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了解上海市40岁以上中老年妇女尿失禁及下尿路症状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探讨生殖状况与尿失禁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抽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04年12月至2006年4月,进行社区街道三级抽样,抽取4000名40岁以上中老年妇女。 每个调查对象完成以下问卷: a. 女性尿失禁调查问卷(包括年龄、体重、职业、吸烟史、生殖和月经状况、盆腔手术史以及相关疾病史等) b. 尿失禁症状评分表和生活质量问卷 c.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表(QOL) 结果:通过上门问卷,共调查4000例40岁以上中老年妇女,回收有效问卷3652份,有效率95%。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所有调查对象中尿失禁患病率为33.8%,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为18.2%,急迫性尿失禁患病率为4.9%,混合性尿失禁患病率为10.7%。以40-49岁、50-59岁、60-69和70岁以上四个年龄段统计分析:LUTS患病率分别为7.5%、10.4%、16.2%和22.3%,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1),而生活质量评分(QOL)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下降(P<0.01)。下尿路症状(LUTS)中,以夜尿和尿急发生率最高。生殖状况(生育胎数、顺产或剖腹产、是否绝经等)及年龄呈正相关性。 讨论:各种原因引起的尿失禁(压力性、急迫性和混合性)、下尿路症状(尿频、尿急以及尿不尽感等)在中老年妇女中是最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我国社区人群中确切患病率知之甚少。本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上海地区患有尿失禁和有下尿路症状的中老年妇女为数不少,两种疾病均对调查对象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值得各级医务工作者重视。本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上海中老年妇女尿失禁患病率相对较低,这可能同我国较早实行计划生育、生育胎数较低以及本地区生殖保健较发达有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