一样。入水冲泡,但见“汤色清明,滋味高鲜,叶底嫩绿均匀。”

“竹叶青”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据说是充满诗人气质的陈毅元帅取的。

和出名甚晚的竹叶青茶相比,蒙顶茶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是家喻户晓的名茶了。白居易就曾写诗称赞道:“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蒙顶茶外形非常美观,以黄芽著称,“叶嫩芽壮,汤黄微碧,清澈明亮”,甘鲜可口,令人神清气爽。

蒙顶茶以黄著称,而产自青城山的青城茶,则绿得咄咄逼人。青城茶外形很壮丽,叶片肥硕结实,汤绿得很清澈,味道非常浓,和洞天乳酒、白果炖鸡、青城山老泡菜,并称青城山“四绝”。

我们的茶叶探访之旅,至此结束。

虽然各地茶叶品种不一,饮茶之风亦有区别,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要因地制宜,顺自自然,才能产出好茶,滋润口舌。

“茶行人世间,天地清沉沉”——愿我们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保持本心和天性,一切都顺其自然,拥有一颗像茶水般清明、澄澈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