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雄事迹」抗日英烈李延平:领导东北抗联西征的英雄军长

 雲泉 2018-06-07

「英雄事迹」抗日英烈李延平:领导东北抗联西征的英雄军长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宝山检察在线和大家一起重温抗联历史,讲述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延平的英雄事迹。

「英雄事迹」抗日英烈李延平:领导东北抗联西征的英雄军长

李延平(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

李延平(1903-1938),1903年3月9日出生在吉林省延吉县城郊一个贫农家庭里。1932年1月,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李延平来到黑龙江省宁安县,参加了救国军,他先后担任了救国军补充团团部副官和作战参谋。

李延平自从参加抗日斗争以后,在党组织的亲切关怀和培养教育下,无产阶级的立场更加坚定,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在历次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屡建战功, 1932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李延平被任命为执行特殊任务的绥宁游击支队的支队长。不久,游击支队发展到100多人,共编为3个分队。

1933年1月,李延禄将原抗日救国军一部,改编为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游击总队。李延平同志继续被任命为游击支队支队长。李延平率领的抗日游击支队,每到一地,都和当地群众建立了鱼水深情,并得到了群众的热情支持。1933年2月,李延平率领第二分队在东宁县万丈沟一带活动。有一天,他们从群众中得到消息:有三辆满载布匹和棉花的敌军运输车,将在第二天上午由此地通过。李延平当即开会,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和部署。果然,在第二天将近中午时,三辆敌军用汽车,在九名伪军押运下,沿公路缓缓开来。当汽车进入我伏击圈后,李延平一声令下,顿时枪声四起,十几分钟后,汽车不动了,押车伪军有的打死,有的交了枪。战斗结束后,李延平同志决定把三汽车物资全部分配给当地群众。

李延平于1933年冬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刻苦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军事科学知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1936年初,组织决定由李延平任抗联第四军军长职务。同年6、7月间,李延平率领部队活动在富锦县西山里大叶子沟一带,带领部队成功地袭击了宝清七区几个伪甲所,开辟了李金围子、下道口和三道岗一带的抗日游击区。

同年冬,抗联第四军在大叶子沟建立了密营。在这里,他们有计划地对第四军干部战士进行了冬季整训。李延平亲自上政治课和军事课,他向学员们讲授民族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讲授无产阶级的战略战术思想和进行实际的军事训练等等。军部秘书彭施鲁担任文化课教员,教学员们识字和唱歌。

抗联第四军在李延平的领导下,部队不仅在质量上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在数量上也得到很大发展。到1937年1月,部队已经发展为4个师,10个团,共2000多人。

1938年春,日本关东军接连调动大批兵力,向我抗联活动的三江省地区,发动了灭绝人性的大“扫荡”。面对这种严重的形势,中共吉东省委和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为了跳出敌人的包围,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打通与其他抗日军队的联系,制订了西征计划。5月下旬,第四军党委在对计划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具体部署后,便和第五军一起从富锦、宝清一带出发,开始了西征。李延平同志担任第二路军西征部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西征部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边战斗边前进,于7月8日到达苇河县(今尚志县)东北部。7月12日,第四、五军主力部队在李延平等同志指挥下,攻打了楼山镇。这次战斗,缴获敌人机枪两挺、步枪百余支、子弹万余发,还缴获了大量粮食和其他军用物资。

正当李延平同志满怀信心与敌人周旋的时候,1938年11月20日晨1时许,被叛徒苗喜春等三人杀害在一面坡西南沙河子南沟里。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李延平同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时年只有35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