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平乐|亭亭相连利行旅——平乐县沙子凉亭文化解读

 國先 2018-06-08

沙子凉亭文化

在平乐县“北大门”的茶江边上,有一座千年古镇—沙子镇。古镇取名“沙子”非常有趣,曾经有人戏称,这是全国最小的镇,只如“沙子”大小。其实,取名“沙子”,并非因其小,而是兴镇之初,起源于人们用茶江沙子铺路,从而形成一条交易繁华的商贸街道。


········

千年古镇凉亭多

········
◇◆◇◆◇◆◇◆◇◆◇◆◇◆◇◆◇◆◇◆◇◆◇◆◇◆◇◆◇◆◇◆◇◆◇◆◇◆◇◆◇◆◇◆◇◆◇◆◇◆◇◆◇◆◇◆

其实,最有趣的还是古镇不大,而凉亭众多。据民国29年(1940年)由张智林主持修撰的《平乐县志》(下称民国县志)记载,当时全县共有凉亭33座,其中沙子乡(分为协和乡、兴隆乡和世平乡)就有11座,占全县三分之一之多。

◇◆◇◆◇◆◇◆◇◆◇◆◇◆◇◆◇◆◇◆◇◆◇◆◇◆◇◆◇◆◇◆◇◆◇◆◇◆◇◆◇◆◇◆◇◆◇◆◇◆◇◆◇◆◇◆

据史志记载,当时沙子境内的11座凉亭分别是:

“永绥亭”,在世平乡义和村淘米井村旁,吴干和建;

“裕后亭”,在协和乡沙子街后外,民国元年十月由莫福利(商号)建;

“继善亭”,在协和乡十里坪,光绪十一年二月由谢显琛、谢显璋、谢显瑞建;

“金山亭”,在协和乡沙子街西,光绪年间平乐县丞徐显荣建;

“乐山亭”,在协和乡沙子街西,民国二年十一月建;

“止止亭”,在协和乡沙子街北,光绪二十年八月建;

“排楼亭”,在协和乡排楼村,光绪年间平乐县丞徐显荣建;

亭炉亭”,在兴隆乡安全村亭炉坳;

“一善亭”,在兴隆乡维新村班山尾陈安仁堂建;

“班衣亭”,在兴隆乡维新村班山尾,光绪三十一年十月由黎廷扬、黎晓阳建;

“冬热岭亭”,在世平乡化育村(现属恭城县)冬热岭,傅建。

◇◆◇◆◇◆◇◆◇◆◇◆◇◆◇◆◇◆◇◆◇◆◇◆◇◆◇◆◇◆◇◆◇◆◇◆◇◆◇◆◇◆◇◆◇◆◇◆◇◆◇◆◇◆◇◆

沙子镇的凉亭建筑风格基本上是由于各种原因,皆为传统明清建筑风格,砖石瓦结构。凉亭以条石为基,青砖为墙,石门石凳,木梁斗拱,整个凉亭外观似一石房,又像是城门,亦似是一座石拱桥。人可从亭穿行,亭内设有石凳、石桌,供行人歇息。这样的结构简朴而实用,美观而经久耐用,是古人建筑智慧的体现。

 “沙子街人好良心,街头结尾起凉亭,中间一条石板路,一条大道通恭城。”历史上平乐县沙子镇址虽三易其地,辖区也多有变化,但鼎力共建凉亭,方便行旅停歇的传统一直沿袭至今。

一个小镇,为何建有如此多的凉亭?是沙子交通便利,或是沙子 古镇商贸繁华,抑或是沙子人特有的凉亭情结……


商贾云集的港口小镇

◇◆◇◆◇◆◇◆◇◆◇◆◇◆◇◆◇◆◇◆◇◆◇◆◇◆◇◆◇◆◇◆◇◆◇◆◇◆◇◆◇◆◇◆◇◆◇◆◇◆◇◆◇◆◇◆

沙子镇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和优越。沙子镇,一座岭南千年古镇,位于桂林市平乐、恭城、阳朔三县交界处。自古水陆交通便利。茶江从茶城恭城县的深山茶丛中向西飘来,与平乐县的榕津河在这里相拥汇流向桂江,通梧州入西江;陆路上,因唐朝驿道的从这里经过,这里便成为连接湘桂粤,沟通桂北与桂中的交通枢纽。如今的省道305、省道201线从这里穿境而过,贯通了桂林与梧州两大城市,并连接平乐、恭城、灌阳和全州等县。


沙子由于茶江的恩赐,造就了茶江流域土地肥沃,出产丰富。据清光绪十年(1884年)由全文炳主持修撰的《平乐县志》(下称光绪县志)记载,沙子街产甘蔗颇多。由于需要把甘蔗榨成黄片糖,糖榨在当时盛极一时,至到上世纪90年代,甘蔗仍是沙子的主要农产品,政府也曾在沙子建设现代化大型糖厂,后由于历史原因,甘蔗种植、榨糖逐渐成为沙子人的记忆。但直到现在,沙子仍有10多个村屯以糖榨命名,如陶家榨、泗龙榨、永泰榨等,可见榨糖历史的悠久和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

◇◆◇◆◇◆◇◆◇◆◇◆◇◆◇◆◇◆◇◆◇◆◇◆◇◆◇◆◇◆◇◆◇◆◇◆◇◆◇◆◇◆◇◆◇◆◇◆◇◆◇◆◇◆◇◆

此外,沙子还盛产稻谷、花生(花生油)、茶油、桐油、麻、柿饼、柚子、黄豆、苞米、木材、生猪、肉牛等。丰富的物产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沙子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凭藉茶江水道便利,沙子本邑及临近县镇如恭城、阳朔福利、县内二塘、张家等四邻八乡的土特产皆集聚沙子,通过水路运输,到达梧州、广东等地。返航时,又将本地紧缺的布匹、丝绸、食盐、五金等运到沙子上岸流通。

◇◆◇◆◇◆◇◆◇◆◇◆◇◆◇◆◇◆◇◆◇◆◇◆◇◆◇◆◇◆◇◆◇◆◇◆◇◆◇◆◇◆◇◆◇◆◇◆◇◆◇◆◇◆◇◆

历史上,沙子曾有大型货物码头6个,皆为做屯等(收购和批发)生意,形成典当、水面、日杂、五金、药材、屠宰等商行,有较大规模的商号(商铺)就有14家, 分成广帮、宝帮、西帮和本地帮等商业帮会。由此,造就了沙子成为士农工商向往的繁华淘金之地,而现今居住在沙子集镇及乡村的人们,其祖辈大多于明清至民国年间,从广东、湖南、福建、江西等地到沙子务农或经商的。

◇◆◇◆◇◆◇◆◇◆◇◆◇◆◇◆◇◆◇◆◇◆◇◆◇◆◇◆◇◆◇◆◇◆◇◆◇◆◇◆◇◆◇◆◇◆◇◆◇◆◇◆◇◆◇◆

“沙子是个好地方,巍山底下起学堂,三湾九塘十八巷,上下行宫年代久,街头街尾建牌坊;湘粤会馆工程大,天妃古庙美名扬;石拱小桥经风雨,准提禅林好风光;八角亭建茶江尾,青石板街三里长;鸣钟石鼓岩中响,高楼当铺堪赞扬。”


这首古歌谣,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昔日的沙子集镇规模。据《凖提庵记》(清康熙39年<1700年>进士陈廷纶题)介绍“沙子埠虽弹丸地,上通湘楚,下接苍梧郡城,恭邑沿溯各三十里,其村落四散,人烟辐辏虽不克数殷繁,亦昭江一巨镇也。”足见“沙子镇”是当时平乐府治辖区内的一个大镇。


沙子人的凉亭情结

◇◆◇◆◇◆◇◆◇◆◇◆◇◆◇◆◇◆◇◆◇◆◇◆◇◆◇◆◇◆◇◆◇◆◇◆◇◆◇◆◇◆◇◆◇◆◇◆◇◆◇◆◇◆◇◆

在物产和商业繁荣到一定程度,往来沙子的各色人等日渐增多,除了水路外,临近四邻八乡的人们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运送土特产和采购生产生活必需品大多以肩挑人扛,车驮马背为主。由于行旅劳顿,途中能有一处遮风挡雨歇息之所成了当务所需。于是,沙子官方和当地富商绅士以沙子街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大约每隔5里,就建有一座供行旅停息的凉亭,形成了沙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遗憾的是,沙子目前仅存2座古凉亭,即裕后亭和众乐亭(民国38年<1949年>修缮)。从此亭石碑刻录的《修亭序》看,此亭原为姓徐的沙子乡姓徐的乡长倡导所建。龙年(大约1940年)曾濒临崩塌,民国38年(1949年)进行过一次修缮,后一直保存至今。

◇◆◇◆◇◆◇◆◇◆◇◆◇◆◇◆◇◆◇◆◇◆◇◆◇◆◇◆◇◆◇◆◇◆◇◆◇◆◇◆◇◆◇◆◇◆◇◆◇◆◇◆◇◆◇◆

古凉亭旁边,更有一百年古樟树,凉亭与古樟相依相伴,夏给行人乘荫纳凉,冬予行人遮风避雨。同时,也是古人记算道路里程的“里程碑”。 从《重建众乐亭序》“使乡人扵来往之间亦可共乐” 一句中话里,可以清楚此亭名为“众乐亭”之意义。解放后,由于省道305线从凉亭旁边通过,行人已经不从此亭通过,故而一直闲置。

◇◆◇◆◇◆◇◆◇◆◇◆◇◆◇◆◇◆◇◆◇◆◇◆◇◆◇◆◇◆◇◆◇◆◇◆◇◆◇◆◇◆◇◆◇◆◇◆◇◆◇◆◇◆◇◆

2015年8月,平乐县委县、政府为传承沙子千年历史文化,改善百姓人居环境,为沙子发展乡村旅游打好基础,在沙子过境路沿线修缮了众乐亭,并沿沙子集镇及201省道线至治平村委沿线,新建了五座木质结构古风格凉亭。六座凉亭分别是修缮了位于十里坪沙福路口的樟树脚众乐亭,在金山脚沙子中学旁建设了民乐亭(原金山亭或乐山亭旧址附近),在沙子长山脚建设了同乐亭(原止止亭旧址附近),在沙子龙山洲红枫林附近建设了欢乐亭,在义和半边渡茶江旁建设了惠乐亭,在义和淘米井村口建设了群乐亭(原永绥亭旧址附近)。


沙子凉亭背后隐藏的文化

◇◆◇◆◇◆◇◆◇◆◇◆◇◆◇◆◇◆◇◆◇◆◇◆◇◆◇◆◇◆◇◆◇◆◇◆◇◆◇◆◇◆◇◆◇◆◇◆◇◆◇◆◇◆◇◆

六座亭以修缮的古亭“众乐亭”为基础,分别取名“众乐亭—民乐亭—同乐亭—欢乐亭—惠乐亭—群乐亭”,既取“与民同乐、惠民乐民”之义,又有“平乐”地理标志。巍然六亭,绵延数里。沙子六亭的建设,既便利于行人候车歇息,亦传承沙子古凉亭之公益文化,激励当代,启示后人,颇受民众欢迎。


民国38年(1949年)修缮的“众乐亭”碑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夫亭之原寓停息之意,善利行旅也,此亭始建徐公当其任沙子时,政餘之暇当多建树惟以尔。龙年所行将倾塌,同人等念甘棠之遗泽,不忍令其淹没,遂有重修建之议,旋荷四方善士不吝襄共成此举,是豈亭僅彰徐公之有德,使乡人扵来往之间亦可共乐。”比较恰当的概括了沙子人建(修)凉亭的初衷,即行慈善之举,善利行旅也,使乡人于来往之间亦可共乐。

◇◆◇◆◇◆◇◆◇◆◇◆◇◆◇◆◇◆◇◆◇◆◇◆◇◆◇◆◇◆◇◆◇◆◇◆◇◆◇◆◇◆◇◆◇◆◇◆◇◆◇◆◇◆◇◆

据史料记载,沙子在民国29年仍存在的11座凉亭中,一部分由当时官方所建,如“金山亭”、“排楼亭”。大部分为沙子富商或乡绅所建,如“永绥亭”、“裕后亭”、“继善亭”、“一善亭”、“班衣亭”、“冬热岭亭”。余下的“乐山亭”、“止止亭”、“亭炉亭”则是民国38年所修缮的众乐亭,大概是由当地百姓捐款捐物,或义务投工投劳所建。

◇◆◇◆◇◆◇◆◇◆◇◆◇◆◇◆◇◆◇◆◇◆◇◆◇◆◇◆◇◆◇◆◇◆◇◆◇◆◇◆◇◆◇◆◇◆◇◆◇◆◇◆◇◆◇◆

比较有意思的是,除“金山亭”、“排楼亭”、“冬热岭亭”、“乐山亭”及“亭炉亭”以当地地名命名外,其他6个凉亭命名皆有特殊的文化内涵,传递一种感恩、孝老爱亲、积德向善,造福后代等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了沙子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其中,“永绥亭”,出自《千字文》“指薪修祜 永绥吉劭。”取人的一生只有修福积德,才能像薪尽火传那样长存于永久,子孙后代永远安定、和平、吉祥、幸福,那有多么美好之意。

◇◆◇◆◇◆◇◆◇◆◇◆◇◆◇◆◇◆◇◆◇◆◇◆◇◆◇◆◇◆◇◆◇◆◇◆◇◆◇◆◇◆◇◆◇◆◇◆◇◆◇◆◇◆◇◆

“裕后亭”,出自《尚书·仲虺之诰》:“垂裕后昆。”宋·王应麟《三字经》:“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取遗惠后代,为后代造福之意;

“继善亭”,出自《易·系辞上》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取把天地生育长养万物的自然之善,继续下来,发展下去,使其不发生断裂,不遭到破坏之意;

“一善亭”,出自《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取一种善行,一种美德之意,传递一种;

“班衣亭”,出自《孝子传》老莱子者,楚人,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常著班兰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胅,恐伤父母之心,因僵仆为婴儿啼。孔子曰:父母老常言不称老,为其伤老也,若老莱子可谓不失孺子之心矣;

“止止亭”,出自《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

亭中原有一幅对联即“上止止,下止止,人到此处止止止;有也止,无也止,心存邪念止止止。”也较好的诠释了前人的良苦用心,意思要教育人们凡事要知道停止,有也罢,无也罢,乐也罢,悲也罢,都要有个度。特别心存邪念更加要及时迷途知返,悬崖勒马,否则,就会后患无穷,追悔莫及。

一个小小的凉亭命名也非常讲究,有着如此浓厚的文化蕴含,这在平乐县其他地方实属罕见。这与当时沙子古镇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

◇◆◇◆◇◆◇◆◇◆◇◆◇◆◇◆◇◆◇◆◇◆◇◆◇◆◇◆◇◆◇◆◇◆◇◆◇◆◇◆◇◆◇◆◇◆◇◆◇◆◇◆◇◆◇◆

据民国县志记载,明清至民国期间,沙子就以开办义学、社学和私塾等方式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清康熙年间,由知县吴元铖子沙子街平康社仓(今沙子太平街老政府后)建立北乡义学,不久即停办,光绪三年(1877年)知县龚嘉相奉令与北乡地方绅士筹款重建,年收租谷3500斤为义学用费。


清雍正元年(1723年),知县吴元铖在沙子埠(沙子街)开设社学,招收十二岁以下的贫寒子弟免费入学,农闲时上课。选择“文义通晓,行谊谨厚”者担任社师,对学童进行御制大诰,本朝律令以及演习婚、丧、祭等礼节教育,教读《三字经》、《孝经》、《四书》等,还教经史历算。



此外,沙子一些大型商铺、商号和绅士、大户人家聘请塾师教授,也有一些文人或致仕回乡官员开馆授课,如沙子文人陈刚在天妃庙开馆授课。这些义学、社学、私塾所培养出来的文人雅士,较著名的就有曾克敬、曾思睿、黄资生、麦焕章等。这些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文人,除一部分考取功名外出任职外,大部分都留在了沙子,成了沙子文化的传承和引领者。这也就是诠释了沙子这样一个弹丸小镇,为何有着如深厚文化底蕴的缘故了。



来源:陶彩忠、王学庆 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