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小学阶段的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

 hl1bwcdm 2018-06-08

在小学,学生一般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都会很稳定。一些在老师家长眼中的优等生升入初中以后,除了学习习惯特别好的少数人,剩下的学生成绩突然徘徊在中上,失去了小学的优势。这时,不免让你怀疑,小学成绩好为什么到初中不行了,看来小学成绩的高低并不能决定孩子将来成绩的高低。换句话说,小学阶段的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

升入初中,学生不在是单纯的学习语数英,在固定的学习时间里,突然接触政史地生其他的科目。紧张的课业下,那些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的成绩呈断崖式下降。在小学你能轻松取得的好成绩,在初中似乎有点难。学生精力被各门功课的重难点分散了,偏科的出现,直接将他们的总分与全科型的学生成绩拉开距离。

在小学,你只要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学习成绩一定排在优等之列。一旦升入初高中,细心的你会发现,即使你记住了书上的知识点,不会举一反三的话,优秀成绩会成为泡沫。特别是高中,很多初中的优等生一样会面临成绩断崖式坠落。一样可以令人怀疑初中成绩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那么,问题来了,学生没读高中以前,不要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高低,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耐挫折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他们明白,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学习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勤奋努力,乃至终身学习才能够取得成就的。

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成绩永远不能决定一个孩子的情商和智商,也不能决定他们将来的工作能力。更不是评价一个孩子优劣的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