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及格率16%:HPV疫苗公众认知调研结果揭晓

 了无一客 2018-06-07

调研仍在进行,欢迎继续参与


5月11日起,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开展了在线调研《在吗?想问你几个HPV疫苗接种的问题》。

两周过去,结果如何?

我们对迄今收到的问卷进行统计,借此了解公众关于HPV疫苗与宫颈癌知识的了解程度、主要误区,旨在有针对性地指导下一步的患者教育和公众宣教。

■ 太长不看版

  1. 这是一次主要面向医疗从业女性的测试

  2. 这是一次及格率只有16%的测试

  3. 健康从业者的HPV知识宣教同样急需加强

■ 误区“重灾区”

  1. 误认为HPV可以经血液传播,但忽略HPV有母婴传播和间接传播途径

  2. 在HPV相关疾病上,子宫内膜癌常被误认为是HPV感染的后果之一;这或与笼统地宣传“HPV会导致女性癌症”有关

  3. HPV疫苗被误解为“成年人的疫苗”,事实上9岁是WHO推荐的最佳免疫年龄

  4. 对于HPV疫苗接种方法,许多人不知道15岁是2针和3针的分水岭,部分人误认为打乱接种日程后需要重来

  5. 部分25岁以上女性会因为误认为“无苗可用”而放弃免疫

  6. 在给他人关于疫苗接种的建议时,接近一半人忽略询问性生活史

  7. 关于性生活史的误区:婚后只有高价疫苗才有用

  8. 对疫苗存在“过度崇拜”,以为疫苗有治疗作用

  9. 误认为一旦感染HPV就失去接种资格了,所以要在接种前筛查;这部分人往往同时忽略日常HPV感染和细胞学筛查

  10. 约40%受访者不清楚备孕期最好避免接种;接近一半女性受访者误认为在接种过程中怀孕需要终止妊娠


 调研人群基本情况

男女比例:女性85.5%,可以说是一次以女性为主要答题者的调研。不过我们仍然基于14份男性问卷做了分性别的对比分析。

受访者来自哪里:来自北京和上海的问卷占总体的66%,大部分答题者来自一线城市。第三名是广东省。

年龄段:9~25岁答题者占19%,50岁及以下答题者占96%。

行业:健康行业从业者占61%。占比最高的是医疗/护理/保健/卫生从业者,占45.9%。

(健康行业定义:从事医疗/护理/保健/卫生或相关科研、院校教学工作,及制药/生物工程/医疗设备/器械从业者。下同。)


 成绩单:及格率16.4%

作为一套100分满分的试卷,60分以上的问卷还不到20份,及格率16.4%。

▲ 问卷得分各分数段占比(点击看大图)

值得一提的是,零分试卷17份,占15.5%。其中8份来自健康相关从业者。

(小编:从后台留言一片哀嚎中也可预计到这个结果……)

 各分数段中健康相关从业者与其他行业受访者比例(点击看大图)


 HPV感染途径有哪些?

【本题答案】

正确答案是:性传播、母婴传播、间接传播。错误答案是血液传播、遗传和空气传播。

【主要发现】

本题结果的性别差异不大。接近全部受访者知道性传播是传染途径。但有约一半受访者不知道母婴和间接传播也是HPV传播途径。

这方面的主要误区是HPV是否能通过血液传播。HPV感染仅限于皮肤、粘膜局部;病毒很少或根部不进入血液。

▲ 女性受访者关于HPV感染传播途径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 男性受访者关于HPV感染传播途径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健康相关从业者在这道题上同样存在类似误区,这提在HPV感染途径的宣教上应更加全面。

▲ 健康相关从业者关于HPV感染传播途径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哪些疾病已证实与高危HPV感染有关?

【本题答案】

正确答案是:宫颈癌、阴茎癌、阴道癌、口咽癌、肛门癌。

错误答案是子宫内膜癌。

【主要发现】

本题男性正确率高于女性。尤其体现在,更多男性知道肛门癌与HPV感染相关。但仍有约35%男性受访者不知道阴茎癌也是高危型HPV感染导致的。

另外,男性对HPV可引发女性阴道癌的认知不足。65%阴道肿瘤由HPV病毒感染造成,为了你的伴侣,有条件时男性也应积极预防HPV感染。

主要误区是约4成女性误认为子宫内膜癌也是HPV感染导致的。目前尚未发现HPV与子宫内膜癌关系。事实上子宫内膜癌病因依然不明,部分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 女性受访者关于HPV与肿瘤关系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 男性受访者关于HPV与肿瘤关系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三分之一健康相关从业者在子宫内膜癌与HPV感染的相关性上错答。也许这提示我们,在向大众宣传HPV与癌症的关系时,不应泛泛而谈“女性肿瘤”、“妇科肿瘤”,导致认知错误;而应明确“宫颈癌”、“阴道癌”等。

▲ 健康相关从业者关于HPV与肿瘤关系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从几岁起可以接种HPV疫苗?

【本题答案】

正确答案是:9岁是WHO推荐的最佳接种年龄段的下限。由于中国女性开始性生活的年龄较晚,目前也有专家认为最佳接种年龄可推延至12~15岁。

【主要发现】

如果算上12岁也是正确答案,那么这道题女性受访者的正确率远高于男性受访者。

这方面的主要误区是,爸爸们好像非常急于给9岁以下的女儿接种疫苗。不要着急,如果注射2价疫苗,9岁是最低年龄。

(小编:果然都是爸爸的小公主!)

▲ 女性受访者关于HPV疫苗起始接种年龄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 男性受访者关于HPV疫苗起始接种年龄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健康相关从业者回答18岁的比例偏高。我们需要纠正行业认知:HPV疫苗并非成年才可以接种,反而应该在小学期间接种(9-12岁)。

▲ 健康相关从业者关于HPV疫苗起始接种年龄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疫苗打几针?什么频率打?

【本题答案】

目前分成“2针法”和“3针法”:

① 2针法:针对15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只要首针接种时≤15岁,则只需在6~12个月之后再复种1针即可,无需打第3针。这个间隔最多不超过15个月。

② 3针法:针对15岁以上人群,2价疫苗第0、1、6月接种,4价疫苗第0、2、6月接种。

接种日程打乱也无需重新开始,征询医生意见,或尽早去接种就好。

【主要发现】

无论男女受访者,对于接种频率、日程都不甚清楚。知道15岁以下青少年只需接种2针的女性比例只有5成。另一方面,大部分男性不清楚从第一针到最后一针,跨度为半年。

我们希望强调:

① 接种几针和年龄有关

② 接种日程与疫苗是2价还是4价有关

③ 即便打乱日程,也无需从头开始

这方面的误区是约20%受访者认为若接种日程打乱需重新启动,这可能会造成无意义的重复接种。

▲ 女性受访者关于HPV接种时序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 男性受访者关于HPV接种时序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健康相关从业者对于打乱日程后的处理方式更为了解,错答不到2成。但对接种时序的了解可能需要进一步加深。

▲ 健康相关从业者关于HPV接种时序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我今年30岁,对接种HPV疫苗有影响吗?”

【本题答案】

正确答案是:① 30岁仍然可以注射疫苗,但效果不如15岁以下好;② 我还需要知道你的性生活史才能判断注射效果,因为性生活史是影响接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错误答案是:① 中国大陆没有适合30岁女性的疫苗;② 30岁和13岁注射的效果是一样的,你完全不必担心。

【主要发现】

本题男性回答正确率高于女性。这一结果有些令人意外。21%的女性甚至认为大陆没有适合30岁女性注射的疫苗。事实上,4价疫苗说明书的适应证年龄范围即为20~45岁女性;超过25岁可考虑4价疫苗。

与HPV疫苗效果相关的两大因素分别是:性生活史,年龄。两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独立。

首先,越年轻接种,抗体水平越高。和15岁相比,30岁注射的效果相对差一些,但30岁和25岁的差别不大。

其次,只提年龄不问性生活史都是片面的。当你的朋友咨询你时,不要觉得尴尬,请补充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在宣传中强调:25岁以上的女性不仅应该接种、而且有苗可用。

▲ 女性受访者关于30岁能否接种HPV疫苗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 男性受访者关于30岁能否接种HPV疫苗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10%的健康相关从业者不了解中国大陆存在适合30岁女性的HPV疫苗。由于26-30岁女性对HPV疫苗的关注度相对更高、错误宣传的影响面更广,需提高相关宣传的准确性。

▲ 健康相关从业者关于30岁能否接种HPV疫苗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是不是结婚之后再接种就没有意义了?”

【本题答案】

正确答案是:有意义,和无性生活人群相比你只是感染几率增加,接种总会有预防效果的。

目前并没有“已婚就要用高价疫苗”的说法。已婚者不会比未婚者感染更多“品种”的HPV疫苗,只会有更高的“感染概率”。

【主要发现】

本题男女性受访者的误区点不同。

男性受访者更多认为已婚女性需要打高价疫苗(28.6%)。有这种误区的女性虽然相对较少,但占比仍然接近两成(18.4%)。

女性受访者中有1%会因为已经有过性生活而建议朋友放弃接种。虽然比例不高,但这是完全错误的引导。这提示未来的公共宣传中需要强调:有性生活≠不能打/没意义打疫苗,只是获益会低于无性生活人群。

另有约5%的女性受访者和7%的男性受访者认为疫苗可以“治疗”HPV感染。这提示媒体和医生可能相对忽视了对HPV感染后治疗方法的宣传——HPV疫苗不能“治疗”HPV感染,只有预防效果。一旦感染,首先要充分检查是否有恶性病变,然后以局部治疗为主,例如使用新洁尔灭进行阴道灌洗。

▲ 女性受访者关于婚后是否应接种HPV疫苗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 男性受访者关于婚后是否应接种HPV疫苗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值得警惕的是,约20%健康相关从业者存在将“性生活”与“高价HPV疫苗”错误关联的情况,另有6%误认为HPV疫苗有治疗效果。

未来的从业者教育亟需纠正这些错误观念,使其能正确引领公众、正确推荐治疗方案。

▲ 健康相关从业者关于婚后是否应接种HPV疫苗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接种前是不是一定要先做HPV筛查?

【本题答案】

正确答案是:① 建议30岁之后每5年进行一次HPV和细胞学的联合筛查,或者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的筛查。和注射疫苗无关。② 筛不筛查都可以打疫苗。

错误答案是:① 感染后再注射疫苗意义不大;② 如果你没有HPV感染的症状,就不需要筛查。

【主要发现】

本题是重灾区。

约20%受访女性和约30%受访男性认为感染后再接种HPV疫苗也没有意义了。相应,只有37%女性和50%男性知道HPV疫苗接种前是无需做病毒筛查的。

背后的错误观念是:只有未感染者才能接种疫苗。

事实上,HPV感染的筛查应在所有有性生活的人群中开展,且年龄越大频率应越高。但是HPV感染筛查从来不是HPV疫苗接种的必要前提,因为无论有无感染,患者都能从预防中获得一层保护、一重受益。

——你不需要带着HPV筛查的报告去接种疫苗,但规律筛查应该成为你体检的一部分。

▲ 女性受访者关于HPV疫苗接种与病毒筛查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特别要说,男性受访者中有29%认为“如果没有感染症状就无需筛查”。HPV感染没有症状,有症状的是感染导致的后续疾病,为时已晚。看来关于HPV筛查的教育对象不仅是女性,她们的伴侣也绝不可被忽略。


▲ 男性受访者关于HPV疫苗接种与病毒筛查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知道接种前无需强制筛查的健康相关从业者不足43%,且有20%从业者没有每年规律筛查宫颈癌的意识。

▲ 健康相关从业者关于HPV疫苗接种与病毒筛查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对了,我正在准备怀宝宝,你觉得我需要调整接种计划吗?”你的建议是?

【本题答案】

正确答案是:① 备孕期最好不要接种;② 如果你发现怀孕时已经接种1~2针了也没关系,不需要终止妊娠,因为疫苗对胎儿是安全的;③ 但是一旦发现怀孕最好先暂停接种,分娩后再继续。

错误答案是:哺乳期不能接种

育龄妇女判断疫苗接种问题的思路应该是:备孕不要接种,已孕暂停接种,哺乳正常接种。

【主要发现】

本题也是重灾区。从结果看性别差异不大。主要误区在于是否需要终止妊娠和哺乳期是否可以接种。

30%~40%受访者不知道备孕期最好别接种疫苗。正确做法是,如果你在备孕,在接种任何疫苗(注意是“任何”疫苗)前均应咨询医生,因为疫苗接种的免疫过程也许会影响备孕。

另外,约40%男性和超过一半女性受访者误认为接种疫苗中发现怀孕就要终止妊娠。这是非常可惜也很严重的认知错误。还有25%女性和36%男性误认为哺乳期不能接种疫苗。

根据现有的临床试验,HPV疫苗对胎儿、母乳喂养的婴儿都是安全的。所以孕妈妈如果接种过程中发现自己怀孕了也不必紧张,可以继续妊娠,但是要暂停接种,待分娩后(不必等哺乳期结束)继续种完即可。

最后,但事实上哺乳期完全可以接种。

▲ 女性受访者关于孕产妇能否接种HPV疫苗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 男性受访者关于孕产妇能否接种HPV疫苗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健康相关从业者本题作答同样一片狼藉……

▲ 健康相关从业者关于孕产妇能否接种HPV疫苗的回答(点击看大图)

■ 后记

小调研的结果有些令人意外。

在大量的宣教与科普后,我们对HPV本身、对宫颈癌、对HPV筛查和疫苗接种的认识仍存在诸多不足,在面对实战性问题时,甚至健康相关从业人员仍有困惑与误解。

抛砖引玉,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希望借这份小小的测试,呼吁更多媒体同道、临床工作者和厂家审慎、郑重地对待HPV相关宣传。从自身做起,“知道正确的、传播正确的”,共同推动宫颈癌防治战役走向胜利。

调研、数据分析、编辑 | 丁雨竹(中国医学论坛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