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霖士心理:从家庭教育看待孩子极端问题

 六六花 2018-06-07

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加工厂,当年宋庆龄曾说过:“孩子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却是家庭。”

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形成怎样的性格,是由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所决定的。但就算这些道理大家都能理解明白,有些家庭还是会有一些性格孤立,走极端的孩子...而恰巧这类孩子的形成与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案例一

呼市有这样一个家庭,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次小事件的打骂,平均半个月就会出现一次家庭暴力,而这家的女儿小雪(化名)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有一天,小雪的母亲在下班回家的途中遇到了丈夫,俩人因孩子的教育问题产生分歧,丈夫不由分说,先是骂她,接着揪住拳打脚踢。在围观下,两人前后厮打了20 多分钟。小雪母亲心灰意冷对劝架的人说:“我都被打成这个样子了,让大家看吧,我无所谓。”

当天小雪放学回家后,看到母亲头发凌乱,衣服被撕破,知道父亲又打母亲了。心疼母亲的她冲到父亲面前叱喝了几句。没过一会儿,小雪母亲和丈夫又吵了起来,厮打在一起。小雪极力劝架,但并没有奏效。看到家里被打得一团糟,小雪彻底绝望了,不知从哪找出在学校做饭剩下的半瓶液体酒精,当着父母的面浇到了自己身上,划了火柴...

虽然最后小雪没有生命危险,但却付出了 10%二度烧伤的代价。在悲剧发生后,不禁有这样一种思考:孩子极端的自焚行为到底出于怎样的想法?

其实在家庭暴力事件中,人们更多关心的是家庭的直接受害者,很少对子女关心,也正是因为暴力行为,使得孩子们的性格沉默孤僻。而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父亲的施暴行为对孩子潜在影响显然已经升级,并导致极端的行为。


案例二

一个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父亲为了让姐弟二人能考的上好学校,请了家教严格的管理,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玩的时间,一旦考试考不好就会在家中体罚。终于在另一次考试失利后,母亲也坐不住了:“你瞧你们俩考的这成绩,真给我丢脸!”于是父亲继续让姐弟俩体罚,足足跪了20分钟,也因为这件事,姐弟俩萌发杀父母换取自由的念头。

第一次尝试在屋里开煤气,两人半夜起床偷偷关上窗户打开煤气,想把半夜起床上厕所的父母毒死;

第二次是趁母亲在厨房忙活时,将毒鼠药放在母亲饭菜里,母亲被送进了医院,父亲刚好因痛风入院输液。在医院的日子里,两孩子也是第一次感觉到父母从来没有过的和蔼,因为父母跟姐弟俩亲切地聊天,这在姐弟俩的记忆里从来没发生过的;但也是因为父母的和蔼,姐弟俩决定下一次要放多一些,于是在父母的稀饭中倒入了6瓶老鼠药...



从案例中,我们会发现一般孩子走极端以下原因:

1.家庭暴力对孩子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生活重心的偏离,孩子会觉得在家庭中没有自己的位置,他们认为只有采取他们认为对的方式,才能制止父母无休止的战争。

2.从小生活在家庭暴力阴影下的孩子,过度的自卑心理,考虑问题会比较偏激,思想也更容易走极端。

3.留守带给孩子的残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有些孩子虽然不是留守儿童,但父母陪伴时间非常少,影响了孩子最重要的心智发育。

4.完美型家长的高期望,让孩子倍感压力,自身不具备疏导意识,最终导致走向极端。



那在日常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注意什么呢?

1.为保证孩子的心智健康成长,建议父母每天最少要全身心陪伴孩子两个小时。缺少陪伴,会造成孩子安全感匮乏、规则意识淡漠、自控力缺失、容易暴躁,亲子关系也会逐渐疏远淡漠。

2.尽量不要过早的灌输知识,不仅会让孩子有压力,还容易出现情绪焦虑,心理也比同龄孩子更加脆弱,不要选择幼儿接受不了的超前早教教育。

3.打骂惩罚虽然能一时镇住孩子,但负面影响更多,可能会激起孩子的愤怒、不服气和反感,引起孩子的逆反,破坏亲子关系,还会挫伤孩子的自尊。

4.不要把威严当做是好的管教方式,父母会给孩子居高临下的感觉,当孩子无法反抗时,就容易采取沉默不应答的方式来应对。

5.激将法可能对某些孩子有用,但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孩子即使觉得不公平,也不容易产生“你说我不成,我就做得更好给你看”的想法,结果只会逐步降低孩子的自信心。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