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说 |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问题设计转向

 昵称35651867 2018-06-07

作文

写好高考作文


作者:石修银

语文特级教师,福建教育学院作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以作文教学与评价为研究方向,2001年9月以来,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等发表作文教学与评价文章400多篇,在福建,安徽,新疆,贵州,江苏地作作文讲座与课堂百余场。主编出版《高中议论文课时教程》《初中记叙文课时教程》《经典素材与满分作文》《晨读》等。


查看石教授的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咱们的语文课微信公众号。




当下的阅读教学存在单纯阅读、浅层阅读、隔离阅读三个方面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没有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自觉意识,在引导性教学问题的设计上,还在沿用早已成习的做法。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出发,设计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是解决阅读教学存在单纯阅读、浅层阅读、隔离阅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核心素养、问题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王宁教授

“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的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


审视当下的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其存在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

单纯阅读,未与语言实践活动链接;

浅层阅读,语言实践活动无法引导学生彰显思维张力;

隔离阅读,未体现阅读与社会生活的链接,未真正实现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存在这三个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没有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自觉意识,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还在沿用早已成习的做法。这些问题语文教师当尽力矫正。


一、

语言建构与运用维度


语言建构与运用,简单地说就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素材,获得语感,并能够辨析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艺术性,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形成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主要途径或策略是引导学生学会移用与仿用优美、新鲜、典雅的词语与句式,捕捉课文中的语言运用规律与表达亮点,选择恰当的语言训练形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言语实践活动中主动积累、内化与表达,将习得的语言文字与表达形式转化后纳入自己的语言体系。请看下表两个层面的说明:

层面

内容

内化形式

语言词汇层

新鲜、鲜活、凝练

移用、仿用

语言形式层

①优美的语言;

②幽默的语言;

③灵动的句式;

④巧妙的表达艺术。


移用、仿用


以教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为例,很多教师往往这样设计教学:通过诵读积累词汇,感悟课文语言的凝练之美与景物的形象之美。这样设计只体现了积累语言的要求,而没有引导学生内化语言,自然无法实现语言学习的迁移。我国台湾省学者黄光雄、蔡清田认为:“课程设计也要选择适宜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应用到熟悉的情景中,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为此,转向后的教学设计可修改为如下内容:

1

写一段话,嵌入文中的一两个句子。

2

仿用句式。

 


写一段话,化用文中的一两个优美句子,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


仿写下面句子中的其中一句。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

“竞跃”是什么意思?能否再组一个四字词语?

如此设计,便可让学生在理解、积累好词佳句时不局限于课文中的词语句式,而是将之运用在新创设的语境中,进而学会运用优美典雅的语言,彰显词句表达的诗意与情感,实现从“言语理解与认知”向“具体语境的真实运用”的转向。


二、

思维发展与提升维度


“阅读能力的核心不是理解能力,而是思维能力。” ③阅读是复杂的动态思维过程,不仅要唤起头脑中储存的知识信息,更主要的是还要对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整合、分析。思维层级表现为思维的层次性。朱绍禹先生将“阅读分为复述性阅读、解释性阅读、评价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 ,并指出其思维水平呈现出由浅入深的态势。由此,要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必须实现以下三个转向。


改变感性体味的浅层阅读,

转向理性深思的深层阅读


郑振铎的《猫》演绎了爱心等情感教育和反思精神等思想教育,教学这一课,对人物思想的把握,大多数教师都颇为重视。比如,有教师就这样设计引导性教学问题:

Q

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这样引导,看似在对多元解读进行呵护,但解读虽然可以多元却亦有“界”。思维有深浅之分,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圆其说”,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课文文本的内核,进行深入阅读。为此,转向后的问题可以这样设计:

Q

根据文章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后,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之前的提问,学生只能答出作者是个爱猫的人、知错就改的人、尊重生命的人等。显然,这样的阅读是浅阅读,与课文文本的核心意义相去甚远。而学生要回答转向修改后的问题,就得揣摩课文语境,才能说出作者是个对弱势生命同情与尊重的人。如此紧扣语境、直指课文核心与作者原意的阅读,才是相对而言的深阅读,才会有思维的张力。


改变碎片语言感悟的阅读向,

转向逻辑性体味的阅读


陈日亮

先生

一切文本皆人本,不能只见文不见人。如果真有所谓语文的纯工具论(不是纯工具性),那么所指即是不见人的文。有这样的文吗?看来把一篇文章作割裂或孤立地分析讲解赏析,也是其中的一种,而不单指脱离语境的文脉和背景的字词句章的教学。

时下的语文教学,随意抓住几句碎片语言就思考品味,罔顾整体与段内情志脉络的现象颇为严重。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把握,更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还以教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为例,有教师这样设计引导性问题:

Q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文中描写了晨晓与夕落时怎样的景象?

这样的问题只是引导学生对局部句子进行理解,见文不见人,没有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意脉进行把握,学生自然无法体会景中投射的作者情感,阅读便只能是碎片化的阅读。为此,转向后的设计可修改为如下内容:

1

课文是一段话,若要分段,可分几段?请说出理由。

2

如果以“答谢中书书”为副标题,你会加上一个怎样的主标题?理由是什么?

这样设计,指导学生学会分段,他们就能掌握课文的行文脉络,而练习加主标题则是在引导学生把握整体内容后,读懂作者行文演绎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以文解文的阅读习惯。


改变对限域文本写作技巧的把握,

转向对类篇写作艺术的感悟


关于指导学生学习把握《答谢中书书》中状景抒情的艺术,有教师这样设计引导性问题:

Q

这篇课文写观山之景时,选了哪些景物?目的何在?

如此提问,只能让学生掌握《答谢中书书》状景言情的表达艺术,根本无法引导学生形成对状景这一类文章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为此,转向后的设计可修改为:

阅读下面一段话,结合课文与以前读过的文章,向低一年级的同学介绍鉴赏状景言情类散文或诗歌的方法。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昔人论诗,有情语、景语之别,殊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

提示:可以先找出课文写了哪些景色,并从景物中揣摩出作者的心境,以及作者欲向友人谢中书表达什么。

在学科构成中大观念可以代表学科核心概念,大观念的理解及其运用大观念解决问题的表现,体现了学科课程目标的要求。考虑到当今科学素养代表了学科课程目标,因此大观念的理解与运用直接体现了学科素养的要求。” 

邵朝友、崔允漷

上面修改后的问题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回溯课文,解读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言情达意的写作艺术,掌握诗歌体式的鉴赏方法这个“大观念”,进而感悟状景言情一类文章的学习规律,提升鉴赏能力,实现学科课程目标。



三、

审美鉴赏与创造维度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诗歌、散文教学中尤其需要重点培养,具体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文章之美进行体验感悟、欣赏评价,使学生在美的渐染与品味中,获取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培育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与品质。

教学杜甫的《望岳》时,有教师这样设计引导性问题:

Q

当你登高纵目,与云朵、飞鸟、山峦融为一体时,也许就会心气清朗,油然产生类似《望岳》传递的感受。反复诵读这首诗,体会结尾两句的含义。


这样设计,只能唤起学生的体验性记忆,而不是在引导学生品味和鉴赏诗歌的美。转向后的设计可修改为如下内容:

1

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节奏与音韵中蕴含的情感。

2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画面。

3

诗歌结尾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涵泳这句诗,展开联想,你能感觉到美在何处吗?

读出诗歌节奏与音韵,是为了感受诗歌特定体式的美感。诗歌离不开想象,在品味诗歌的意象时,加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更能感受到诗歌的意境之美。为此,教学《望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气势中所潜隐的情感,品读出诗人壮志凌云的豪爽之美,并引导学生联系人生,感悟诗歌语言中蕴含的哲理之美。


四、

文化传承与理解维度


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不尽如人意原因有二:

1、是教学中教师未能挖掘出民族文化因素,比如教学古典文学作品时往往重言轻文,或是见言不见文;

2、是教学中教师未能打通文化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致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隔离感。为此,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应当实现三个转向。

由重言轻文转向言文并重


教学《诫子书》时,有教师这样设计引导性问题:“画出课文中表现‘志’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课文中‘志’与‘学’关系的理解。”这样设计,针对句子与文脉的理解,根本不能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承载的文化因素,包括我国古代的家训文化、家训文化背后的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中的“君子观”等。转向后的设计可修改为如下内容:

1

揣摩课文,你认为古代文化中的“君子”具有什么品质?

2

诸葛亮在文中对孩子满怀期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操守,你能读出诸葛亮潜隐于文中的情怀吗?

如此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文本进行揣摩分析,学生便既可玩绎文本,培养文言语感,又可洞见古人对君子的要求,了解古代文人宁静修身的情怀,理解儒家思想,进而理解中华文化中的丰富精神。


改变以文解文的狭窄路径,

转向与学生生活的链接

设计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的目的,是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理解、表达和相互交流沟通的需要直接相连。

首都师范大学王云峰教授


现代汉语的学习与运用,为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提供了基础与借鉴。引导学生实现理解与传承中华文化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结合语境表达对文化的“自我”与“现实”的思考。

教学《岳阳楼记》时,有教师这样设计引导性问题:

Q

文章体现了范仲淹的快乐观,你认同吗?为什么?


这样提问,学生无法解读出范仲淹快乐观的时代意义,当然学生也就很难与范仲淹实现情感的共鸣。转向后的设计可修改为如下内容: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举现实生活中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这样提问,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作者的观点在当下的价值,并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可以引导学生远离空话套话,真正“凝视古人,审视现实”,学生的收获自然要多得多,深得多。


改变简单或模糊的提问,

转向引导学生对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与当下

社会生活联系的深度思考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的忧患意识,在当下仍有非凡的现实意义。教学这课时,有教师这样设计引导性问题:

Q

细读文章,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的。


显然,这一问题对学生的要求过于简单,既无法让学生深入思考孟子的思想,也无法培养学生条分缕析的思考习惯。为此,设计可修改为如下内容:

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还有现实意义吗?把你的看法写下来,字数150~200字,要求条理清晰。

这样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社会,并提出具体要求,学生的思考自然会渐渐深入与清晰。这是阅读与写作的链接,背后是阅读的深化与对社会的深入思考,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


黄光雄、蔡清田曾

国民核心素养是后天习得的,并经由学习者一段时间的学习与积累充实以获得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语文教育的目标与责任,语文教师当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孜孜以求。


参考文献


■ ①王宁.语文教育与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  

■ ②⑧黄光雄,蔡清田.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54,53.

■ ③④余玲艳,代建军.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分析模型[J].教育科学研究,2017(05).

■ ⑤陈日亮.救忘录——一个特级教师的读书零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9.

■ ⑥邵朝友,崔允漷.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案设计:大观念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7(06).

■ ⑦王云峰.在语言运用中提升语文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7-04-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