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有可能已迎来小冰河期,天气将慢慢变冷!

 昵称52773621 2018-06-07

地球是人类生存了无数年的家园,地球诞生46亿年以来,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的环境变化。这其中冰河时期就是很剧烈的环境异变,冰河期分为大小冰河期,其中大冰河期从远古到现代,一共经历了约11次,每次持续时间大概100万年,这个时间是非常久的。而在大冰河期,地球环境的温度一步步下降,使地球的生态环境发生巨变,导致大部分动物饿死或者不适应如此冷的环境被冻死。

每一次的大冰河期都是一次大自然对生物的考验,同时也促进着生物的不断进化,适者生存,为了适宜环境的变化,生物不得不进化,否则就会被大自然淘汰。大冰河期非常像一个大过滤器,把弱小的,适应能力弱的生命筛选出去,最终留下强悍的生命。因此现在地球上存在的这些生物,很多都是经历一次次的大冰河期而逐步进化生存下来。

小冰河期相对大冰河期就弱了很多,它每隔一个世纪左右出现一次,每次的持续时间也不过几十年左右,是相对比较短暂的,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小。虽然小冰河期力度弱了很多,但还是会对地球带来不小的影响,温度的不断下降让粮食产量大降,不少人会因饥饿面死亡。其中17世纪中所发生的“小冰河期”最为强烈,在那个时期里,北欧地区乃至全球大部分区域都成为饥荒重地,冰雪随处可见,致使农作物欠收,全球粮食大量减少,饿死的人不断增加。

可能很多人要问了,地球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小冰河期出现了,会不会即将来临呢?其实早在2012年,NASA就曾宣布过一个他们的研究发现:地球可能已经进入了新的“小冰河期”,他们认为地球所谓的温室效应已经停止,并开始变冷。我们可以从北半球近数年来的酷寒看出地球的天气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而且这个过程最短还会持续20-30年。这个看法经过了很多权威专家的认同。

那么小冰河期形成的原因是啥?NASA为什么敢做出这样的判断呢?其实冰河期的到来和太阳黑子的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古时候没有先进的设备可以对太阳进行持续的观察,所以冰河期什么时候会到来,只能通过环境的不断变冷来判断。而现代人类已经进军太空,通达探测器可以持续监测太阳黑子的活动状况。

科学家之所以认为地球可能已经进入小冰河期,主要的依据也是发现太阳黑子近年来的活动在减少,也就是说太阳可能正在逐步进入一个小休眠期,这个时候太阳发出的能量和热量也在不断减少,自然会慢慢影响地球的环境,地球的温度也会慢慢下降,早期的时候人们可能感觉不到这种气候变化,但到后期,人们感觉就非常明显了,可以明显感觉到天气变冷了很多。

估计不少人都胆心,地球进入小冰河期后,人们的生活要发生大变,会不会挨饿和挨冻呢?有科学家认为,地球进入小冰河期或许并不是件坏事。原因也不复杂,我们知道,人类近几十年来,文明科技的发展是非常快的,这也导致了大量的污染,大量的尾气排放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幅提升,由此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的温度逐年升高,南北极的冰雪也面临着不断融化,到时海平面大幅上升,很多陆地将被淹没。同时全球温度上升,冰冻层也会消融,其下面封存的远古病毒以及过去封存的一些病毒也会苏醒,人类被病毒感染的概率将大幅增加。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的恶果,科学家都在想各种方法试图让地球降温,但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可以应用的办法。正在科学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地球迎来了小冰河期,这会不会是一种天意呢。小冰河期相当于一个天然空调,它可以让地球的温度不在升高,同时一步步让地球温度下降,或许几十年小冰河期过去后,地球的温度又会回到几十年前的样子。人类再也不用胆心南北极的冰雪融化,各种冰冻层下的病毒复苏,这对于人类不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吗?

至于是否会发生17世纪那次小冰河期那样的惨状呢?估计可能是不大的,一个原因是现在地球的温度相对17世纪那是升高了很多的,就算再降温也不会让人们冻得无法生存,粮食减产的影响也不大。另一个原因是现代是科技发达的21世纪,天气变冷了,可供取暖的方式是很多的,除了极少数特别寒冷的地区外,其它地方不用胆心会被冻得连门都出了。

小冰河期为什么每隔一个世纪就会发生一次,可能就是太阳老大为了调节地球温度,古时候没有工业这些东西,地球的温度基本没什么变化,但随着人类工业革命的兴起,科技的不断进步,地球的温度也在不断上升中,如果没有每隔百年的小冰河期,地球的温度一个劲地上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根本无法生存下去。而正是有了小冰河期,当地球温度上升到快要威胁人类生存的时候,小冰河期降临了,地球温度又会一步步回到起点。如此说来,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太阳老大,感谢它给地球带来的小冰河期呢?小伙伴们,你们认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