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沙湾地区详细规划方案出炉!围绕轨道站点构建15分钟复合生活工作圈

 gdpuzl 2018-06-06


南沙新区南沙湾地区详细规划公示啦!

除了已通车的地铁四号线,

未来还将有3条轨道交通经过,

规划人口达24万人……



01
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珠江口西岸,广州南沙新区南沙街道东部区域,处于珠江主入海口位置。规划区西侧紧邻黄山鲁森林公园,东侧与南侧滨虎门和凫洲水道,北至有荣船厂。


02
规划定位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的海上门户、广州国际海洋文体休闲中心。



03
用地规模与布局


城乡用地面积2407.34公顷,城市建设用地1806.18公顷,规划人口24万人。

其中城市建设用地包括:居住用地面积411.5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2.79%;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63.6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9.06%;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399.7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2.13%;多功能混合用地111.5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18%;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362.3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0.06%;公用设施用地8.4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47%;绿地与广场用地348.9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9.32%。




04
规划结构


打造山海绿城涌共融的特色城区组团,围绕轨道站点构建TOD模式下的15分钟复合生活工作圈,基于两大空间发展思路,共同强化清晰的城市发展框架,在规划区内共同形成“一心两带三片四核多廊”的规划结构。



一心

黄山鲁森林公园为核心;


两带

串联南沙岛的风情大道;展示富有形象魅力的滨海活力带;


三片区

北部海洋文体休闲区;中部珠江口游憩商务区;南侧国际科技创新区;


四核

各片区及滨海公园形成的功能和地标核心;


多廊

依托主要河涌绿地、山体与防护绿地形成多条廊道。



滨海堤岸几乎全线覆盖绿地


南沙湾的堤岸统一规划设计了“展示富有形象魅力的滨海活力带”。滨海堤岸几乎全线覆盖绿地。同时,南沙湾地区以黄山鲁森林公园为核心,依托大角山、鹿山等山体和芦湾涌、槽船涌、东井涌、三姓围涌等河涌绿地、防护绿地,形成了多条廊道。



两条隧道打通山体阻隔


规划还显示,要围绕轨道站点构建TOD模式下的15分钟复合生活工作圈。“TOD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指的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南沙湾地区大小山体广布,规划中亦尤为注重打通山体间的交通阻碍,规划了两条隧道,分别是飞鹅山隧道和大角山隧道。其中,飞鹅山隧道联通凫洲大桥和英东大道;大角山隧道则由海滨路向北穿过大角山直达港前大道。


在规划图中可看到地铁15号部分线位。15号线将从凫洲水道由南向北到南沙岛,沿着南横南路向东,再向北穿过大角山直达南沙客运港与地铁4号线换乘。此外,规划图中,沿蒲州大道至海港大道还设计了“科学城-邮轮母港联动捷径”,以联通游憩商务服务区和国际科技创新区。



建科创区聚集科研机构


南沙湾规划区域以南北台涌为分界,以北是海洋文化休闲区,以南是游憩商务服务区。海洋文化休闲区将在进港大道与港前大道交界处打造地标核心。


游憩商务服务区以世贸中心大厦及其附近为地标核心,区域内主要有邮轮母港、南沙客运港、南沙游艇会、南沙大酒店等旅游接待设施。


资料图


在大角山,南沙湾将建国际科技创新区。该区域西至明珠湾大桥-虎门联络道,以海港大道与科院路交界处,以及滨海公园两处为地标核心。区域内以科研用地和其他商务用地为主,聚集了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南沙资讯科技园、南沙科技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



怎么样?

大家对这个规划还满意么~

目前规划方案正在征集意见哦!

快来畅所欲言吧~


公众反馈意见途径


1

扫描二维码,进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官方网站在对应公示页面下方直接发表意见。



2

来源:南沙新区报;通讯员 林春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