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秦朝人的吃

 铁血老枪 2018-06-06

 秦朝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粟不仅产量比较高,而且在豫、兖、雍、冀、幽、并等六州,全国三分之二的地方都可以种植,是当时最重要的食物。

除了粟之外,人们还种有稻、菽、麦、麻等作物。麦主要在黄河中下游的粮食主产区种植,在重要程度上仅次于粟,这就难怪孔子对它极为重视,在他删定的经书《春秋》中,其他作物歉收,他都没有记录,只有粟和麦的收成出现问题他才予以记录。

揭秘秦朝人的吃

把粮食作物种好,也不过是解决了温饱问题,要想吃得更好点,就要发展副业。因此百姓还尽可能地多种植一些瓜果蔬菜,饲养一些鸡、猪之类的牲畜,如果做得好,就能让家里的老人吃上肉了。当时人们所吃的蔬菜主要有葵、葑、菲、韭、芋等,水果则有桃、李、梨、枣、栗、棠、杏、柿、梅、橘、柑等。动物则有马、牛、羊、猪、犬、鸡、鹅等,鱼类则有鲤、鲋、鲰、鲍、鲐、鳟等。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普通人一般情况下吃的都是粗糙的素食,要想奢侈一下,吃点肉喝点酒什么的,往往要等到节庆及重要的祭祀活动时才行。

普通人一般实行两餐制,这种食制在商代即已形成。如甲骨文中就有“大食”、“小食”之文。据考证,由于两餐制已成为当时的惯例,因此当时计时,称7时到9时为“大食”,15时到17时为“小食”。而之所以称大食、小食,是由于白天要干活,早餐吃得多,晚上不怎么干活,故晚餐吃得少的缘故。这种餐制此后被长期沿袭。

不过三餐制在战国时已在贵族阶层流行。如当时管燕的食客田需曾批评他说:“士三食不得餍,而君鹅鹜有余食。”(《战国策·齐策四》)但普通百姓至迟到汉初仍实行两餐制。如秦简《仓律》称筑墙和做其他强度与筑墙相当工作量的人,早饭0.5斗,晚饭l/3斗;站岗和做其他事的,早晚饭各l/3斗。

揭秘秦朝人的吃

韩信未发迹时,寄食于一亭长家,时间一长亭长老婆烦了,早上起来就把饭做好吃了,而韩信到吃饭时去亭长家, 自然就吃不到饭了。显见当时人们早晨是不吃饭的。项羽入关后听说刘邦要霸占关中,大怒说:“旦日享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旦日是一大早,本非吃饭之时。故此句意为项羽为了尽快与刘邦开战,要求部队提前开饭,显见军队所实行的也是两餐制。而汉初晁错也说“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亦可证两餐制仍是当时社会的主流餐制(《汉书·食货志》)。

主食包括“食”和“羹”。“食”也就是饭,饭的主要原料是米,根据所用米名称之不同,煮成的米饭又有粝饭、稗饭、御饭等等之别,此外还有豆饭等。当时普通人一般吃的都是粝饭,也就是粗糙的米饭,稗饭等精米饭只有有地位的人才能经常食用。羹,指用肉类或菜蔬等制成的带浓汁的食物,据《三礼》所载时人所用的羹达数十种之多。如有太羹、雉羹、鸡羹兔羹等肉类之羹,也有用菜做成的菜羹等,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佐饭之菜,不过肉羹只能是富贵之家享用,普通人还是吃菜羹的多。《传食律》上对那些出差的下级小吏所提供的羹都是菜羹。而贫穷的人家则只能吃藿羹、藜羹等野菜羹。

揭秘秦朝人的吃

当时除把食物煮饭吃外,还常炒成被称做“糗”的干粮,在行军和远行时调和了水浆来食用。这时候人们也已开始把米麦磨成粉做成饼来食用。当时人们吃饭除必须有“食”和“羹”外,还有一样调味品“酱”也是必不可少的。《周礼》中已有“百酱”之说,酱起初是用肉加工制成的一种调味品,后来又用大豆来做。酱不仅可用来调味,在当时人看来,还有解毒的功能,因此酱在当时很受人们喜爱。

至于吃到什么程度才算舒服,秦简《传食律》也给了我们一个数据。当时出差的人爵位为不更(第四级)到谋人(第三级)的,每餐稗米l斗,爵位为上造以下到官府中没爵位的佐、史、司御等,每餐粝米l斗,出差者的随从,每餐粝米0, 5斗,驾车的仆人,每餐粝米l/ 3斗。很显然一餐能吃上l斗稗米,应是比较舒服的。不过l斗米应该有三四斤重,做熟了应更多,一个人实际上是吃不完的,因此这里也不妨这样理解,享受 1斗标准的差人要么可以把剩下的粮食带走,要么可以在传舍随意品尝食物。

至于吃到什么程度最难受,《仓律》也给了我们一个数据,《仓律》规定给受饥饿惩罚的囚犯口粮,每天1/3斗。l/3斗是一个能让受惩罚的人饥饿难忍但又不至于饿死的标准。因此这个 l/3斗粮食肯定不是指的粝米,而是指的原粮即粟,因为若是粝米,则此标准比李悝讲的战国初期普通人家的平均标准还要高些,这显然有点荒唐。

一般来说,秦时的普通人日常食品也就是糙米、菜羹和豆酱。平常日子不知节俭,是要被人看不起的,如刘邦未发迹前爱喝酒吃肉,不务正业,不仅备受其父的谴责,‘还被时人视为无赖;大体而言,这就是当时普通人的生活乙不是很好,但也说得过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