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米巴为何在中国火而不热?

 shelbypf 2018-06-06

阿米巴为何在中国火而不热?

京瓷、KDDI的成功,让日本人知道了稻盛和夫,认识了阿米巴经营,日航的扭亏为盈更是把稻盛和夫奉为了神,把阿米巴捧上了天。看到日本的一些企业开始学习阿米巴,中国的企业也开始尝试导入阿米巴模式,希望这个来自日本的经营模式能够一下解决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问题,因此,关于阿米巴的书开始畅销,培训咨询机构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导入,但却发现,阿米巴在中国却是雷声大雨点小,火了不热?为什么?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 认为阿米巴就是算账

稻盛和夫把公司划分若干划算单元,把每个单元都作为一个个独立核算的小公司来经营,每个单元负责人就是这个小公司的总经理,自己赚、自己花,为公司经营负责。这种模式确实能够让每个人树立经营意识,直接面对市场,承担经营压力,让企业内部经营变得简单。但在中国企业落地时,一方面是因为财务能力不足,导致内部核算不清,出现员工扯皮内耗的问题;另一方面财务能力足以支撑,但没有只是算账,各自只关注自己阿米巴的生存,想方设法通过内部利益的博弈取得更高收入,会导致各巴之间扯皮内耗更加严重。

  • 内部交易定价难

采购部采购原材料,加上本巴的费用成本,卖给生产部,生产部再加上本巴费用成本,卖给销售部,这种内部价格转移看似非常简单合理,但在现实落地过程中却是难以落地。为什么呢?采购部说自己需要加价5%的费用成本卖给生产部,以取得本巴收入,所以加价越多,数量越多,采购阿米巴会获得更高收入,但站在生产阿米巴的角度来看,他们希望加价越低,本巴的费用越低,但这个5%如何界定就成了最大的问题,或许到最后嗓门大的占便宜,强势的人占便宜,但这是不公平的,由此产生的内耗也会更加严重。

  • 没有文化营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其实稻盛和夫老先生是做了很多工作的,核心就是利他文化的营造和宣贯,一旦出现内耗扯皮的问题,稻盛老先生会第一时间站出来用文化来调和。但文化的营造是个慢功夫,中国民企老板普遍文化层次不高,我们时常调侃“没文化的老板谈什么文化”,而且又缺少主流文化的支撑,中国人信仰的缺失,导致很难营造企业文化。由此阿米巴在落地过程中缺少了文化的软支撑,就导致了阿米巴的硬落地,失败率大大增加。据权威统计,中国企业阿米巴落地成功率不足10%,可见一斑!

当然,除了以上三个方面,还有中日两国的国情不同,企业运行机制不同,雇佣关系的不同等,也让在日本国情下焕发活力的阿米巴模式在中国面临水土不服,看似很火,却始终没有热起来,核心还是没有解决落地问题。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企业的特殊背景,中国人性的特殊状况,就需要一套内生于中国实际的“阿米巴经营”模式,这个模式是什么?答案就是自主经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