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探员小黄: 敢钻感言(一)用生意的想法再思重资产 经常去的那家面馆,停业装修了两个多月终于在今天重...

 墨子语 2018-06-06

经常去的那家面馆,停业装修了两个多月终于在今天重新开张。一如既往,口味依旧。老板见我们来了乐呵呵,递上饮料。店面比以前更大了,更精致了,由里到外的餐桌、餐具、厨具焕然一新了。我在想,如果这样一些固定资产占到面馆总体资产的六七成,那么在装修新店前的最后一天要把这些东西处理掉,老板非气死不可——辛辛苦苦经营好几年的成果,居然一瞬间说扔就扔了。所幸的是,小餐馆、小生意都是资产很轻的,那些盆盆罐罐、厨具,本身就不太值钱,或者说它成本占比很低,或许生意兴隆只要个把月的收入就能覆盖掉购置成本了,所以真要处置掉,老板一点也不心疼,还会觉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真要去理解一下生意的过程是什么,才会明白那些固定资产占比很大的公司、意味着什么。没有做过生意的人,在看到各种财务数据时、始终感觉不过是纸面的数字,没有明显的强烈感觉,很难理解到每个数字的背后,究竟意味着多少血与汗的付出。

任何一位生意人,你的“经营资产”就是你宝贵的有形资源,你每天考虑的问题都是如何高效利用这些资源,以创造满意的回报。不同的行业,有些人靠别出心裁的服务赚钱,有些人靠打磨与众不同的实体产品赚钱,有些人靠跑腿快、效率高去跟同行拉开差距。这些形形色色的生意,都需要投资人真金白银的投入,但从此之后,各自转化为了不同的资产形式,驱动了不同的业务模式。来来回回之后,创造的东西大相径庭。

资本市场是个神奇的地方,只要那家面馆上市了呢?会有一拨人过来“观看”它的发展。这些人们看似同行,实则陌路。每个人都拥有一套自己的世界观,对于面馆的判断产生了不同的见解。这大概就是为何每只股票,每天都在股市上来来回回、报价反复剧烈震荡的原因吧。但无论如何,面馆老板乐了,因为平日里如果人们的报价低了,老板笑而不语;而一旦报价明显会远远超过他毕生经营面馆的所得之时,他会黯然一笑,曰:“拿去”。

回到这家面馆上。老板经营了十多年,除了家人的日常生活、花销,这十年赚到的钱,都基本重新投入到生意之中了。一日,老板跟你说,他的全部身家几乎就是这家面馆了,总体的资产是300万,没什么负债;其中固定设备200万。你一定会惊叹,原来这家“面馆”的资产竟是如此之重,如果你没买呢,但老板急于甩手,又找不到接手的人呢,那怎办?只能抛了。

当然了,上市公司不存在这个问题。股票每天都在交易,也就是每天都有人参与“拼单”一起买下这家公司。人们普遍的思维都是,市值=利润 × 市盈率,所以大家刚投入的时候,寻思的都是公司未来能赚多少钱,然后届时有多少倍市盈率。很少有人关心这单生意赚到的那些利润,有多少最后又转化为了现金形式,还是其他的。而一般崇尚“基本面”的人是如此,更多的崇尚其他理念的人,或许会更加忽略这方面,甚至连公司是干什么的都不关心,至于他们关心的是什么,大家都懂。

但如果买的不是上市公司的股票,而是一开始那家面馆,大家的思维似乎又回到了高度的一致,就是不会太愿意真的为那设备支付200万。

当然,小黄绝对不是对重资产行业有别样的看法;实际上小黄上次就对重资产的典型——国投电力的初次评价就颇高。只居于一个生意的角度,一个普通人能拥有的小生意的角度。如果那一套套的设备,就此一家,别无分店,而且赚钱的效率还真高,那样多重都不嫌“重”了啊!所以也要分具体情况思考,某些设施的效用远高于会计手段所计量的,它具有无可替代性,还不轻易过时,那么这种“重资产”也是可期的。

凡是生意都得货比三家,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小黄喜欢对公司和行业“一探究竟”,闲余也会聊聊心得感悟,也就有了“敢钻感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