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段考、期末考必备】文言文18个虚词的用法(粤教版语文课本的例子)

 阿来哥88888 2018-06-05


语文匠 来自语文匠 00:07


1、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代人(多是第三人称)、物、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物:珍宝尽有之。故听之。《鸿门宴》

事:为之奈何?《鸿门宴》

人:臣活之。吾得兄事之。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2)指示代词。这。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如:

今有小人之言。《鸿门宴》

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如: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即“姜氏有何厌”)

  (4)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3、动词,到……去。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如: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2)第三人称领属关系代词,译为“他的”、“他们的”、“它的”。如:

此其志不在小。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3)活用为第一人称,译为“我”、“自己”。如: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游褒禅山记》)

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语气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度、反问、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1)表示反问的语气。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2)表示揣测、委婉的语气。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说的大概就是这件事吧?)

3)表示希望、劝勉的语气。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我们还是回去吧。)

汝其勿悲《与妻书》,你可不要悲伤!)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与妻书》,你要好好抚养他。)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1、  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又”,“一边……一边……”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

 

2)表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况且”。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报任安书》

且臣少仕伪朝。(《陈情表》)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3)表示让步,“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副词。

1)“将”、“将要”。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逍遥游》,将要。)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将近。)

2)“暂且”、“姑且”。

故且从俗浮沉。《报任安书》

 

1、用作动词,意思是“做”,意义相当广泛,在不同的语境可表示多种具体意义。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例如:

约为婚姻。(《鸿门宴》,成为)

使子婴为相。(《鸿门宴》,作为,成为)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定下)

为人不忍。(《鸿门宴》,做)

沛公奉卮酒为寿。(《鸿门宴》,祝)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认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是)

王子晞为尚书。(《段太尉逸事状》,担任)

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安排)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琵琶行》,写)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3、用作介词。

1)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史记高祖本纪》

2)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为之奈何?(《鸿门宴》)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公为我献之。为击破沛公军。君为我呼入。(《鸿门宴》)

4)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5)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6)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因为。)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等,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用)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用)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凭)

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按)

猥以微贱。(《陈情表》,以……身份)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段太尉逸事状》,凭借……身份)

 

无以: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没有可以拿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段太尉逸事状》)

所以: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用来……的)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报任安书》,……的原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的原因)


2)译为“把”。例如: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郑伯克段于鄢》,到)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段太尉逸事状》)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因为这个缘故。)

汾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段太尉逸事状》)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以”后省略了“之”,“以之”,因此)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

4)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连词,表目的)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报任安书》

 

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连词,因为)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是以肠一日而九迴。《报任安书》

1、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2)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依据、方式,译为“趁着”、“趁机”、“凭借”、“经过”、“通过”、“顺着”。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介词,趁机)

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介词,趁机)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势利导。

 

2、副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1、“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相当于“在”、“从”、“到”等。

引时间: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一年之计在于春。

引处所:青,取之于蓝。(《劝学》,在)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季氏将伐颛臾》,从,在)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在)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郑武公娶于申。(《郑伯克段于鄢》,从)

        请辞于军。(《段太尉逸事状》,到)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郑伯克段于鄢》,到)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到)

 

2)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在……方面”等。

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向,对)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对)

耻学于师。(《师说》,向

学于余。(《师说》,向

贪于财物(《鸿门宴》,对于

教以慎于接物。(《报任安书》,在……方面)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对于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对于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对于)

 

3)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比”,但位置不同,字和它引进比较的对象要放在形容词的后面。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4)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进学解》韩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相当“被”。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不拘于时。《师说》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项伯复夜去。

2)可根据不同语境,分别相当于“在这”、“在这时”、“从这”、“对这种情况”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于是予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1、 
指示代词,这样。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何?(《段太尉逸事状》)

 

2、  表肯定,“对的”、“是的”,又引申为“认为对的”。

不以为然。

 

3、连词,表转折,“可是”、“但”、“却”。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4、形容词词尾。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游褒禅山记》)

1、连词,表假设关系,“即使”。用于“未然”、“将然”时态。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报任安书》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报任安书》

2、连词,表让步关系,“虽然”。用于“已然”时态。

吾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报任安书》

3、复音虚词“虽然”,虽然这样。

 

1、名词,缘故,原因。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因为这个缘故。)

汾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段太尉逸事状》)

 

2、形容词,旧的,与新相对。引申为故旧、老友、交情等

温故而知新。《论语》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3、副词,故意。

 

4、连词,所以,因此。

故听之。《鸿门宴》

故遣将守关者。《鸿门宴》

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故且从俗浮沉。《报任安书》

 

5、“是故”“以故”,译为“因此”。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1、 
名词,成年男子的统称。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 
指示代词。那,那个

3、 
发语词。用于句首,以提示下文或表示对某事进行判断。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樊哙)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鸿门宴》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鸿门宴》

项王按剑而跽。《鸿门宴》

(樊哙)立而饮之。《鸿门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名垂乎后世。《荀子·王霸》

 

3形容词词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1、 
代词

(1)      
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或事物。

来者何人?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2)      
用于数词后面,指代事物。

请君择于斯二者。

(3)      
用于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时候”高一“……的话”。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 
语气词

(1)      
用于判断句。

(2)      
引出原因。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愚溪诗序》)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用,每个''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但过午则日光射人。(《虎丘记》)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勾践灭吴》)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地方)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2、“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史记·高祖本纪》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