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骶髂筋膜脂肪疝

 柳叶刀2016 2018-06-06


      骶髂脂肪疝是指骶髂关节周围深筋膜下的脂肪疝块经深筋膜裂孔向后突出到皮下,引发腰腿部疼痛的一种病症。是临床上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  其主要特征是腰腿痛,弯腰时或骶髂部受压时疼痛加重,直腰或腰部松弛后疼痛减轻。因此遇到腰腿痛的患者应该想到骶髂脂肪疝的可能。
        发生脂肪疝的机理是因骶髂区域深筋膜下的脂肪组织经骶髂筋膜裂孔疝出后,压迫邻近组织的神经血管所致。腰背筋膜是人体中最致密而强韧的筋膜之一,它分深浅两层,包裹着骶棘肌有保护支持和约束作用。但各部位的厚薄强弱并不一致,下胸部强厚下腰部及骶部相对薄弱,而且腰背筋膜发育情况与个体有明显差异。肌肉发达者较强厚,反之则较薄弱。因此,肥胖者和妇女以及不参加体力劳动者,腰背筋膜下部尤其是附着处,多存在薄弱部分或缺陷成为骶髂脂肪疝好发的因素。
        骶髂神经在出椎间孔后分为前后两支,前支组成腰丛和骶丛,支配到盆腔器官和外阴及阴部。后支则穿越腰骶部的肌肉和筋膜支配深部肌肉及分布到相应阶段的皮肤。如腰1-3的神经后支和皮支在骶髂关节的外上方和骶髂内侧半的稍上方穿过腰背肌筋膜和背阔肌腱膜达浅层分布于臀上皮肤称臀上皮神经。1-3骶神经的后支的外侧支经骶骨背面的肌肉潜出,分布到骶后及臀中部的皮肤称臀中皮神经。此外,腰动脉后支的内外侧皮支也经腰背筋膜而潜出至皮下。由于这些神经血管的洞穿,使腰骶筋膜及背阔肌腱膜上都存在着固有孔隙成为发生脂肪疝的又一因素。临床上的脂肪疝块亦多见于这些部位。
       当腰部做伸展活动时,腰部筋膜也随之而松动或紧张并有少许滑行移动。在暴力作用或过度活动的情况下,可使腰骶筋膜薄弱的部分造成撕裂和固有孔隙扩大,此时浅层脂肪组织便顶着筋膜下面的疏松结缔组织逐渐自筋膜深面经裂孔疝出于筋膜浅面而形成脂肪疝块。疝出的脂肪组织多呈球形或椭圆形,位于皮下脂肪层且与皮下脂肪不相混合。
        骶髂关节周围脂肪疝引起的腿痛多为牵扯性疼痛,是由于脊神经后支或脊膜返支分布区遭受到病理刺激的冲动传入后引起相同节段前支分布区域的疼痛或感觉异常。这类疼痛即称为牵扯性疼痛。骶髂脂肪疝多见于妇女和肥胖的中老年患者,主要症状是腰腿痛,疼痛位于下腰部,常牵扯到同侧的臀部、大腿后侧或腹股沟区但疼痛只传导到腘窝为止不超越膝关节再向下传导。这与坐骨神经痛的放射性疼痛明显不同。骶髂筋膜脂肪疝的疼痛可时轻时重或逐渐加重,一般在劳累受寒候后加重,有时因弯腰、咳嗽喷嚏时加重容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
        体格检查时可在骶髂关节附近的皮下触及一圆形或椭圆形肿物,可单个或多个,大小直径在1-2厘米左右,大的直径可达4-5厘米。肿块质地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活动度依其带蒂的长短而异,按压肿块可有疼痛,有时向臀部放射。如单纯疝出未压迫神经血管者多无自觉症状,只是在体格检查时触摸到脂肪疝块。根据触摸到肿块的形态脂肪疝可分为三种类型:1.蕈型:突出的肿块一般较小,活动度较大,可以感觉到与臀部有蒂相连接。2.疝型:突出的肿块较大,基底宽活动度较小或不活动。3.幼稚型:是指疝块仅突入裂孔处开始疝出,可触及局限明确之肿块,无压痛及活动感。根据骶髂关节部位出现的肿块和临床症状一般诊断并无困难,对诊断困难者可用利多卡因做疝块封闭试验,封闭后腰腿痛消失或缓解者可诊断为腰骶脂肪疝。
骶髂筋膜脂肪疝的治疗主要目的在于解除患者的疼痛。具体方法可根据患者症状决定。无症状者无需治疗,较小的脂肪疝块可用小针刀切割治疗,治疗后用手法揉搓挤压疝块组织,使其破碎后自行还纳疼痛消失。有些较大的脂肪疝块针刀治疗无效反复发作者,应该手术切除治疗。方法是在局麻下在疝块的皮肤上做一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浅筋膜后,即可见一脂肪瘤样组织突出。用弯止血钳钝性分离疝块直达蒂部,该疝块完全与脂肪瘤一样,包膜完整分离不难。将疝块完全摘净即可触及筋膜裂孔,并将裂孔内的脂肪组织一并摘除干净。若有与之并行的神经血管也一并切除。筋膜裂孔不必修补,过小的裂孔应将其剪开扩大以免复发,然后逐层缝合切口,术后七天拆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