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迈向“集报3.0”阶段 ——“集报大王”苗世明筹建报纸博物馆

 星河岁月 2018-06-08



近日,有“集报大王”美誉的山西左权报纸收藏家苗世明向外界透露,他正在筹划建设我国首个报纸博物馆——“苗世明藏报博物馆”,而且已聘请专业设计机构完成了规划设计。他说:“筹建报纸博物馆不仅是实现自己梦想的平台,也是服务社会的手段。我打算依托博物馆,运用大数据手段挖掘藏品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努力打造集收藏、展览、研究、预测、互动、服务于一体的‘集报生态系统’,迈向‘集报3.0’阶段。”


名闻全国的集报大王


40多年来,苗世明持之以恒集报,以独占鳌头的集报数量、吉尼斯之最的集报记录、年均接待百万人次的集报贡献,以及开创我国集报市场化先河的集报战略,引起广泛关注。“苗世明家庭藏报馆”的藏品无论在数量、质量、重量方面都堪称“报纸王国”。如今,苗世明再次启动了引领我国集报事业发展方向的新战略——“集报3.0”战略。


集报大王的3.0战略


根据报纸收藏的开发和成熟程度,苗世明把自己的集报事业划分为三个阶段。


以“规模化”为主要特征的“集报1.0”阶段。1998年,苗世明投资百万元创办了“苗世明家庭藏报馆”,内设清朝、民国、新时期等五个展厅,免费接待参观。报馆被确定为“山西省德育基地”和“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所收藏的报纸从历史阶段上说,包括清朝、民国、当代等不同时期;从地域上说,包括不同国家以及我国的各个省份和地区;从材质上说,包括纸、金、银、塑料等不同质地;从内容上说,包括重要节日、重要人物、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等。其中不乏《邸报》《京报》《政治官报》《北洋官报》《申报》《救亡日报》《新青年》《向导周报》《人民日报》创刊号等“镇馆之宝”。




以“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集报2.0”阶段。随着藏品数量的不断增加,着眼于报纸收藏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苗世明在平遥古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走向市场的私家藏报馆——中国珍奇报纸陈列馆,并推出了我国第一份漆艺屏风报——《苗世明藏报》和一座流动的藏报馆——《苗世明藏报馆画报》。其间,报馆被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确定为最高等级的“五星级中国集报之家”和全国唯一的“优秀藏报馆示范馆”;苗世明本人先后被授予全国百姓学习之星、中国资深书报刊收藏家、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十大文化创新人物、山西省十大藏书家等殊荣。


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集报3.0”阶段。随着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日渐提升,以及市场化发展的逐渐成熟,如何让报纸收藏全面升级?苗世明决定以互联网思维来开发报纸资源,推动报纸收藏进入“3.0阶段”。




集报大王欲填补空白


据了解,苗世明集报3.0阶段的核心是,报纸收藏不再是静态的展示,而是互联网与藏品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藏品与参观者互动,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集收藏、展览、研究、预测、互动、服务于一体的集报生态系统。


建设藏报博物馆是迈向集报3.0阶段的重要基础,苗世明报纸博物馆规划建筑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预算1600万元,设置16个展厅,建成后将填补我国没有报纸博物馆的空白,成为我国报纸收藏产业化的里程碑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张独特名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