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生物滤床”让臭水河变成生态河

 恰恰365 2018-06-07

在全市创新运用“微生物滤床”技术,提升水体自净能力,让臭水沟重建水生态系统;城市污水经过处理,达到Ⅳ类水标准,改善了二十埠河水质……

6月5日,记者从瑶海区环保部门了解到,2018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在环境日当天,该区开展了以关爱辖区水环境为主题的环境日活动,近百名志愿者参加活动并投入到环保行动中来。瑶海区开展对黑臭水体的整治,通过制定雨污混接整治方案,从源头上消除黑臭现象。

臭水河变成生态河流

6月5日上午,当记者来到塘桥河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现场时看到,河面种有一片片水生植物,河堤两岸绿草如茵,闻不到任何腥臭味,河水中可见鱼在游动,俨然一座生态公园的景象。

“这里原先是一条臭水河,整治前塘桥河两岸杂草丛生,水面漂浮大量杂物,黑臭现象严重。”瑶海区市政养护管理处排水办主任江波介绍,塘桥河是南淝河中下游左岸的一条小支流,北起裕溪路,南至南淝河,全长约450米。2016年,塘桥河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启动,采用清淤疏浚、生态滤墙、SIM微生物滤床等方式,重建水生态系统。

“水面一片片的水生植物,就是微生物滤床,有净化水中杂质的功能。一场暴雨后,雨水进入河流,有了这种微生物滤床,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能让水体恢复透明。”江波说,除了微生物滤床外,在该项目中还建有10个“曝气系统”,能够增加水体的氧气含量,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江波介绍,这种微生物滤床技术是首次在全市治理黑臭水体中运用,取得了理想的治理效果。“下一步,我们还将在小板桥河与二十埠河运用该技术。”

污水“变身”透明无异味

浑浊的城市污水,经过约6个小时的处理,变得透明无异味,达到Ⅳ类水标准,成为可用于绿地浇灌、道路喷洒和工业用水的中水。

在位于二十埠河畔的合肥朱砖井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专家向环保志愿者们介绍了整个污水处理全部工艺流程。

记者了解到,作为安徽省首个投资运营的BOT项目,该厂日处理污水5.5万吨。该公司出水水质一直稳定,达到优于一级A标准的安徽省环保厅制定类Ⅳ类水标准,成为全国第二家、合肥第一家达到类Ⅳ类水标准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对改善二十埠河水质、提高合肥市总体环境质量、创建园林城市、改善投资环境及推动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虽然污水处理厂能净化污水,但还达不到饮用标准,想要达到能饮用的标准,不仅工艺更复杂,而且投入的费用更大。”该厂的污水处理专家提醒,保护水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对水的污染。

制定雨污混接整治方案

随后,记者与环保志愿者一道共同行走二十埠河沿线,一边感受二十埠水质、环境的变化,一边进行志愿劳动:清理河边垃圾。

瑶海区环保局局长李咏介绍,瑶海区2016年启动的黑臭水体整治包含二十埠河、塘桥河、小板桥河东支流(环巢湖三期项目)、小板桥河西支流等4个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1.8亿元。目前,二十埠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小板桥河西支流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塘桥河黑臭水体工程、小板桥河东支流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四个工程均已完工并通过验收。整治措施主要包括实施河道清淤、绿化修复、垃圾漂浮物清理、生态浮床、水生植物、雨污分流以及截流等内源治理工程和就地处理工程。

李咏表示,下一步,按照混接预判,混接点现场调查的流程开展雨污混接调查工作,再根据雨污混接调查结果,委托专业设计单位,一点一策,制定雨污混接整治方案,从源头上消除黑臭现象。

目前,瑶海区已完成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普查与检测的招标工作,并已完成胜利路、明光路等36条道路约120公里的普查与检测工作,排查出130处混接点。该区正在结合环巢湖三期项目和四期项目,对小板桥河东支流进行水体达标整治工作和二十埠河(瑶海区范围)进行清淤工作。

关堂所 合肥晚报记者 蒋瑜香

(责任编辑:李欢_hf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