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三家归晋”与“三家分晋”是啥

 杂货店伙计 2018-06-08

  1、三家归晋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当政,群雄割据,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东汉王朝已经形同虚设,公元220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坛受禅称帝,立国号大魏,史称曹魏,改元黄初,定都洛阳。曹丕是为魏文帝,并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220年十一月一日,曹丕封业已退位的献帝为山阳公。至此,历时一百九十余年的东汉正式结束。

 

  三国鼎立示意图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将领姜维发生拉锯战,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蜀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咸熙元年(264年),司马昭以灭蜀功进爵为晋王。次年,正准备迫使魏帝让位,突然于八月死去。其子司马炎袭位,继承父志,这年十二月,取代曹魏,是为晋武帝,曹魏灭亡。

  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吴国,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阳城(今中国中南部湖北省秭归东)后,攻破吴军横断江路之铁锁铁锥,船行无阻,后来又擒获吴西线统帅、都督孙歆。在东线战场,吴国丞相张悌率领三万军队渡过长江迎战,被晋朝的军队夹击大败而归,晋军当机立断,挥师直指建业,吴军惊恐怯懦,不战而降,士卒闻讯逃散,于是吴国宣告灭亡。至此持续了84年汉末分裂局面重归一统,史称三家归晋。

 

  三家归晋

 

  晋武帝司马炎

  2、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把持,另外还包括郤、栾等大家族。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范、中行)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以智家的势力最大。当时四家的当权者分别是智伯瑶、赵襄子毋卹、韩康子虎、魏桓子驹。智伯最为强大,晋国的政事都是智伯说了算。 他想独吞晋国,但由于时机不成熟,便採取削弱其他几家的办法。他以奉晋君之命,準备攻打越国为名,要每家拿出100裡的土地和户口来给晋室,其实是要归他自己,韩康子和魏桓子都如数交出了土地和户口,而赵襄子则拒绝了智伯的要求。于是智伯就联合韩、魏两家一起出兵攻打赵氏,并答应灭了赵家后,把赵家的所有土地和户口由叁家来平分。

 

  春秋末期各国示意图

  公元前455年,智伯瑶率领中军,韩氏的军队为右路,魏氏的军队为左路,叁队人马直奔赵家。赵襄子知道寡不敌众,就跑到晋阳去,以晋阳为根据地与叁家对抗。智、魏、韩叁家的兵马,把晋阳围住,而赵氏的军队士气旺盛,坚守城池,使敌方难以攻下,双方相持了近两年时间。到了第叁年,即公元前453年,智伯引晋水淹晋阳城,几天后,城墙差几尺就要全部被淹了。形势很危急,赵襄子就派相国张孟乘黑夜出城,分化叁家的联盟。张孟对韩康子与魏桓子说:唇亡齿寒,赵亡之后,灭亡的命运就要轮到你们了。韩、魏参战本来是不情愿的,又见智伯专横跋扈,也担心智伯灭赵后将矛头对準自己。为了自身利益,所以决定背叛智伯,与赵襄子联合。一天晚上,韩、赵、魏叁家用水反攻智伯,淹没了智伯的军营,智伯驾小船逃跑,被赵襄子抓住杀掉。于是赵襄子灭掉了智氏一族,韩、赵、魏叁家平分了智氏的土地和户口,各自建立了独立的政权。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史称“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成为了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也为之后秦东出及秦始皇统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战国时期地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