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澳关系逐步走向“冰点” 未来是否还有“重启”的可能?

 yangtz008 2018-06-07


中澳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指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外交关系。上述关系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当时已有华人移居澳大利亚。1972年,澳大利亚和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自此两国政府的高层经常互访,两国的贸易也渐趋频繁。



在这45年以来,中国从改革开放初期那个一穷二白的国家,逐渐成长为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经济体,助8亿人脱离了贫困,甚至带动了亚洲地区的发展。而澳洲经济也在同时段内稳重有升,实现了26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于此同时,澳洲对于中国的依赖程度也在日益上升。这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还体现在了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然而近段时间中澳两国之间的关系似乎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澳大利亚对于日益强大的中国显得十分焦虑,这种焦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偏执的,甚至造成了政策上的扭曲。

 

这种扭曲性在经济上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2016-17年度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商品和服务价值为1,144亿澳元。 这占出口总额的近30%。相比之下,美国为208亿澳元,占出口总额的5.16%。欧盟(包括英国)占305亿澳元,占9.8%。简单来说,近三分之一的澳大利亚商品和服务贸易与中国市场息息相关。

 

一方面是高度依存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日益强大的中国的无中生有的担忧。



La Trobe University国际关系Tony Walker教授表示,受中国需求的推动,澳大利亚的大宗商品出口整体上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在这种大背景下,澳大利亚更需要处理好和中国的双边关系。

 

“事实上中澳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是一个零和博弈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互补互助的过程,决策者必须要明白这一点。”

 

2017年12月7日至9日,现任总理特恩布尔曾三次表示,澳大利亚已经“站起来了”,并且将会强势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事实证明这句话并不是显得那么理智。而更让Tony Walker教授感到担忧的是,洛伊研究所民调显示,77%的澳民众支持美澳联盟,45%的人认为澳美关系比澳中关系重要。

 

引发企业担忧


当前中澳关系的降温,除了学界之外,更引发了本地商界的担忧。大小企业日益担心,政治上的不和最终会损害与一个国家的贸易和投资——这个国家对澳大利亚经济至关重要。商界领袖们也怀疑,特恩布尔政府是否有应对这种难题的战略。

 

澳大利亚矿业大亨安德鲁·福里斯特一直以来都呼吁澳政治人士停止反华言论,称这将影响两国未来的商业对话。“不论是绿党、工党、还是自由党,用反华言论去赢得一小部分“偏执的”选民,会让每个澳大利亚人付出高昂代价。”



“重启”中澳关系


针对中澳关系的未来走势,Tony Walker教授表示澳方应该想出办法来“重启”这段关系,从而使得双发能够度过眼前这段较为“困难”的时期。从这一点看来,特恩布尔政府当前依旧具备很大的操作空间。

 

来自墨尔本大学的中国文化教授Antonia Finnane也表示,虽然两国之间的关系历来充满了善意,但是实际上相互之间的理解却是少之又少,最直观的反映就是近期两国之间不太友好的国际关系。不过谈及中澳未来的双边关系走势的时候,Antonia Finnane还是表达了自己乐观的看法。

 

“在我看来,两国之间应该就目前这些议题进行坦诚的对话。为了有效地做到这一点,澳大利亚需要更加努力地了解中国的思维,了解中国的决策过程。” Antonia Finnane这样说道。

 

愿中澳两国友谊长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