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菁说】扒一扒缺血半暗带的前世今生

 阿朱的学府 2018-06-07

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官方学术公众号











[菁说]聚才俊之神思,论卒中之奥义。菁说,青年脑血管病专家的自留地。

从2015年的MR-CLEAN到2018年初的DEFUSE-3,国际上多个临床试验证实:急诊前循环动脉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 MT)优于单纯静脉溶栓或保守治疗。这些研究结果,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 IP)的理论提出及其影像学量化。机械取栓前,只有证实存在IP,并且IP实现一定的量化,机械开通才具有可行性,患者才能从中得到获益,从而改善临床短期和长期预后。因此,IP是现代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的理论基础。

缺血半暗带模式图:

Penumbra缺血半暗带;

Core,梗死核心1

OK,讲了那么多大道理。那么,IP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其实IP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来自英国伦敦的Lindsay Symon和Anthony Strong 两位学者。他们发现,在阻断狒狒的大脑中动脉后,不是所有脑组织都发生了不可逆性梗死,部分脑组织存在如下特征:

  1. CBF下降到正常值的<>

  2. 无钾离子的释放等细胞死亡特征;

  3. 处于死亡-生存之间的状态;

  4. 如果解除MCA阻断:脑组织就会存活,恢复功能。这就是最早的IP定义。

早期的IP概念,基于实验动物基础,而真正在人脑实现IP的成像,则是在10年之后即1981年,由法国Jean-Claude Baron教授完成。

Jean-Claude Baron

1976年法国巴黎大学医学院毕业

1976-1977年美国哈佛大学麻生总院fellow

1986年法国卡昂PET中心主任

2000年英国剑桥大学卒中中心教授和荣誉教授

2010年回到法国巴黎Sainte-Anne医院

2005年欧洲卒中大会,Jean-Claude Baron教授荣获Johannes Jacob Wepfer奖2

在1981年《Stroke》的这篇论著里3,Jean-Claude Baron教授针对一例左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提出了“Misery-perfusion syndrome”的概念,并且从脑15O-PET成像可以观察到,左半球CBF下降,氧代谢下降,OEF增加了30-40%,而随后的STA-MCA搭桥,可以逆转这一部分脑组织使其功能恢复正常。这就是最早期的IP成像。

1981年,基于PET成像的IP

笔者感受:

Jean-Calude Baron教授的职业经历真令人钦佩啊!他对于半暗带的贡献,有目共睹。时间飞逝,从1981年到2018年,时隔37年之后,鉴于其学术贡献,Baron教授受《Nature Review Neurology》(IF=20.26)杂志社委托,针对半暗带受邀发表述评,回顾了IP历史、发展、治疗和展望,彰显其卓越的学术地位1

但是

早期的IP基于PET成像,缺陷在于成本高、有一定的辐射危害,不能广泛普及,且急诊救治状态下可操作性不高。1995年之后,CT/MR成像的普及,对于IP的成像更多被“Mismatch”来替代。


Mismatch,又叫“不匹配”或“错配”。但严格意义来讲,IP和Mismatch并不等同。IP是“组织学”定义,采用PET金标准定义;Mismatch是“影像学”定义,根据CT/MR成像方法,间接测定方法缺血半暗带,选择合适的病人干预;但是存在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阈值确定等方面的缺陷。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进步,基于CT/MR成像的Mismatch与基于PET金标准定义的IP,吻合度也越来越好。因此,临床工作中,鉴于CT/MR便捷、简便、易行等多方面优点,基本采用Mismatch来代替IP。

那么,Mismatch怎么来实现的?

目前Mismatch成像方法除了PET,还包括SPECT、CT灌注(CTP)、MR灌注(PWI)、XeCT等,甚至还有基于临床症状-MR/DWI的Mismatch等。由于篇幅关系,这里只介绍基于CTP/PWI的Mismatch,目前最为普及。

一、基于CTP的Mismatch成像方法

Mismatch是一个差值,要想计算Mismatch,就必须要先定义缺血低灌注区域和梗死核心两个概念。目前,梗死核心影像学定义:CBV降低(<2ml 00g/min);而缺血低灌注区域,有两个选择:cbf降低区域或mtt延长(较对侧延长="">145%)。临床上多采用CBF/CBV的Mismatch,而很少采用MTT/CBV的Mismatch。

方法一


基于CTP中CBF/CBV的Mismatch

患者突发左侧偏瘫和遗忘,NIHSS=14分;发病3.5h后多模CT;CTA可见右侧M2上干闭塞;CBF提示右侧额叶大面积低灌注区域;CBV提示梗死核心,范围比CBF小,提示CBF/CBV存在错配;取栓再通4天后,CT提示梗死,与CBV梗死核心相吻合4

基于RAPID软件的Tmax/CBF的Mismatch。RAPID全称为RApid processing of PerfusIon and Diffusion,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卒中中心主任Greg Albers教授,联合硅谷软件工程师和投资人,合伙共同开发的一款自动影像处理平台,兼容CT/MR。随后RAPID通过美国FDA认证,先后用于EXTEND-IA、DAWN和DEFUSE-3等著名的取栓临床试验,自动化计算Mismatch,筛选合适的患者入组。其较传统CBF/CBV的Mismatch优势在于,快速、全自动化、定量测量,弥补了主观判断的缺陷。

RAPID这里的缺血低灌注区域定义为Tmax>6秒;梗死核心定义为rCBF<30%对侧正常脑组织。这里引入了ctp的另外一项参数指标。我们知道ctp常见的指标包括,cbf、cbv、mtt和ttp,而tmax代表着残余功能的达峰时间,指对比剂注射后在局部脑组织达到残留功能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为检测低灌注和梗死核心的一项敏感参数。至于tmax为什么定义在>6s,则另有一番故事;请详见下期文章《有关Tmax那点事儿》。

图:DEFUSE-3试验中,展示基于CTP的RAPID®️自动影像处理结果。男59岁,醒后卒中,发病13h,NIHSS=23分。左图中紫色代表梗死核心(23ml),梗死核心定义为rCBF<30%对侧正常脑组织;右图中绿色区域代表缺血低灌注区域(128ml),tmax>6s。Tmax/rCBF存在Mismatch,绝对差值为105ml,相对比值5.6;提示患者存在小梗死核心,大面积缺血低灌注区域,具有动脉取栓再通指征6

方法二


二、基于PWI的Mismatch成像方法

大致可以分为3类:MTT/DWI、MTT/DWI和Tmax/DWI。

方法一


基于MTT/DWI的错配

图:基于MTT/DWI的错配:左图:白色DWI提示右侧急性梗死核心;中图:红色提示灌注缺陷区域;右图:PWI-DWI提示为半暗带

基于TTP/DWI的Mismatch

图:基于TTP/DWI的Mismatch;急性卒中患者,Tmax和rTTP的缺血区域,具有良好的吻合度;Tmax>6s与rTTP>4.5s,在判定缺血低灌注区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6

方法二


方法三


基于Tmax/DWI的Mismatch

图:展示基于Tmax/DWI的RAPID®️自动影像处理Mismatch。左图中紫色代表梗死核心(10.6ml),梗死核心定义为DWI(Sb=1000);右图中绿色区域代表缺血低灌注区域(77.8ml),Tmax>6s。Tmax/rCBF存在Mismatch,绝对差值为67.2ml,相对比值7.3;提示患者存在小梗死核心,大面积缺血低灌注区域,具有动脉取栓再通指征6

综上所述,IP理论的提出,为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急性脑梗死发生后,通过各种影像学方法可以发现梗死核心,以及影像学证实的“IP”即“Mismatch”,可准确判断脑功能状态,指导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改善卒中的预后。

向上滑动阅览

参考资料:

1. Baron J-C. Protecting the ischaemic penumbra as an adjunct to thrombectomy for acute stroke. Nat Rev Neurol. 2018;15:913.

2. Hennerici M, Bogousslavsky J. Johann Jacob Wepfer award 2005 of the ESC to Dr. Jean-Claude Baron. Karger Publishers; 2005.

3. Baron JC, Bousser MG, Rey A, Guillard A, Comar D, Castaigne P. Reversal of focal “misery-perfusion syndrome” by extra-intracranial arterial bypass in hemodynamic cerebral ischemia. A case study with 15O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roke. 1981;12:454–459.

4. El-Koussy M, Schroth G, Brekenfeld C, Arnold M. Imaging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European Neurology. 2014;72:309–316.

5. Straka M, Albers GW, Bammer R. Real-time diffusion-perfusion mismatch analysis in acute stroke. J Magn Reson Imaging. 2010;32:1024–1037.

6. Thrombectomy for Stroke with Selection by Perfusion Imaging. N. Engl. J. Med. 2018;378:1849–1850.

7. Wouters A, Christensen S, Straka M, Mlynash M, Liggins J, Bammer R, Thijs V, Lemmens R, Albers GW, Lansberg MG. A Comparison of Relative Time to Peak and Tmax for Mismatch-Based Patient Selection. Front Neurol. 2017;8:539.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