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俊豪,广东增城人 2007年和 2017年相继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师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彭小冲、田源、韩璐和著名书画家周国城老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外聘教师,浙江画院研究员,广州画院特聘画家,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增城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增城区政协委员,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广州市新联会理事。 作品被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美术馆,徐邦达艺术馆,可园美术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收藏。 主要展览作品 2017年,《家园》荣获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作品暨林风眠创作奖‘金奖’,并被收藏。 2017年,《家园2》荣获“‘陆俨少奖’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银奖’”,并被收藏。 2017年,《家园》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17年,作品入选“2017年(第二十届)上海艺术博览会”。 2016年,作品《午后》入选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 2013年,《旷林修翎图》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墨韵岭南·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被收藏。 2013年,作品《花语·沁》入选浙江省美协和中国美院主办的“‘浙江风格·时代丹青’浙江省优秀美术作品展”。 2010年,《伙伴》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迎亚运全国中国画展”并被收藏 2008年,《觅》荣获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生活-第五届广东省中国画艺术大展-综合展”银奖。 2007年 ,毕业作品《疏韵清馨》荣获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奖,并被中国美术学院收藏。 澄颐风华 尚画史正脉 文/颜晓军 余识邹子俊豪已近十年。其时,渠甫至中国美术学院读本科,劲拔豪爽、英姿勃发,所谓“人如其名”。然有二年多未曾接谈,因余素不喜攀附交结,深信古人“择而后交”之理。后于教学检查观览有作品清拔出俗,知俊豪所作率若此类,心中默而识之。又经年,于毕业创作中欣赏俊豪所作水墨四条屏,隽雅可人,鹤立鸡群,廼晓 “画如其人”于斯存焉,遂订深契。 俊豪年少精进,颖异不慷,且于中国画传统无不探源溯流,分条析理。始入自清初恽南田“没骨法”,尚画史正脉;又上追宋人花鸟画佳构,得写生要诀;后醉心明时“青藤白阳”,恣水墨氤氲。另旁通山水、人物,故其画作往往参入众家,构思新颖,信手拈来。其归增城,余深叹自此失一畏友。而俊豪深谙事师问道之要,每岁必来浙江与师友相切磋。壬辰秋,余于西湖再赏其所携近作,视乎昔日,非仅墨色斑斓,无论工写自如,俱又臻一境界矣! 广东自近现代以来引领中国新风,为人物渊薮,于画道亦名家辈出,其实力允为首屈一指者。如“二高一陈”代表之“岭南画派”前驱,以及赵、黎、关、杨等后进。尤其林风眠、黄君璧曾经执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其他俊彦乡贤至多不可数,为当代中国画坛所作创造与贡献更不可胜纪。虽然,俊豪犹多次于画展获奖,深得前辈奖掖,高手名家众目睽睽,安能走眼欤?而俊豪以为此实长者呵护、接引后学,唯当加倍努力以副期望。其谦谦胸次,宠辱不惊,又拓得一大段矣! 王荆公游褒禅山而记之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荆公文章功业彪炳,斯言诚至理哉!余虚长,以俊豪亹亹穆穆,忘劬为之,乌有哗世取宠之心,故录此与之共勉。謰謱不辞而为之序。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博士 壬辰冬于南山 邹俊豪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
《枇杷松鼠》
《秋实》 《相依》 《踏秋影踈》 《波丝猫》 《兔》 《封侯图》 《月桂双兔》 《秋林赤熊》 《闹春》 《山色栖灵》 《福犬》 6月9日 下午4时 敬请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